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菊芳,董 梅,佟爱华,孟晓云,丁修冬,李 潇,刘 昕,蒋 滢,孟祥红,雷 红
及时检测和正确评估肾移植受者术后肝、肾功能的情况,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肾功能的监测仍有赖于血清中BUN、CR 等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尿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有关术后受者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动态检测报道极少,笔者对我院2011-08 至2012-06 移植泌尿外科实施的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住院患者60 例进行了研究,均为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无糖尿病史,并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术前均经血液透析治疗。
1.1 对象 60 例中,男34 例,女26 例;年龄21 ~53 岁,平均(37.1 ±16.1)岁;体重38.5 ~63.8 kg。术后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即判断为肾功能恢复不良:肾血流图异常、尿量减少、发热、血压升高、肾区肿大、压痛、术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所有病例据此划分为肾功能恢复稳定组(A 组)和肾功能恢复不良组(B 组),A 组共39 例,其中男28 例,女11 例;B组共21 例,其中男13 例,女8 例。
1.2 仪器与试剂 所有项目在日立7600 全自动分析仪上进行检测,HS-CRP 为德赛公司产品,ALT、AST、BUN、CR、TBA 由莱帮公司提供,CYSC、室内质控和定标液为九强公司产品。
1.3 检测方法 抽取受者术后1、3、5、7 d,2、3 周空腹静脉采血3 ml,4000 r/min 离心,5 min 后分离血清,3 h 内检测完毕。转氨酶、BUN 检测方法采用速率法,CR 采用酶法,CYSC 采用两点终点法,HS-CRP 的检测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TBA 采用循环酶法。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 检验,非正态分布的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B 组术后1 d BUN 水平高于A 组(P <0.05),A组在5 d 后持续下降,B 组在2 周内下降,3 周反弹时水平约为A 组的2 倍(P <0.01);术后1 d B 组CR 水平约为A 组1.5 倍,A 组呈递减趋势;B 组水平出现反弹,3 周时B 组水平约为A 组的3 倍(P <0.01);两组术后CYSC 水平在1 d 时无统计学差异,A 组呈下降趋势,B 组在3 d 后出现持续反弹,到3 周时超过术后1 d 的水平,约为A 组的2.5倍(P <0.01);两组转氨酶水平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同组AST、ALT 变化极其相似,A 组TBA 呈缓慢上升趋势,B 组的改变无规律;HS-CRP 3 周内两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表1)。
表1 肾移植术后受者肾功能恢复稳定组(A 组)与恢复不良组(B 组)血清中各指标动态变化情况(±s)
表1 肾移植术后受者肾功能恢复稳定组(A 组)与恢复不良组(B 组)血清中各指标动态变化情况(±s)
注:与A 组比较,①P <0.05,②P <0.01
指标例数术后?1 d3 d5 d7 d2 周3周BUN(mmol/L)A 组3912.50±3.719.00±5.623.20±11.619.60±10.7913.50±6.912.10±3.0 B 组2118.20±4.1①21.80±8.226.30±12.126.70±14.4①19.50±10.2①21.50±11.1②CR(μmol/L)A 组39435.40±137.9278.50±174.1217.40±89.1192.00±81.1124.50±47.9118.20±27.1 B 组21658.30±330.2② 311.20±167.7① 261.80±134.1① 217.90±123.3①291.10±180.1② 331.10±215.6②CYS(mg/L)A 组393.39±1.372.74±0.982.73±1.022.34±1.001.83±0.861.72±0.45 B 组213.26±1.212.52±0.782.96±1.153.21±1.60①4.72±2.87②4.47±2.41②HS-CRP(mg/L)A 组397.12±6.0115.52±11.223.91±3.417.78±12.632.86±2.225.12±10.41 B 组213.81±4.74②13.81±8.756.43±4.84②2.46±1.36②2.88±2.264.81±7.55 ALT(U/L)A 组3913.90±6.711.60±7.711.00±6.715.60±19.121.30±17.616.00±6.1 B 组2117.60±14.214.80±7.513.10±7.69.80±5.2①24.10±28.212.10±7.6 AST(U/L)A 组3914.50±4.014.30±9.011.70±6.316.60±16.816.20±10.813.90±2.8 B 组2119.20±14.411.80±3.312.00±5.79.60±6.1①17.80±6.612.20±2.9 TBA(μmol/L)A 组391.34±0.632.59±1.244.86±5.474.83±4.114.71±4.216.33±5.65 B 组212.02±1.625.52±7.71①3.82±2.855.21±2.527.72±3.35①5.52±0.81
器官移植作为终末期病变的有效治疗手段,应用已日趋广泛。肾移植术后对移植肾功能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及早发现由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等并发症造成的肾功能损害。及时有效监测受者术后肾功能并正确评估肾功能早期预测损害意义重大。
BUN 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排出主要经肾脏。Cr 是一种低分子量含氮化合物,主要经肌肉产生,血中Cr 主要由肾脏从尿中排泄,两者均为反映肾功能的常规指标[1]。本研究表明,术后1 d B组BUN 水平略高于A 组,A 组在5 d 后持续下降,B组在2 周内下降,3 周反弹时水平约为A 组的2 倍。术后Cr 1 d 时B 组水平约为A 组的1.5 倍,A 组呈持续下降,B 组在下降过程中出现了反弹,但总体仍呈显著下降,似乎可以推论两组肾功能都处于改善过程中,A 组较B 组恢复得更快、更好。传统习惯常把BUN、Cr 作为常规肾功能的检测项目,但因肾脏有强大的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在肾小球受损早期或轻度受损时,血中BUN、Cr 仍可维持在正常水平,只有在严重肾小球损害,一般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于50%以下时血BUN、Cr 浓度才明显升高[2],同时还由于两项指标易受饮食中蛋白质和机体代谢状态的影响,故对受者肾功能的评价不够准确和可靠。
CYSC 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同源性标志物[3],并可用于肾移植成功与否的检测指标[4]。虽然两组受者术后CYSC 在1 ~5 d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改变趋势不同:A 组3 周时的水平约为1 d 时的1/2;B 组5 d 时已出现轻度反弹,3 周时显著高于1 d 时的水平,两组在5、7 d 时CYSC 水平已有不同改变,2、3 周时两组之差约为3 个单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 周时B组约为A 组的2.5 倍。可以推测A 组受者肾功能在稳定恢复中,B 组受者肾功能在1 ~3 d 呈现短暂的恢复,过后肾功能逐渐呈现衰退的趋势,预示受者术后的肾功能恢复严重不良,与该组BUN 、Cr 变化得到的推论有很大的不同。及时检测5、7 d 两组CYSC 水平对评价肾功能可能具有重大意义。
CRP 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是反映患者感染情况的一种常用指标,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5]。HS-CRP 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在1 d时A 组水平显著高于B 组,两组3 d 时达到最高值,A组3 周内的总体趋势均下降;B 组的总体趋势上升,在5 d 时B 组水平显著高于A 组。因一些免疫抑制药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推测CRP 的水平可能与免疫抑制药的使用剂量有关。免疫抑制药在抑制免疫抗排斥反应的同时常带来感染、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6,7]。肝功能损害是肾移植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转氨酶为细胞内酶,在肝实质细胞大量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中ALT 大量溢出而致升高。表中数据显示,两组ALT、AST 的水平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波动,2 周达到峰值。AST 改变与ALT 极其相似。检测TBA 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分泌合成、代谢及肝细胞损伤3 个方面的血清学指标,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优于传统肝功能酶学检测指标[9]。两组TBA 水平均在参考范围之内波动,A 组TBA 呈缓慢上升趋势,B组波动较大,在3 d、2 周时B 组水平显著高于A 组,其他检测点则无显著性差异。可以推测两组受者术后肝脏功能均较为正常,但A 组受者肝功能有受损的趋向,B 组肝功能不稳定,在3 d、2 周时受损情况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术后受者肾功能监测指标的正确选择及其动态监测意义重大,依据BUN、Cr 的检测进行肾功能的评估存在着很大局限性,建议监测CYSC 水平更可靠、准确。受者肝功能的监测除检测ALT、AST 外可联合TBA、CRP 更有利于病情分析。
[1] 张秀明,李健斋,魏明竞,等. 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152-1165.
[2] 王鸿利,仲人前. 实验诊断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118.
[3] 府伟灵. 肾脏疾病标志物的研究概况[J]. 国外医学(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2):97.
[4] 赵子秀.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的临床意义[J].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2,22(2):103-104.
[5] 戴 梅. C 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J]. 重庆医学,2008,37 (11 ):1246-1248.
[6] 王 艳,琚立华,陈昌乐.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与安全性评价[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1):6101-6103.
[7] 王国俊,罗宏丽,张青碧,等. 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患者血常规因素相关性分析[J]. 泸州医学院报,2008,31(4):382-384.
[8] 曹学民.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151-152.
[9] 邬蜀军,王祖碧,周筱梅,等. 血清总胆汁酸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在肝胆疾病中的比较[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04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