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常 陆明雄 韦以存 叶 静 李正克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 百色 533000
原发性脑室出血是一种急症,重症预后差,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是脑出血中较严重的类型,降低病死率和残疾率的关键在于短时间内清除脑室内积血[1]。本文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5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分别采用脑室引流和尿激酶脑室灌注持续引流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5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 (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41~74岁,平均为 (61.2±8.5)岁;对照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为39~75岁,平均为 (62.2±7.9)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发病后均给予降颅压、脱水、营养脑神经等基础处理。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脑室灌注持续引流治疗,穿刺点为侧脑室前角,即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右侧或左侧各2.5cm处作一约3cm长切口,颅骨钻一骨孔,后十字形切开脑膜,电灼止血,用脑室穿刺针穿刺侧脑室前角,缓慢放出脑脊液后,置入硅管于脑室内2cm固定硅胶管,接上引流瓶持续引流,然后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2万U,每日1~2次,复查CT脑室积血基本吸收或脑脊液基本澄清后可停止治疗。对照只采用脑室引流,引流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完结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随访。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颅内感染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2]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 ~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左右或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9.0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82%,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如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例)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发生应激性溃疡7例,肺部感染10例,泌尿系感染8例、颅内感染3例,电解质紊乱8例;观察组:发生应激性溃疡4例,肺部感染7例,泌尿系感染6例、颅内感染3例,电解质紊乱5例。观察组在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电解质紊乱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在颅内感染无明显差异(P >0.05)。
原发性脑室出血包括脉络丛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室壁血管破裂出血以及在室管膜下区1.5cm以内血管破裂出血[2],血肿堵塞脑脊液循环导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室急剧膨胀,颅内压迅速升高,脑疝形成、脑深部结构破坏以及血液对下丘脑的刺激作用综合因素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室内的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红细胞破坏而释放5-羟色氨儿茶酚氨等血管活性物质,可以导致脑血管的痉挛[3],从而造成脑部缺血缺氧,氧合血红蛋白发生自身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自由基,造成脑部组织不可逆性损伤,所以原发性脑室出血病死率较高。
治疗脑室出血的关键在于通畅脑脊液循环,而尿激酶是一种外源性非特异性的纤溶酶原激活物,主要作用于纤溶酶原中的精氨酸-缬氨酸的化学键,使得精氨酸-缬氨酸的化学键断裂,诱导纤维蛋白降解,起到较强的溶解血肿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无抗原性、不良反应性小、无毒性等优点,适用于脑室出血较多者。尿激酶脑室灌注持续引流,尿激酶可以通过脑内血肿破入脑室的裂口进入脑内血肿中将其溶解后流入压力低的脑室内,然后再经过引流管将其排出体外,能够有效的降低颅内压,减轻血肿对颅内组织的压迫,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本组研究表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电解质紊乱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在颅内感染无明显差异 (P>0.05),尿激酶脑室灌注持续引流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赵霞.肝素钠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6):100-101.
[2]雷振海,李峰.陈尚军,等.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重症脑室出血46例报告[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5):563-565.
[3]刘文科,李浩,方媛,等.原发性脑室内出血47例前瞻性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8):76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