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翔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 揭阳 522000)
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
张 翔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 揭阳 522000)
目的 对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波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7年1月份至2012年1月份收治的3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波尼松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波尼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 实验组在临床效果以及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上均存在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使用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波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和普及。
小剂量;环孢素A;波尼松;特发性膜性肾病;效果
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波尼松以及环磷酰胺联合足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1]。我院对收治的3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采用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波尼松进行治疗,效果显著[2]。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7年1月份至2012年1月份收治的3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0例,年龄范围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5岁。病程为2~49个月,平均病程为23个月。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肝肾功能正常,血细胞正常,不存在继发肾脏疾病。患者经过肾活检病理确诊为膜性肾病I期到III期。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各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临床上均落实常规治疗,包括抗凝、ACEI以及ARB等。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环磷酰胺联合足量波尼松进行治疗,环磷酰胺剂量为1g,每月1次,连续使用6个月,之后调整为每3个月1次,总服用量控制在8~10g。波尼松剂量为0.6~1.0mg/(kg·d),连续治疗2~3个月后,剂量逐渐降低。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波尼松进行治疗,小剂量环孢素A的剂量为1.0~1.5mg/(kg·d),分两次进行服用,服用过程对血药浓度谷值进行监测,将其维持在120mg/L~150mg/L,之后结合患者临床效果以及药物谷浓度值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对于经过2个月治疗到3个月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患者,需要适当加大药物的剂量,剂量最大为2.5mg/(kg·d)。对于药效显著的患者,尿蛋白检测显示<1g/d时对药物剂量进行减量调整,每2~3个月减量1/4~1/3,减至0.5~1.0mg/(kg·d)后,连续维持使用。波尼松的剂量为0.15~0.50mg/(kg·d),连续使用3个月后,对剂量进行逐渐减量。
1.3 观察指标
第一个月每周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之后每个月进行1次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CsA浓度、24h尿蛋白定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
1.4 临床效果评价
①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24h尿蛋白明显<0.4g,血浆白蛋白为35g/L以上。②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24h尿蛋白为0.4g~1.0g,血浆白蛋白为30g/L以上。③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24h尿蛋白在1.0g以下,血浆白蛋白在30g/L以下。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临床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治疗后患者24h尿蛋白、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24h尿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白蛋白以及白细胞计数改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肌酐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4例患者出现毛发增多,1例出现齿龈增生;对照组3例患者白细胞下降,2例出现ALT升高。所有不良反应患者均不影响治疗,经处理后均康复。
在临床上,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进行治疗,环孢素A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免疫抑制剂,其能够对T辅助淋巴细胞的产生以及释放进行抑制,从而阻断其增殖;对IL-2受体表达等进行抑制,从而对GBM的孔径选择性以及电荷选择性加以提高;减少分流滤过,从而有利于足突重建,降低蛋白尿的产生[3]。在临床上,环孢素A的起始剂量一般控制在3~4mg/(kg·d)。然而经研究显示环孢素A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剂量的下降缓解了不良反应的同时还能够改善病情,可见小剂量的环孢素A在临床上更具有应用价值[4]。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3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波尼松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见,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而言,环孢素A的起始剂量可以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对于效果不显著的患者,则可以逐渐增量,从而减少环孢素A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1] 刘继承,安自民,张立存,等.环孢素A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3):231-232.
[2] 菅宏蕴,崔惠敏,林建,等.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老年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102-103.
[3] 谭鹤长,黄向阳.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31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7):112-113.
[4] 蒋良炎.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波尼松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J].海峡医学,2013,2(2):293-294.
R692
B
1671-8194(2013)30-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