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宁芳
(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河南 长葛 461500)
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谢宁芳
(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河南 长葛 461500)
目的 探讨在发病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血常规和尿常规变化。方法 对100例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分别进行血常规和尿常规的检测分析,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并且染色涂片检查细胞的形态变化,用尿分析仪对尿常规进行检测。结果 100例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以白细胞计数偏高的病例有56例,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为主的病例有44个,有30个病例是以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为主,75%的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水平,大约64%的患者检查结果中可找到异淋细胞。尿常规检查中86%的患者尿蛋白呈阳性,和正常人相比较,发生尿蛋白阳性的概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血常规和尿常规的检查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流行性出血热;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一类由老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的传染病,又叫做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是由汉坦病毒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该病毒具有多嗜性,可导致体内的其他内脏或器官同时受损,该病最基本的病理改变特征是患者全身的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的损伤,该病在早期临床表现一般多种多样,而且还会常常出现某些并发症或是不典型的病例,随病情的不断发展可以出现多系统功能障碍[1]。临床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充血甚至休克等。典型病例可分为五期它们分别是;恢复期、少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发热期,若是属于症状较重的病例可有多期之间相互重叠[2-4]。该病病程复杂,对患者生命可构成严重威胁,也是目前我国危害极大地一类病毒性疾病[5]。而且在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且以男性青壮年发病率较高。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近段时间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00例,年龄多在25~50岁之间,其中男性有43例,女性有57例,诊断完全符合我国卫生部关于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方案中的诊断标准。患者最初就诊时间大多是在发热期,而且出血热抗体(IgM)的检测都显示是阳性。同时另选我院同期健康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是24~55岁之间,男有47例,女有53例,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检测均是正常。这两组人选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取患有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的血标本和尿标本,按照临床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用血细胞分析仪和与其配套的原装试剂,采血量为200mL,颠倒摇匀至少8次,在2h内分析完毕。血标本应同时手工考核血小板的计数量。所有血标本均要行血涂片镜检,经过瑞氏染色后再用油镜观察各类血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发现是否有异型淋细胞。尿常规采用尿分析仪进行干化学测定,然后用光学显微镜镜检。
这10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有64例可见到异常淋巴细胞的产生,占总患者的64%。异常淋巴细胞的形态主要是幼稚型大淋巴细胞,核的染色质较均匀细致,其核形状不规则,有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且有凹陷、切迹或折叠等不同类型,个别细胞还伸有伪足。白细胞计数偏高为主的病例共有56个,占总人数的56%,有44例患者血常规检查是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为主,30%的是以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为主。75%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的计数低于正常水平。100例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尿常规检验主要表现为蛋白尿的患者占总人数的86%,其尿蛋白结果显示是阳性。
统计学分析:根据这10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血常规和尿常规的检测结果,现将对比情况作分析,具体见表1。
表1 100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n,%)
通过上述检验分析研究可发现,10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以白细胞计数偏高为主占有5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为主的占总人数的44%,有75%的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者,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者占总数的30%,并且所有这些异常特点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血常规异常表现所需要区别的是,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在早期存在有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并且还可以见到异常淋巴细胞的产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机体内体液循环免疫较亢进,使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迅速,然后在血小板的表面堆积,导致血小板产生聚集进而被破坏,这是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的一种原因。同样,异常淋巴细胞的出现是因为,在病程的早期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被流行性出血热的感染病毒所侵犯,使其发生增殖,引起微小血管的损伤所造成的后果,另外,该病毒还侵犯骨髓细胞及某些免疫活性细胞,使淋巴细胞受到刺激进而增生亢进,就表现为异常形态甚至可发生母细胞化。还有,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在病程的第2天就可有尿蛋白的出现。本组实验中有86%的患者尿蛋白显示阳性。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如血常规、尿常规应复查多次,因为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有时实验室检查在上午表现阳性,而下午就有可能会是阴性结果,所以不能片面解释这些阴性结果,从而轻易的否定诊断或漏诊。体征检查也是类似情况,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一般在发病前几天可有典型体征出现,对于那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应先办理住院,再按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对症处理;千万不能轻而易取的否定,以免扰乱诊断。
总而言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且抗病毒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这样也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患病早期,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如高热、腰痛、头痛等,再通过某些简单易行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加上进一步的其他辅助检查,可发现患者身体的特异性改变,对临床确诊很有帮助[6]。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发热期,可用药人免疫球蛋白,这样不仅可使患者体内的变态反应得到减轻,也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从而使病程缩短,并发症减少。对于那些处在中晚期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临床医师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对症保守治疗。
所以,为了减低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死率,提高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治愈率,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量多的对流行性出血热的一般知识向市民进行广泛宣传,更重要的是医院医务人员也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深造,科研人员也要进一步努力研究出治愈该病的良药。
[1] 石海鹏,王国恩,刘敏龙.小儿流行性出血热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7):1160.
[2] 吴培俊.复方大黄煎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致急性肾功能哀竭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6): 571.
[3] 石绍刚.益气养阴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动过缓62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1):29-30.
[4] 李岩.定期强化知识宣教对流行性出血热传播知识掌握情况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 595.
[5] 张宝丹,王伟,魏莉延.2006-2011年四平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及防控情况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 85-86.
[6] 李继婉,周慧.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浙江实用医学,2011,16(3):214-215.
R373.3+2;R446
B
1671-8194(2013)26-02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