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报纸“动”起来?——浅述《当代生活报》的三大社区品牌活动

2013-07-09 13:36唐柳凤
视听 2013年7期
关键词:生活报大篷车社区服务

■唐柳凤

“社区服务大篷车”、“社区记者姐妹团”、“技能互帮”,这三大精彩纷呈的社区活动,一直以来,都是《当代生活报》走进社区、主打社区牌的“主力军”。它们除了给报社带来一定的广告、发行量外,还给广大读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读者通过这些活动,或学到了技能、或开了店、或自己当上了老板。

这些栏目都是怎样成立起来的?他们有怎样的运作模式?他们又给读者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因为笔者都曾参与过这几个活动,对其中的运作模式、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等都比较了解,因此,笔者在此对几大活动进行总结,浅述《当代生活报》如何靠活动来打造与读者互动的平台、最终让报纸“动”起来。

一、技能互帮:技能互换,报社与读者有了立体的互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人常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导致创业无从下手、求职屡屡碰壁。而拥有一技之长或一专多能的人,职场求职大多较受欢迎,创业往往顺风顺水。有的人凭借一技之长实现致富;有的人持之以恒学习钻研技能,最终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可以说:技能可以改变人生,技能可以改变生活。

笔者是《当代生活报》的一名社区记者,从2005年起,每天深入社区、深入基层。在期间,笔者发现:因为信息闭塞等众多原因,很多低保户、困难户,或是急需创业的人群,他们不知道该到何处学技能,学什么技能比较有前景,而一些人虽然有技能愿意教给他人,却又因为缺乏平台,而使供需“断链”。

如何能把这根“链”衔接起来呢?

笔者想到了“互动”,并寻思着:能否开设一个栏目,把供需双方连接起来?让他们通过我们这个公益栏目,学到自己想学的技能;或是通过这个平台,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教给他人或是和他人互换。

随后,笔者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部门主任、采访中心主任。他们了解后,也一拍即合,并提出了一些完善的思路。

于是,2010年4月13 日,由笔者负责的《技能互帮》栏目应运而生。在这个栏目里,我们先开通热线,征集广大读者想学的实用技能,然后,再根据读者的需要,登报或是直接到一些专业的学校、企业里,为他们寻找愿意义务传授技能的老师、“能人”,并请这些人授课,请他们手把手地给读者传授技能。

我们大约每隔一个星期或是半个月,就会开设一门课程,所有的课程全都是免费的。每次课程开课前两三天,我们先会在报纸做个“课程预报”,并开通热线,邀请想学技能的人报名参与。

每次报名,热线都是此起彼伏,让接线的记者应接不暇,十分火爆。

随着栏目活动的深入,这个栏目慢慢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和学校合作、到驶入社区,把技术送到居民家门口,让居民们不出家门就能学到技术。

至今,这个栏目已经办了3年多,有500 多期。通过该栏目,约8000 名读者(人次),学到了烹饪、烘焙、热菜、冷盘、面食、维修、裁缝、影雕、化妆等30 多种实用技术;掌握了推拿、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等中医保健技术;练就了烧卤、月饼、黑凉粉、糕点、素食、奶茶、布丁、火锅、烧烤、猪肚鸡、柠檬鸭等诸多厨艺技能;有部分读者学成后,还自己开店,当起了老板,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二、社区记者姐妹团:做居民贴心人,为读者提供交流平台

除了《技能互帮》,当代生活报还以社区为依托,组建了专门聆听广大社区居民心声、帮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的服务团队——社区记者姐妹团。

社区记者姐妹团是由笔者和其他4位80 后女记者组成的,于2012年3月25 日正式“亮相”。

我们这5位女记者心思细腻、触觉敏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寻常人家的真情实感;善于倾听每个人的感人事、烦心事、快乐事。

一方面,我们长期深入社区、居民小区等基层单位,坚持以服务读者、帮助读者、和读者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为己任,通过到社区摆咨询台,面对面接受社区居民、读者咨询投诉,帮他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等,赢得了很多读者的关注和青睐。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报纸开辟了“社区记者姐妹团平台”,用每天半个版、甚至一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一些读者的求助信息,帮读者答疑解惑,为他们建立物品置换、找工作、寻保姆等诸多信息的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社区记者姐妹团自成立起,深入社区摆台、接受读者咨询20 余次,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诸多服务,并采写与该栏目相关的稿件78 篇,为150 多名读者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其中,有的是父母求助记者,希望能帮他们的问题孩子“把把脉”,如远在广西钦州的张先生,发现自己的儿子迷恋色情网站、成绩直线下滑,他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2012年4月26 日,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拨打了“姐妹团”电话求助。姐妹团记者仔细聆听了张先生的讲述后,一边细心安慰他,一边指出他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一些误区:比如不该私自翻阅孩子的日记、不该随便闯入孩子的房间,到处搜索他的私人物品等。张先生听了记者的婉言劝说,心情变好了很多,他表示,随后,将会和孩子好好沟通。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张先生以及和张先生有同样遭遇的家长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记者还特意前往南宁市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所,向该所的所长请教,请他仔细支招破解。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姐妹团”帮助的人群,上到80 多岁的老人,小到只有几个月的宝宝。今年5月6日,一位3 个月大宝宝的妈妈李女士求助:她的宝宝现在还小,但容易出汗。为此,她十分希望能买到一个可以挂起来、用竹子编的竹摇篮给儿子用。接到李女士的求助后,姐妹团的记者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件小事而遗忘了它,而是立即在第二天的小栏目“帮你问”上刊登出来,并号召广大读者献计献策。果然,当天信息一刊登出来,就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姐妹团的手机上支招,一些读者还热心地把自己家里闲置不用的竹摇篮捐赠出来,无偿地提供给李女士使用。当日,记者将信息反馈给了李女士,她及时和其中一位家住棕榈湾小区的读者取得联系,并如愿以偿地为儿子拿到了竹摇篮。其他几位需要竹摇篮的读者,也通过姐妹团的热心帮忙,拿到所需的物品。

三、社区服务大篷车:给各大社区烹制的“大餐”

《当代生活报》创刊16年来,秉承“有家就有生活报”的办报理念,按照“贴近基层、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要求,深入社区,倾听百姓心声,报道百姓生活。同时,还在南宁市各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服务活动。

为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协调各方社会力量,2004年9月25 日,《当代生活报》在五一西路的翠湖新城,启动了“社区服务大篷车”。

至今,将近9年过去了,大篷车活动仍开展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社区服务大篷车每到一个社区,各合作伙伴单位和志愿者都为居民们带来文艺演出、科普宣传、专家义诊、家政服务、消费维权、美容美发、家电维修、投资理财以及流动图书馆(博物馆)和摄影展等,广大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超市式”的免费便民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社区服务大篷车已在南宁市六城区的近百个社区开展了服务活动,服务居民超过60 万人。同时,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大篷车活动,丰富了广大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让同一个小区的居民有机会相聚在一起,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大篷车因为多年的坚持,因为长期的服务,一直深受社区市民喜爱。与此同时,也给报社带来不少广告收入。

如今,生活报社区服务大篷车已经形成了生活报的一个品牌。下一步,《当代生活报》将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实现新的突破。比如,增加一些公益服务项目,扩大活动影响。其次,引进高端合作伙伴,提升活动影响力。像湖北《楚天金报》,他们也经常进社区搞活动,曾经与一些交响乐团联合举办演出,效果非常好。《当代生活报》经过多次业务研讨,集体决定,将跟一些大品牌商家或单位合作,在每年举办一两场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并决定,要颠覆传统思维,突破现有模式,只要有利于扩大生活报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创收,活动地点不一定局限于社区小区,如条件允许,在广场、景区也可以举行。如有需要,可以举办一些专场活动等。

四、收获:在社区赚到钱了,更赚到“猛料”了!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借助“技能互帮”、“社区记者姐妹团”、“社区服务大篷车”等几大品牌活动,《当代生活报》的发行增量和广告增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的很多增量,都是从社区这个“富矿”里面挖到的。在报纸发行方面,最高纪录是在一个社区订了370 多份《当代生活报》。在广告方面,山东鲁花集团已是几度全程冠名,不愿退场;其他广告客户也相继跟进。由此可见,服务社区、到社区深耕细作,这给《当代生活报》的招商、发行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借助这几大活动,《当代生活报》的社区记者,还在社区里挖到了很多独家的、温暖的、脍炙人口的社区作品。比如,2009年7月份的时候,本报记者到一个社区设咨询台接受社区居民反映情况时,一位社区居民前来与记者闲聊。她说,自己的母亲80 多岁了,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找回当年因为贫穷而送给别人抚养的六子。记者一听这个消息,立即意识到:这里面应该有故事。于是,很仔细地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30 多年前,这位陆女士的母亲,在南宁市红十字会生下了第6 个儿子……因为家庭变故,陆女士一家陷入了空前的拮据。陆女士的母亲身无分文,连喝碗月子汤的钱都没有。最后,是她临床的一位产妇家属帮她买了月子汤,并结清了住院的费用。之后,经过深入了解后,陆女士的母亲决定把刚出生的儿子送给这位产妇抚养……这一别,就是30 多年。

在离别的30 多年里,陆女士的母亲对六子日思夜想,陆女士的兄弟姐妹们也多次尝试寻找“六弟”,但一直没有音讯。

本报记者得到这一个普通而特殊的求助后,决定要帮帮陆女士,帮帮她的母亲圆了最后的心愿。

次日,本报记者将这一故事写成了新闻,刊登在社区版。

出乎意料的是,次日,居然有一位女士跟我们联系了。她说,她的弟弟应该就是陆女士母亲苦苦寻找的“六弟”。社区记者欣喜若狂。再核对当年的场景,发现惊人相似。于是,想办法做通“六弟”的思想工作,把他约出来见面。

几十年不见,陆家的兄妹一见到“六弟”都开心不已,认定“六弟”就是他们要找的亲弟弟……几天后,社区记者联系了一个机构,帮“六弟”和母亲做了DNA 亲子鉴定,最终证实他们是母子关系。

结果出来后,“六弟”和妻子、朋友带着礼品回家看望老母亲了。一闲聊,他们才发现:原来,这几十年,“六弟”和母亲,一直生活在南宁市的北湖路一带,他们曾在人群中无数次交集,却不知道他们是血浓于水的母子。

“感谢生活报,圆了我家团圆梦!”母子相认后的几天,陆女士代表全家人把一幅锦旗送到了本报办公室,她说,原本以为只是闲聊,没想到,生活报的记者把她的事上了心,还帮她找回了自己的亲弟弟,这让他们一家人永生难忘。

与此同时,这组写身边人、讲身边情的系列报道,也感动了很多的读者,成为那些天报纸的看点之一,触动了很多读者心底那根温暖的弦,提升了《当代生活报》在不少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事实上,《当代生活报》的记者借助这几个社区活动深入社区、耕耘社区,获得的收获、独家新闻、猛料等,还有很多很多。《当代生活报》的领导、社区记者们,还将继续依托“技能互帮”、“社区记者姐妹团”、“社区服务大篷车”等几大品牌活动,一直在“尽心围着读者转”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生活报大篷车社区服务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树和藤没有想到的
扬善
混合运算大篷车
《生活报》都市新闻的成功之处——以“关注野生兴安杜鹃网上滥卖”系列报道为例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安利大篷车 行走的塑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