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教育装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3-07-10 03:52刘红燕行明顺何静
关键词:任职教育探索与实践

刘红燕 行明顺 何静

[摘要]本文基于我院任职教育“两网”专业装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交叉授课、模块组织、任务驱动、全程考核、延伸课堂”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任职教育学员的特点为依据,结合岗位任职需求,在授课顺序、授课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职教育 装备教学 探索与实践

一、引言

合格的专业能力是初级任职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指挥专网与军事综合信息网(简称“两网”)初级指挥军官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装备操作能力”和“指挥通信能力”。装备教学主要培养装备操作能力,因此装备教学的实施结果关乎着学员能否在经过一年的任职教育后,迅速适应岗位需求所以探索合适的装备教学模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任职教育装备课教学的现状

(一)任职学员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

指挥专网与军事综合信息网(简称“两网”)专业“4+1”学员分为两类:合训分流学员和国防生学员。

我院合训分流学员来自解放军理工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虽然他们的专业相同,都是网络工程专业,但因为来自不同的院校,所学的课程也不完全相同,所以他们对装备课的要求也不相同。国防生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院校。所学专业不相同,甚至很多学员都不是网络专业,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

但是他们也具有共同的特点:好学上进、思想稳定、文化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不足之处是学员很少接触实际的网络装备,尤其对部队在网运行的主战装备知之甚少。对装备教学兴趣浓厚,渴望有更多实装操作的机会,希望结合部队的实际装备进行教学。因此装备课的教学既要考虑到他们的共性,也要照顾到他们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二)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任职教育的需求

在课程的设置顺序上及授课方式上,以往的课程按照“先理论、后实践”顺序开设,装备原理课结束后,装备实习课才开始进行。教员先讲,学员再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这种课程开设顺序及授课方式,在装备原理学习阶段,由于教学形式单一,学员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不高,易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员理论学习基础不扎实;在装备实习阶段,由于装备原理课与实习课前后时间跨度较大大,学员对装备原理课内容的遗忘现象较为严重,往往在实习课中,又要重复讲解装备原理课内容。

在授课内容上,原有的教学内容是分章节来进行的,组织起来不灵活,无法适应学员之间的个体较大差异。

在考核方式上,以往采用课终一次考核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学员的学习效果。

三、打造“交叉授课、模块组织、任务驱动、全程考核、延伸课堂”的全新的装备教学模式

两年来我们根据“4+1”学员特点和部队实际需要,经过不断地探索提出了“交叉授课、模块组织、任务驱动、全程考核、延伸课堂”的全新的装备教学模式。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训练考核规程、改革课程设置时序、借助教学软件及现代教育技术,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有效提高了学员的装备操作能力。

(一)理论与实践交叉授课,实现无缝连接

我们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时序,采用“理论课、实践课交叉进行”的方式,讲练同步,讲完就练;并实行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员协同备课,提高理论讲授内容和实习内容的同步性,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模块化方式组织内容,打造全新的内容体系

依据新的《通信兵训练考核大纲》和“两网专业岗位合格标准”,装备课程主要培养任职学员的装备操作能力。根据装备操作能力的要求,对于授课内容进行了模块化组织。将培训内容划分为5个模块和36个技能点,5个模块分别为:路由器基础配置、广域网技术配置、局域网交换机配置、路由配置、高级路由配置,每个模块均有相应的技能点。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可实施不同的模块及技能点,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目的。对于不同层次学员,可进行模块的删减。例如:合训分流学员,他们有一定的网络装备知识,所以在内容选取的时候,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对于国防生学员由于该方面基础稍差一些,可以细讲。对于相同层次的不同学员,根据个体的差异,同一个模块可以进行技能点的删减。例如:高级路由配置这一模块中的IP组播、VPN技术访问、QoS配置、MPLS协议及路由优化等技能点,对于程度稍差的学员,可不实施。针对每个技能点制定了完善的操作配置规范,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初级任职教育特点的装备操作训练规程。

(三)以任务驱动为契机,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为了提高学员学习装备原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合格的装备操作能力我们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设置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任务:任务1:师旅级野战指挥所的开设。该任务需要用到路由器配置基础、局域网交换机配置及路由配置3个模块4个技能点的内容。任务2:节点站业务维护。该任务需要用到5个模块8个技能点的内容。任务3:综合组网故障排除。该任务需要用到所有基本的技能点。通过完成三个任务,学员能掌握所有的技能点,实现以理论指导实践,并且具有基本的装备操作能力。

(四)以全程考核为手段,全面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

为督促学员完成学习任务,检验任务的完成情况,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我们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推行了“单点达标、综合考评”的全程考核方式。单点达标,是指在每个技能点阶段训练完成后,进行该技能点的专项考核,要求人人达标。综合考评,分为“小综合”与“大综合”。“小综合”是指在每个技能模块阶段训练完成后,将该模块所属技能点综合进行考核;“大综合”是指在所有技能模块训练完成后,通过设置综合组网、故障排除等考核内容,对所有技能点进行综合考核。通过训考结合、以考促训的全程考核方式,驱动学员分阶段、分层次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能力到素质的升华。

(五)以课堂延伸为依托,培养学员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针对实践教学学时有限的情况,我们为学员提供仿真训练软件,并将主要技能点的操作过程,通过录屏、录像、动画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了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电教教材和Flash动画等教学资料,上传至园区网FTP服务器,形成了开放式教学环境,使学员能够在课堂内外随时学习,有效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限制,延伸了课堂教学,增强了教学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学员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实践效果及体会

两年来,为了检验“两网”专业装备教学新模式的教学效果,分别在2009级和2010级的“4+1”任职教育教学班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模块化方式组织授课内容,可以使不同的学员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模块及技能点的学习。既适应了学员个体的较大差异,又能兼顾他们的岗位任职需求。即使程度较差的学员也能达到最基本的岗位需求。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普遍增强。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使得学员学习装备理论的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同时学员的装备理论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全程考核手段极大地激励了学员的学习热情,使学员能更加有效的利用课堂及课余时间。既能调动他们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全面的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之,实践证明这种全新的装备教学模式适合“4+1”任职学员的特点,值得在该专业所有教学班中提倡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亚杰《装备教学模式》高等教育教学研报2008.09

[2]张海云;司马中云《数控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3

[3]刘亚杰;郭波;龚时雨《工程硕士“军事装备学”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初探》高等教育教学研报2008.08

[4]刘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5

(作者单位:西安通信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任职教育探索与实践
技能培训实战化的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关于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新装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 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