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海 张 丽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0%以上。所以,农村人口素质的发展对于全国素质人才建设意义重大。而音乐教育又是全民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它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加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从而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进行。所以,这里将就新农村建设中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课题进行一系列的剖析和研究。新农村建设;音乐人才培养;素质提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
11542289目前,我国的城市音乐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增设了许多的音乐院校,选择接受音乐教育的人也日益增多。许多家长也意识到音乐培养要趁早,带着孩子参加各类音乐考试,也尽量不错过任何音乐交流的机会,对孩子在音乐教育方面煞费苦心。城市音乐事业的发展也变得更为迅猛,并朝着多元化方向蔓延。
但音乐事业的高速发展仅仅限于大、中城市,广大城镇和农村依然是一片荒凉。由于城市和农村经济差异,农村青壮年人口大幅外流,留在农村里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孩子,缺乏教育保障。并且,多数学校里教师资源匮乏,对音乐教育也缺乏重视,基本上没有专职音乐教师任职,就更别提音乐教育资源了。音乐课还常常被文化课取代,音乐课上课的形式也仅仅是教学生唱歌。
农村是寻找音乐灵感的风水宝地,这里有丰富的风土人情和民间艺术元素。而现在我国农村音乐的发展还处在停滞状态,缺乏真正具有朴实的乡土风情的音乐作品,其原因也在于缺乏去发掘乡土人情气息的真正的音乐人才。
农村经济的长期滞后,财政收入少,再加上地方政府对音乐教育的认知程度不深,甚至还有应付上级检查现象的发生,导致农村音乐人才培养陷入到一个无限恶性循环里。
我国的素质教育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其中,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之大又不可忽视,所以,在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重视音乐人才的培养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
音乐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领域抓起。孩子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能量,幼年时期也是培养的最佳时期。由于农村人的思想受地域影响,仅局限于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并不能重视孩子其他方面的特长和发展,使得大部分孩子在两点一线的环境中成长,渐渐变得麻木,缺乏精神食粮的补充。这不仅阻碍了学生的特长发挥,还可能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一生的道路选择。所以,改变农村人的原始想法,打开他们思维方式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地方学校领导的努力倡导,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为学生创造一个真正的音乐学习环境,轻松体会音乐带给人们精神上的鼓舞和慰藉。另外,学校还需要定期举行一系列音乐创作、歌唱比赛,提倡原创音乐的创作,增加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理解,让学生真正对音乐产生兴趣,并让其中有天赋的学生充分利用自己与生俱来的能力。
对于已成年的音乐人才的培养也可以借鉴对孩子进行培养的方法,但执行力就由学校变动到地方政府的相关文艺部门。文艺部门要多组织地方演出和比赛,调动村里的文艺骨干,激起全村人民对于音乐的热情。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音乐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还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也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个不小的促进作用。
音乐培养的硬件设施也是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请,也可以向地区高校借用。另外,在这个互联网科技时代里,学校也可以通过微博召集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捐赠。从生活中想办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譬如利用自有的材料进行制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还养成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教师队伍的组建则需要调动社会力量,增加音乐学生对农村的认识和理解,将自己的力量贡献到更为深远的音乐教育事业中去,并充利用农村民土风情的灵感触动,让自己的音乐事业也随之成长、丰富。
农村的文化生活可以在音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丰富。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发现一些民间的音乐天才,避免了人才的浪费,也增加了整个社会对农村的关注,更利于减少城乡之间的隔阂。另外,在丰富农民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给同村的居民和外界人员提供了接触的机会,改善关系,增加团结力,还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对整个社会群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音乐角度出发,也不难发现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触动内心深处的感知。譬如一部好的电影、电视作品,其配乐是极具感染力且令人难忘的。
音乐人才的培养教育也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增加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促进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处于叛逆时期的孩子是最难教育的,但这也是教育的关键时期,音乐可以打开人的心灵,这就为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有力的“突破口”。
从教育自身的角度出发,农村也是急需改进的主要战场。农村人口众多以及较低的教育条件都是目前需要面临的问题。而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又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的进步上。进而我们可以说,对农村较为薄弱的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和体育教育的重视,是提高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策略之一。
农村一般较为分散,学校的分布也比较广,这对政策的落实是一个考验。地方政府也可以将音乐人才培养方面的开展情况,作为新农村建设情况的一个考察指标。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持续稳定的进行,更有利于减小城市和农村的差距。
农村教育相对于城市教育落后,但由于其独特的田园环境和浓厚的民间艺术元素的影响利于音乐创作,所以农村音乐人才的培养更有先天的环境优势。从古往今来的优秀音乐作品中多数产自于农村就不难看出其优势所在。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音乐人才培养意义非常重大,好的音乐作品的产生,不仅会音响音乐人自己,更有利于打开农村发展的大门,增加人们对农村的关注,促进新农村的发展。另外,创造出好的音乐作品也是在为全人类的音乐事业做贡献。
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培养音乐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促进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还有利于将我国多样化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为我国的艺术领域注入新的能量。
[1]刘鸿.提高农民“文化自觉"推进农村新文化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6.(2)
[2]石国兴,王德林.《素质教育概论》.2011
[3]王英奎,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王凯宏,构架艺术设计专业社团建设与自主创业的桥梁,人民论坛2013年1月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