解读好文本学好语文

2013-07-13 02:31李一捷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文本教材语文

李一捷

教师是文本解读的引领者,是学习的“首席”,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再依据班级学生的实践情况,采用适合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习语文是教学关键。教师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把解读文本的所得渗透在语文课中,无疑会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把握价值取向,准确解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首先是作者的文本,是作者用来表达、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做为教材的文本,教科书编者把文章编入教材有其编排意图,这种意图渗透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之中,文本也是教材的文本;更为重要的是,这文本应该是学生的文本。如何进行这几者之间深入的对话,让教材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把握好文本价值。

每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所以每一个人与文本对话时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是一般人很容易就能品得出真实的味道。这对于阅读面不是很广,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学生,自然难品其味。教师正确的解读引领着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真善美的接受或批驳。

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会认为狐狸很聪明,要向狐狸学习。我们不能否认,课文中的狐狸是聪明的,但是这种回答明显偏离了文章的价值取向,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如果教师能把握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就不至于措手不及。我们可以明确这一点:乌鸦的肉是给谁吃的?如果小乌鸦吃不到肉会怎样?细想之后便可得知:对小乌鸦应同情怜爱,对狐狸这种不道德做法应产生激愤。从文本的教育价值看,尽管狐狸的“聪明”对孩子们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乌鸦的可怜,让人怜悯的教育价值更大。如果学生从中学会了怎样对待弱势群体,意义也就更为深远。因此,教材教育价值的把握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我们应择优而行。

二、尊重文体特点,全面解读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因其肩负的任务不同,解读文本的目的也不相同。就教师而言,解读文本是为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体验引导学生的解读,带着自己的生活阅历、与文本对话的感受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空间,完成一次真正触及心灵的情感旅行,并在这基础上建构新的认识、新的体验。

新课标提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是人教版教材小学阶段入选的少数议论文中的一篇,文本的解读以及教学上如何把握“度”,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阶段议论文该怎么教?教些什么才合适?文本的解读影响着教学过程和实效。

如探究“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一环节。一位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解读文本,理解语言,然后上台用短语板演,激励个性化表达,扎实语言训练。而把重点放在探究这几个问题:1.这几个事例有什么相同点?2.如果今天要写一件事——发现洗澡水的漩涡,那么你觉得哪部分应该写具体?3.为什么要用三个事例,而不用一个或两个?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小学与未来初中议论文学习的衔接,可以说既不超前也不滞后。“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教师应立足语文学科本位,从语文的视角来解读文本。同时应该关注文体的特点、表达方式的亮点,选择切合实际的、体现学段特点、适合班级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三、紧扣儿童视角,尝试解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考虑学生的文本研读是没有生命的研读。如何把“文本”变成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体验,这就要求研读文本应与学生“对话”。

教学中,尤其是引导学生自主质疑时,学生的问题千奇百怪,层出不穷。有的顺乎文本的主旨,是在教学预设中,师生活动非常默契;有的可以说是不着边际,甚至让我们措手不及。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质疑,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沿着原有的思路继续教学;还是不加辨析,拿来即用,随意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或者冷静分析,认真应对,灵活调整原有的教学思路。这就考验着教师解读文本是否立足学生的视角。

如一位教师执教《坐井观天》,在引导学生探索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后,一位学生突然质疑:“青蛙为什么天天坐在井里?”教师先是一愣,随后却仍顺着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教学。教师没能从学生的认知点出发,没能抓住课堂的动态生成,失去了课堂的一次亮点。

事实上大多语文教师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是不着边际的话,可这就是儿童的视角。

在解读文本时,我们不要忘记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的认知世界,有自己的方法。面对同样的文本,他们读出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不必慌张,而是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学生的认知起点来解读文本,走向“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实”。好的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视角,这样,才能真正为儿童所接受、认同,并让学生和文本、作者、编者和教师产生共鸣,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立足语言实践,发展解读

阅读教学中我们当然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是,理解课文内容不是最后的目的。“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坚定的语文文体意识,用“语文”的目光打量文本,解读学生所应该学习的“语文”方面的内容。语文教学当然应该体验课文的情景,但是,这种体验更多的是为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服务的。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提出:“记叙文写作事件经过写得很详细,而议论文中的三个事例的经过又是怎么写呢?”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找出了三件事的经过分别只用了一句话:1、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2、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号,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3、他(奥地利医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为什么把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写得具体,而反复研究的经过只用一句话概括?”薛老师问。一石激起千层浪,融洽的交流、民主的课堂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孩子们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在教师引导下孩子们明白作者之所以要把问题和结论写得清清楚楚,是因为作者要证明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师继续设疑:如果同样用三件事是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认为要把什么写具体?

在宽松、愉悦、积极的氛围中教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从外部活动向内部智力活动转化,促进了其语文能力的形成,提高了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从而理解了——同样的事例,文体不同,写作的侧重点不同,详略也不同。所有的独到细读和课堂风格缘于名师心中惦记着学生的发展。

五、倡导兼收并蓄,多元解读

备课时,借助教学参考、查找解读参考资料、借鉴经典课例无可厚非,但是,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上课的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对文本解读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教师熟悉教材体系,了解教材选编意图是必要的,学习同行的经验也是必要的,但这远远不够,教师还应有“自我”,要坚持多读文本、多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解读时,还要有“学生”意识,学生对这样的文本会有怎样的思考,这样的“有备”才能“无患”,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解读,教师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和学生进行“深水区”的对话,才能引导学生回到教材、回到学习语文的路上,而不是让学生天马行空,断章取义、曲解全篇,在求新、求异、求怪的路上愈走愈远,偏离了语文学习。

解读文本是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前提,更是引领学生展开深入对话、灵活应对、驾驭课堂的基础。教师文本解读出现了问题,只会为学生的探究增加难度。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不到位、缠绕不清、蜻蜓点水或是走马观花等现象,学生的解读就会缺少应有的深度,就不能欣赏到文本所呈现的美妙。作为教师,必须深入细读文本,才能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文本教材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