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虹
作为一名媒体从业人员,笔者已在深圳教育报刊社(原名:深圳青少年报社)度过了十一个春秋。从日报记者“跳”到少儿报刊社,这一看似简单的“转型”背后,其实凝结了无数次辛苦的采访历练。与成人读者的阅读需求不同,少儿媒体的读者对象是青少年,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写作时要注意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去揣摩写稿,才能交出令读者满意的文章。
那么,初涉少儿新闻报道时应注意什么?如何写好少儿新闻?笔者总结十年来的点滴感悟,归纳成以下几点:
与日报、电视电台等大媒体相比,青少年媒体似乎属于“弱势群体”,一是社会影响力不如前者;二是采访对象、采访角度受限(必须关注读者对象是青少年);三是报道的时效性较慢(《深圳青少年报》是周报)……对于这些客观存在的“短处”,记者在采写时如何扬长避短,扭转劣势,发挥青少年媒体活泼、青春的特点,写出有别于“大报”新闻的独特稿件,这就需要记者在采写时灵活变通、抓住机遇、找对视角。
2001年底,笔者一进入青少年报社,就接到了一个重大采访任务——带领学生记者采访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联合国副秘书长特普菲尔。特普菲尔此次抵深,是受邀前来考察深圳能否评选为“国际花园城市”的。当时,我们只得知特普菲尔当晚要入住五洲宾馆,但下机时间无法确定。于是,我和另一名同事带着两名学生记者,匆匆赶到五洲宾馆,在等待采访对象的间隙里,我们两名大记者临时整理了几个英语问题,好让小记者一见到采访对象就立刻发问。我们到达采访地点时,大厅里已经挤满了焦急等候的各路媒体记者,一片“长枪短炮”对准了宾馆大门,只等采访对象进入视野。
在这些日报、电视台等大媒体里,我们显得微不足道,可能采访对象一到,我们就会被挤到一边,连一点采访的机会都没有。怎样才能引起采访对象的关注,接受我们的采访呢?我们当即决定让两个可爱的中小学生记者打头阵,当前锋,从孩子的角度去提问,吸引采访对象的注意力。于是,我们一边电话联系接待副秘书长的市环保局有关人员,表明我们的采访意图,一边辅导两名小记者抓紧训练口语。
7 个小时过去了,天色渐渐变黑,随着门口传来的一阵骚动,采访对象终于在市环保局人员的陪同下步入宾馆,我们一个箭步冲上去,当环保局的工作者看到我们小记者身穿印有“深圳青少年报”大字的红马甲时,立刻停下来让特普菲尔接受我们的采访。而满头华发的特普菲尔爷爷也非常和蔼可亲,看到学生记者可爱的小脸,停下脚步倾听他们的提问。孩子们用简单流利的英语向特普菲尔提出“您一下飞机,对深圳印象如何?”“为了争取‘花园城市’称号,深圳小朋友应该做些什么?”等问题,得到了特普菲尔乐呵呵的回答。孩子们聪明的问答、可爱的模样也给特普菲尔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尽管只有三分钟的对话时间,但我们已交出了圆满的采访考卷。回到报社,笔者立刻整理小记者的采访问答,写出了一篇短消息《七小时的等待 三分钟的对话》,并付上一张小记者采访特普菲尔的近身照,这篇报道得到了报社领导的表扬,尤其是标题的制作,与大报媒体相比,更显得简洁大气。而本次小记者的精彩表现,也被《深圳特区报》等大媒体记录下来,刊登在第二天的头版位置。
正是由于大记者们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加上小记者们可爱聪敏的问答,加强了被采访者对我媒体的关注度,才使这一艰难的采访任务得以圆满完成。甚至变我刊弱势为强势,不但抢先得到采访机会,还“谋杀”了各大媒体的菲林,成为当天的采访焦点。
除了深入校园报道教育动态、新鲜事件外,很多时候,政府机构主办的一些常规活动也需要从青少年角度去进行报道宣传,比如每年的文博会、高交会、读书月。如何从这些大人关注度更高的活动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就需要记者多动脑筋,做好功课,选准切入点,才能从每年举办的这些常规活动中酿出新意,吸引青少年读者的眼球。
比如2003年11月读书月期间,主办方请来了文学大家莫言。这是一个成人读者非常熟悉并喜爱的作者,但是其作品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还难以读懂。当笔者临时接到这个采访任务时,竟有点不知所措,一是可以见到大师级的文学家并与之交流,二是他不是一位儿童文学家,那么为了向读者交代并介绍,该如何去写好这篇稿子呢?当时,莫言正是带着他的新作《四十一炮》前来参加读书月活动的,笔者翻阅着他亲笔签名的作品,突然脑子里蹦出一个问题:莫言的作品大多带有自传性,那么这本书里写的“炮孩子”,是不是有他小时候的影子?于是,带着“您小时候是不是一个炮孩子?”这一问题,笔者对莫言展开采访,寡言的他听了一笑,摇摇头,又兴奋地讲起了他小时候淘气的故事……《莫言:我不是一个“炮孩子”》就这样出炉了。在场的日报记者也抓住笔者提出的同一问题进行采写,并糅入其稿件中。
以青少年读者的心理去寻找稿件的切入点,从采访对象身上找到读者想要的答案,引导采访对象“说”出我们想要的素材,甚至忘身于活动,将兴趣转移到你提出的采访问题上,才能变被动采访为主动采访。
初进教育报刊社,笔者常常被前辈提醒:注意一定要用儿童的口吻来写新闻、编版面,要俯下身来,想读者所想,写读者所需。要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统一,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快乐成长。
这个理念看似简单,也很好理解,然而笔者却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放弃在日报时已形成的写作风格,在每次写稿子时都小心翼翼,摈弃了常用的书面语,用口语化的文字来讲述新闻事件,并且注意避免用教育的口气来评论,从而营造出一种具有亲和力的表述效果。在标题制作上,更强调用儿童能理解的文字信息来概括新闻事件:比如“头顶数字上学去”、“秋天,你告诉我”,等等。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又有着毗邻国际性城市香港的地域特点,大量信息充斥着孩子们的头脑,而且深圳重视推广阅读(比如每年都举行读书月活动,从市到区甚至街道都有图书馆),在这样良好的经济环境和阅读氛围中,深圳孩子的学习机会比较多,接触到的知识面也比较广,一般的新闻写作方式已不能满足这些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就要求少儿新闻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写出符合孩子心理的新闻,编出孩子爱看的报纸。
如何与时俱进?这就要求媒体从业者要善于动脑筋,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搜集信息,拓宽读者群,了解读者的需求,加强读者与报纸的互动。
今天的孩子们处在一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与传统的印刷文字、电影、电视等媒介相比,这类新媒介的一大特点在于,它们的使用者不仅是被动的讯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讯息的制造者。因此,在运用这些新媒介时,青少年儿童从被动的阅读者,转变成主动阅读者甚至新闻来源的提供者。如果能科学地利用新媒介的这一优势,就可以随时与读者进行互动,从而推进新闻事件的发展,加速新闻事件的报道与跟踪。当然,由于小学生还处在未能明辨是非的年龄,新媒介的传播与利用更适合于中学生与纸媒进行互动,比如《深圳青少年报》的《中学周刊》和《小学周刊》近两年也根据读者需求,除了开设读者QQ 联盟、手机互动心理咨询等项目,还在新浪网和腾讯网分别开设了名为“深圳中(小)学生微部落”的微博和公共微信平台,目前已开始受到不少深圳青少年读者的关注和喜爱,成为纸媒读者的另一个延伸阅读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