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城形制与古里制计量基准问题
——兼与《北魏平城辽金西京城市建筑史纲》著者商榷

2013-06-30 08:25郝临山陈连洛
关键词:府城宫城平城

郝临山,陈连洛

(1.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9;2.山西煤炭地质115勘查研究院,山西 大同 037003)

“中国古都,天下大同”,确切地反映了大同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深厚。近几年来,大同市正走“古都保护与复兴”之路,旧貌新颜,变化神速,游客云集、百姓称颂。大同将“再造辉煌,梦回平城”。随着古城保护与修复的深入进行,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和新的疑惑待解,且为考古界和学术界提供了北魏平城古都的学术研究佐证和史料,许多认识逐步趋于统一。2011年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由高璋主编,段智钧、赵娜冬著的《天下大同·北魏平城辽金西京城市建筑史纲》(以下简称《史纲》),是系统研究大同古城建筑的最新代表作。笔者拜读《史纲》发现,涉及平城形制与古里制的“图2-1-1北魏平城外城平面范围推测示意图”中的外城(京城)北墙位置、杨众度墓砖铭出土地、“图3-1-10孝文帝时期北魏平城宫殿推测图”中象魏门的位置,书中的标注或因引用史料中采用的古里长度计量基准有异,导致与史实位置存在较大的误差。为取得认识的统一,笔者再论古里制沿用计量基准,探讨明晰三处“平城古构筑物”位置,兼与《史纲》著者商榷。

一、京城(外城)北墙与杨众度墓址

《史纲》依据明代正德年间的《大同府志》载:“大同府城: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周围十三里”以及曹臣明考古资料“今大同府城东、南、西三面均有北魏时期夯筑墙体”[1](P18)认为,“明代在以前城墙(含北魏)基础上的增筑确实可能只依托了此前城墙的南半部分,而与北魏平城有关的北半部分范围……长度大约与南墙1810m相同。考虑到北魏平城外城‘方二十里’约合今9.2km,则外城东西墙各应为2.8km。也就是明代大同府城东、西墙各向北延伸1km,即为北魏平城外城北墙的位置……恰恰与宫城的北墙 (即明代北小城北墙附近)重合”。[1](P18)见图 1:

图示《史纲》著者已判明明代大同府城只依托了北魏京城的南半城,而其北半城长应约与南半城1810m相同,却只因“考虑到”古里制旧说(据丘光明等北魏前尺255.7 mm,一里1800尺,合今460 m),20里城周只合今9.2km(“方二十里”并不等于“周二十里”,已有另文讨论[2]),受此限,则京城南北总长只能有2.8km,必将京城北墙与宫城、皇城北墙三重合一。对此形制说法,笔者认为《史纲》图2-1-1有三点不妥需探讨:

图1 《史纲》原2-1-1图

第一,《史纲》图2-1-3所示,明代大同府城南北长1810m(据张畅耕为1850m),则平城北“半城”南北长仅约1000m,此与《大同府志》所记的南北两“半”不相当。

第二,古人“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民居四布,以为屏卫也”。《史纲》亦引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当时战争频仍,出于防卫要求,建重城之风大盛”。[1](P17)如此京城北墙与宫城、皇城三墙合一,有失筑城卫君之义,从安全角度分析也与史实不符。

第三,引用古里制计量有误。据笔者考证,中国古里制除早期“以身为度”阶段“八尺为步,300步为里”外,一直以营造尺计步。1800营造尺为一里,合今576m。[3]依大同北魏平城考古有实证如下:

1.北魏冯太后永固陵。依据《魏书》所记北魏冯太后永固陵形制及今考古资料,确定北魏营造所用尺长0.32m,步长1.92m(6尺步),计算里长(300步,1800尺)为576m。[3]永固陵乃皇家建筑,当属可信,可为研究中国古代尺度和步制的重要依据,并显示出营造尺(纵黍尺)为中国古代最早最基本的尺度,为王者所定,有其法定性质。正如《尔雅·释诂》所言,“柯宪刑范、辟律矩则,法也”,而其长度始终恒定,则里长也一直未变。[4]

2.北魏京城周长。依北魏京城周长20里,而占其南半城的明府城(为近方形)周围13里之说,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即可得出北魏京城应为东西3里、南北7里之长方形城,有如《晋书》姑臧卧龙城。且此3、7之数也很符合古人阴阳术数之道。现今测得明大同府城东西1760m,若减去城墙厚度16m×2,则城内缘东西1728m,(北魏之城在内),正与三里之数(576m×3=1728)完全吻合,证明里长为576m。[4]

3.盖天保墓。2005年发掘于大同城东南沙岭村东500m的高坡上。据李凭教授《北魏平城郭城南缘的定位和与此相关的交通问题》一文,其墓砖铭记曰:“太和十六年二月……葬在台东南八里坂上”(“台字,原意为朝廷所在地,当指北魏国都平城”),“与明清大同城的南门的直线距离是4.5km”。[5]以576m折合古里,计8里,合今4.608km,很是接近。

图2 北魏平城郭城南缘及大道示意图

4.杨众度墓。据李凭教授文,“2001年5月在大同市南郊七里村南1 km处的坡地上(大同二电厂变电站工地)发掘的北魏墓葬。……其砖铭记曰:‘大代太和八年,葬于平城南十里’,”[5]其位置见图2所示。在《大同市城区地图》(大同市规划管理处、山西省测绘局1994年5月编制的1:10000图)上找到大致相应的示意位置,系在七里村南偏西,京城中轴线南大道之西,大同二电厂变电站北端一带。该地带有1048.4m标高地,所说“坡地”,当在其附近。在该图上量取高地最高点与明大同府城南门(即北魏京城南门所在)直线距离为5650m。此值与北魏十里之数极相近 (一里合今576m计),李凭教授称“这个‘十里’,应该是相对精确的数字……因为入葬之物……当然不应欺骗世人和死者”。而在《史纲》图2-1-1中,将该墓标示在七里村北偏东、中轴线南大道(图2工农路,今称永泰南路)之东,图示距南门4.2km处。两址相距约1500m。此误是《史纲》著者依据:①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七里村北魏墓群发掘简报》称:“2001年5月,在大同城南变电站工程建设中,发现一批古代墓葬……墓群位于大同市城南3.5km的七里村以北”,而杨众度墓(M35)砖铭也在此简报中。②张志忠先生《大同七里村北魏杨众庆墓砖铭析》(“庆”,后改“度”)有曰:“杨众庆墓与大同明府城纵向中轴线处在同一方位,即正南北方向。按陈梦家先生考证的与北魏接近的北周一里约合今442.41m计算,杨众庆墓葬位于平城南十里,即位于平城南8.8(市)里”。③在图1所示的杨众度墓位置处,确有“山西大同供电分公司开源路220kv变电站”一座。《史纲》可能受“七里村北”之导,更为旧说古里制之限,而以8.8(市)里之数,“在卫星地图上量取工农路东侧七里村以北变电站场地中心与明代府城南门位置外缘的距离”(4.2km,“可能存在一定系统误差,实际约4.42km”)[1](P20)就将杨众度墓标在七里村北了。其实,七里村墓葬系墓葬群,既此,它就不会象《简报》墓群位置示意图那样标为一点,而应是有一定范围的一片。据《文物》简介:“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南郊七里村发现并发掘了近70座北魏墓葬”,杨众度墓为其之一(M35)。殷宪先生2003年10月26日在《大同日报》发表的《太和十八年砖铭及“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之》”一文就指出是“在大同二电厂变电站工地”;张志忠先生《大同七里村北魏杨众度墓砖铭析》也称“杨众度墓位于其(北魏墓群)南部”,李凭教授《北魏平城郭城南缘的定位和与此相关的交通问题》一文更是文图一致,标示此墓在七里村南大同二电厂的变电站内。在此,因旧说古里制之误,很明显地影响了《史纲》著者的正确判断。好在著者在此尚未按《简报》所称3.5km之说标图,否则相差更远。而“3.5km”系以七里村村名中的“七里”为据,按现今市里(500m)所计之数。

鉴于上述,按照古里合今576m之里制及北魏京城(外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之数计,应为东西1728m,南北4032m(内缘),将宫城、皇城包围在京城内,而非平城南北2800m之长将三墙合一。亦如殷宪先生早在《太和十八年砖铭……》中就曾说过的:“因者,依也。……‘南之半’,魏唐旧城之南半截也……所弃者,北魏平城之北半截也。原来,北魏的平城是包括现在北关的操场城及其以北相当距离的”。[6]

二、宫垣、皇城与象魏门

《史纲》“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北魏都城平城由宫城(皇城)、外城(京城)和郭城(外郭)内外三部分构成”。[1](P17)又,“这个操场城东、北、西墙与府城北墙之间围合的范围之内(东西、南北各近1000m),很可能就是北魏平城宫城的范围”。[1](P45)而此(操场城)三墙合一(府城北)墙的范围,按曹臣明先生的考证,“操场城的东、北、西三面以及府城北墙中段的墙体中……皆存在着早中晚(汉,北魏,明)三期墙体相贴相靠成为一体的现象”,[1](P28)应即汉平城。《史纲》又据《魏书·官氏志》“天兴元年(398),十二月,置八部大夫,散骑常侍、待诏管官。其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认为,“这其中说明了皇城(汉平城县基础上)的方正”。[1](P25)这就显然是将宫城与皇城、汉平城三说合一了。因而按照“象魏门是宫廷外高大的门阙,因其魏(巍)然而高,用于悬示教令,故谓之‘象魏’……平城的象魏门当为宫城之外门阙”[1](P64)之说,在原图3-1-10中,将象魏门标示在“宫南区”之南(“宫南区”似为操场城南墙至府城北墙之间区段)的皇城南门处了。见图3:

以此图框的“方正”与图1相对照,也就是象魏门标在了汉平城南门,即明大同府城的北门之处了。这与《云中郡志》“后魏宫垣”条所记:“府城北门外,有土台东西对峙,盖双阙也”[7](P56)不一致,是在府城“北门外”,而非北门处,其原因是未将宫垣与皇城相分开。

图3 孝文帝时期北魏平城宫殿推测图

皇城(汉平城),如《史纲》:“这其中说明了皇城(汉平城县基础上)的方正”。又按殷宪先生在《北魏皇城》所说“这处东西南北各979m的墙体便围起了汉平城”,[13]即此城为正方形,其象征意义,可符古人“天圆地方”之说;再按营造尺度0.32m计,又可认为汉平城规制为约方三百丈,或方五百步 (6尺步),亦当古代(诸侯)“都城不过百雉”(1雉为3丈)的故制。其用三、五之数,又合古人阴阳术数之道,以此亦可显示以上诸先生所判定之汉平城是合理的。从建城过程看,据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前201年庚子 (西汉高祖六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注曰:‘汉承秦制,以冬十月为岁首。’大约当年,平城得到了修筑。”[9]吴恂《汉书注商》王启原曰:“秦始皇三十二年,坏城郭,故县邑皆无城,至是复令城之也”。师古曰:“县之与邑,皆令筑城”。[10]此即汉平城。(北魏)穆帝六年(313年)“修故平城以为南都”;天兴元年(398年)“迁都平城”;天兴二年(399年)“增启京师十二门”;天赐三年(406年)“缮修都城”,所指者皆同,可谓之皇城。其在宫垣之外,外城(京城)之内,相对而言亦可称之为内城,如《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五年……迁社於内城之西。”不可以否认汉平城的历史存在,如曹杰先生在《大同日报》2009年8月7日《梦回平城》中所说:“汉平城成了北魏的紫禁城和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11]且其很可能在事实上已成为中国古都史上的皇城之先(罗光亁《走近古都》称隋大兴城中“杨坚首创皇城制度”)。

宫城(垣):天兴元年(398年)“截平城西为宫城”;天赐元年(404年)“筑西宫”;泰常八年(423年)“广西宫”;太延二年(436年)“四月甲申,京师暴风,宫墙倒,杀数十人”。[1](P28)是宫另有宫垣,其在皇城(汉平城)之内,但并未占据其全部。否则,如宫城(垣)与皇城(汉平城)合一,如何增启京师十二门?“宫墙倒”,说明它远不如城墙那么坚固,如果是几米厚的城墙,则是难以刮倒的。从图3看,象魏当在宫廷南门,即止车门处,如《史纲》引《资治通鉴》原注云:“臣子至宫门皆下车而入,故谓之止车门”。[1](P58)据刘畅《北京紫禁城》与今北京故宫相比,尤似宫城南门午门两边的雁翅楼(双观),即古代“三朝五门”说之雉门,此则很可能相当操场城南门口。而乾元门则相当故宫端门(古之库门);图示“象魏门”处则可比天安门,即古之皋门,为皇城正南门;图示端门相当太和门 (古之应门),而太极殿正北之门可比乾清门,即古之路门。

总之,据考古资料及历史文献综合分析,北魏都城平城形制,当为由自内而外的宫垣、皇城(汉平城、内城)、京城(外城)及外郭组成的四重城垣。

三、结语

以一营造尺0.32m为古里制基准,考证平城的形制、规模和方位,古代里制的计量长度始终如一,即一里折合576m,古今史料吻合。而以其他计量长度为基准的里制来考证北魏平城及古代城建,难以得出古今相符的正确结论。中华民族地域辽阔、历史久远,采用统一的古建筑计量规制与法度,通过历代工匠师徒授受代代相传,留有的遗存供当今考古,才可划分或推测出古代建筑等级的森严与规模形制。以营造尺为长度计量基准的古里制,是否符合我国其他地区发现的古代构筑物的布置,有待同仁进一步考证。

谨此学术讨论,不当或错误之处,敬请赐教指正。

[1]段智钧,赵娜冬.天下大同·北魏平城辽金西京城市建筑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陈连洛,郝临山.大同北魏平城形制与建城年代探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7-39.

[3]陈连洛,郝临山.从大同北魏永固陵制看古代的长度单位——里[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26.

[4]陈连洛,郝临山.中国古代营造尺及相关古尺长度比较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9-93.

[5]李 凭.北魏平城郭城南缘的定位和与此相关的交通问题[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41.

[6]殷 宪.太和十八年砖铭及“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之”[N].大同日报,2003-10-26.

[7](清)胡文烨.云中郡志[M].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本,1988.

[8]殷 宪.北魏皇城[N].大同日报,2008-06-20.

[9]张 焯.云冈石窟编年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0]吴 恂.汉书注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曹 杰.梦回平城[N].大同日报,2009-08-07.

猜你喜欢
府城宫城平城
《宫城·红色印象》
北魏孝文帝迁都环境因素考论
开拓奋进谱华章
——记大同市劳动模范、大同市平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开龙
山西考古发现最早宫城
原汁原味“最济南”
金朝修建燕京汴京宫城指挥家辽阳渤海张浩
北魏道武帝至明元帝前期平城布局初步探讨
丝绸之路与北魏平城
辽上京宫城遗址
保住古楼挽住历史留住文化
——府城鼓楼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