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学在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中的作用研究

2013-06-27 05:54陈德富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表现欲体育课中学生

陈德富

健美操教学在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中的作用研究

陈德富

中学阶段是体育锻炼培养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体育兴趣、体育习惯的形成与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与数理统计法,对在中学开设健美操课的必要性、健美操对中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中学健美操课的内容与教学重点进行分析。指出健美操作为一项正在我国蓬勃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其丰富的内涵及娱乐性与表演性的有机结合,加上明快的节奏、多变的动作,不仅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加强,更满足了当今中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在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习惯中起着重要作用。

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作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健康第一、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 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 关注个体差异, 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养成终身从事体育的习惯和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只有学生完全动起来, 才能完成教学目标, 达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 增强身心健康, 具备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起来, 就必须调动和培养学生浓厚的体育兴趣。终身体育是当前体育教改的主线,是当代社会的需求,但在我国16岁以上居民中有66.7%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其中相当多的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占各种不参加体育活动原因的第3位。2000的调查也表明,学生在回答“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时,将怕累(54.5%)、没有喜欢的项目(51.3%)和没有习惯列在前三位。这些情况说明强调学生学习兴趣在体育教改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也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部分中学已相继将健美操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并且在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七至九年级全一册中,将健美操单独列为一章供中学教学选用。

兴趣是指注意与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倾向。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情境刺激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两半球上形成了巩固的、暂时的神经联系,当个体在同样情境刺激的作用下,就自然而然地去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体育习惯一般是指通过重复而巩固下来,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因此体育兴趣是体育习惯形成的基础,并且体育兴趣越浓厚,便越容易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习惯的形成,建立在良好动机之上,而动机又来源于身体对活动的需要。需要又是发展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映。从心理学理论角度分析,学生年龄越低,参加运动年限越短,其参加运动越趋向于运动的直接需要、低层需要、外部需要,即通常表现为玩的需要、直接感官的需要、相互交往的需要等。研究表明初期或短期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收效远胜于身体方面的收获,因此更应注意使其需要在运动中得到满足,体验到运动中的良好情绪。它既是对参加运动前某种身心需求缺乏和内部不适感的补偿,又构成了激发再次运动的动力,需要或欲望得到满足之后,紧张、不安情绪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或者欲望产生,再引起第二种行为,如此循环往复,便促进了体育兴趣的培育,为体育习惯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体育习惯就在不断地需要中逐渐养成。

中学生一般处在13~18岁的年龄段,其体育习惯形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情境性、偶然性、盲目性、不稳定性、逆反性及两极性。体育习惯的形成在其心理轨迹上,经历着5个阶段:乐趣吸引→需要或欲望→心理不安与紧张→动机形成→目标行为(锻炼习惯)。 “乐趣吸引”是指满足欲望的运动,产生喜悦、快乐、在内心深处对体育活动有良好的倾向,它使学生产生愿意欣赏观看体育比赛、体味比赛乐趣的欲望;“需要或欲望”是指渴望学习和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或风姿;“心理不安与紧张”是指在“需要或欲望”的基础上,对体育运动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由于缺乏活动的方法而脑海深处思绪万千;“动机的形成”是在紧张与不安的情绪下,由急切体验运动乐趣的愿望所产生,渴望在运动中施展才华,导致内在驱动力的增加。内在驱动力(动机)把人的活动引向一定的、满足他们需要的具体目标;“锻炼习惯的形成”是指在锻炼动机产生的基础上,利用内部力量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锻炼活动成为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具有节奏感强、动作舒展大方、强烈的表演性等符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与要求的特点,而且练习形式多样,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也不高,对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的中学生是一项非常好的锻炼项目。青春期的中学生思想日趋成熟,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求知欲强,喜欢在激烈或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表现自己,这为健美操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条件, 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在身体锻炼过程中的主体特点,加强主体意识培养,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和提出不同要求,便可以提高中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促使锻炼习惯的形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四川省西昌市13所学校的普通中学生120人,每个学校随机抽取学生8-14人(男、女各半),中学体育教师2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共向四川省西昌市13所学校的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回收128份,回收率91.43%,其中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79.69%。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及健美操对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影响方面的书籍期刊及相关学术论文,获取丰富的文献资料,以保证资料的科学性。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对有效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并用Exel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2.1.1 身体素质因素 有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而体育锻炼却需要速度、耐力、力量等许多条件,那些素质差的学生没有办法完成课上教师教给的技术动作,就感到悲观失望。每次课都有完不成的动作,教师还不给好脸色,致使体育课对他们来说就成了负担,因此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也就没有了平时的锻炼习惯。

2.1.2 评定学生的方法不灵活 在体育课上学生做动作的时候,教师对每位学生都要做出评价,可很多教师都是千篇一律,天生素质好的总是得到好的评价越做越起劲,而那些素质不好的却总也得不到鼓励的话语,这样学生不仅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就是对体育教师也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这样学生就会很快远离课堂。

2.2 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2.2.1 广泛性 学生进入中学后, 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广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对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校外之间的小型竞赛和国内国外的各种体育赛事都很感兴趣。

2.2.2 选择性 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 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 像球类、武术等; 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 像艺术体操、舞蹈、跳绳等。

2.2.3 深刻性 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对一些复杂、具有一定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学习时他们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更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

2.2.4 连续性 许多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从小便有了的,到了中学阶段, 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 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定, 这种稳定正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可忽缺重要环节。

2.3 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 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去授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迫使学生去服从。

2.3.1 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不同, 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 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是平稳、有分寸, 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 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 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 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丧失学生的自信心, 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2.3.2 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场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肯定, 会激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2.3.3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 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 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 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 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 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2.3.4 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准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 是上好一节体育课和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重要保证, 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发展能力的序曲。

2.4 在中学开设健美操课的必要性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的过程。中学体育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延续,是高校体育的基础,在终身体育的长链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作为中学体育主体的体育教学活动,担负着向中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意识,进而使学生养成科学体育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任务。而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过去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一直是一些老面孔的竞技运动项目,大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健美操这一项目,近几年在中学发展很快,且早已被列入中学体育课本,成为普通中学生必不可少的锻炼形式,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对培养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具有其它项目无法比拟的优势。

全国正式推广的第3套中学生广播操,“舞动青春”与“放飞理想”,便吸取了健美操及现代舞中的许多动作。在对中学生健美操喜欢程度的调查中,非常喜欢与很喜欢者占60.78%,喜欢者占26.47%,不喜欢者仅占12.75%,见表1。可见,健美操以其自身的特点赢得了中学生的浓厚兴趣,大部分中学生内心对健美操运动具有良好的倾向。

表1 中学生对健美操喜欢程度调查表

体育兴趣取决于锻炼项目本身的特点、学生的身体素质、精神状况和社会条件等。在您认为健美操与一般常规体育课哪一个更能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的调查中,71.57%的学生认为健美操更能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只有28.43%的学生认为一般常规体育课更能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见表2。由此可见健美操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一般常规体育课更容易激发中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提高其体育兴趣,所以,在中学开设健美操对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与体育锻炼习惯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表2 健美操与一般常规体育课哪一个更能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大部分中学生内心对健美操运动具有良好的倾向且认为健美操相对一般常规体育课更容易激发中学生的锻炼积极性,表明大部分中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态度是积极的。根据国外的心理学家对体育态度影响体育行为和锻炼习惯有关的研究:一个人的锻炼行为起源于他对体育锻炼的需要,需要引发锻炼动机,动机有开始的机能,也有指向选择目标的机能,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作用下产生了锻炼的行为,在锻炼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育态度和锻炼习惯,从而又反过来影响锻炼行为。也表明健美操运动能够引发中学生的锻炼动机,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习惯。

2.5 中学健美操课的内容

2.5.1 理论课 (1)向学生讲授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健美操的概述,特点,锻炼价值及竞赛规则等,使学生对健美操有一个基本全面的了解。(2)向学生讲授乐理常识,包括节奏、韵律、风格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的一般基础知识及音乐对健美操的重要作用,为技术课的顺利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也为学生创编健美操提供一些基本知识。(3)向学生介绍健美操运动的生理卫生和保健等运动常识。使学生了解锻炼时的注意事项,学会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锻炼,为培养体育兴趣与体育习惯做必要的思想和行为准备。

2.5.2 技术课 技术课包括徒手、器械健美操两部分。徒手健美操:包括基础内容、组合动作和成套动作部分。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基本感觉和表现意识。内容包括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和乐感训练,在基础内容当中还要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健美操创编原则,为其今后自己创编动作,提高体育兴趣,培养体育习惯奠定基础。其组合动作是健美操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动作连接时的感觉。在学会一些组合动作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利用课堂或课下为他们提供一些展示机会,使他们能真正意识到学习的内容能为他们带来成就感、满足感,激发其再次学习的动力。

成套动作的教学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健美操的表现力,并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机会展示给其他人,满足其心理上的需要。其展示过程中获得的良好运动体验,不仅弥补了其参加运动的身心需求缺乏和运动训练时的不适,还促使了新的欲望或需要的产生,促进了体育兴趣的培育,为体育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器械健美操是利用轻器械、以力量练习为主的一种健美操。器械健美操利用各种可移动的轻器械进行练习,增强了健身的效果,同时也使健美操的练习形式更加多样化。如踏板健美操、哑铃操、橡皮筋操、健身球操等,可锻炼到全身的每一肌肉群,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尤其是上下肢力量,弥补了徒手健美操的不足。

2.5.3 中学健美操教学的重点 中学生大部分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健美操,因此要把基础训练作为重点,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初学健美操时尤其应特别注意。基础训练是使中学生能够继续学习健美操的基础,也是培养他们对健美操兴趣的基础。进行徒手操训练时学生容易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兴趣。让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的健美操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教师要注意多为他们提供一些表演或实践机会,使他们能真正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为体育习惯的培养奠定基础。

2.6 健美操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中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学生机体和心理趋向成熟和完善的时期。面对21世纪人才竞争,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传授知识同时,也要重视中学生心理因素的健康发展,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真正实现对人才的全面教育。

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健美操的锻炼,可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方面素质,如:自信心、表现欲、意志力等。26.1 表现欲的提高 对中学生来说,爱表现是他们的天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他们虽已注意到自我价值的重要,但怕羞心理也在增强,表现欲受到抑制。因此以健美操锻炼为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教法手段的运用,使学生从易到难地掌握基本动作和套路,并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场所,不断激发他们的表现热情,使其转化为表现行为,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表现欲”。从自我“表现欲”的调查统计来看,共有96人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增强,其中显著增强的就有54人占总人数的52.94%,无增强只有6人占总人数的5.88%,见表3。这说明了通过健美操训练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提高。

表3 中学生“表现欲”调查表

2.6.2 自信心的提高 对大部分中学生来说,完成一套3、4min的健美操动作不是件简单的事,这就要求他们有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勇气。在学习及不断重复完成动作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流畅地完成一套健美操动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之后,学生便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加全面地认识,从而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提高。从图1可以看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健美操锻炼之后,有55人和30人感觉到自信心显著提高和有提高,占总人数的83.33%。不明显的占12.75%,无提高的只有4人占人数的3.92%。可见通过健美操学习大部分中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信心有了提高。

图1 健美操锻炼对中学生自信心的影响

因此在中学把健美操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可以使中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表现欲和自信心。而表现欲、自信心的提高又促使其渴望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希望得到更多的成功与满足,这样便提高了其对体育的兴趣,为体育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3 结论与建议

(1)将健美操运用到中学体育课,能满足中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引发其锻炼动机。

(2)良好的健美操教学可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为体育习惯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3)由于健美操动作类型丰富多样,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年龄、性别、素质、技术等),恰当合理地选择教材和运用教法,因人施教,如对男同学便可以考虑加入一些搏击操的动作以提高其学习兴趣。

(4)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师自身表现和主导作用的发挥,这对学生获得健美操的直观感受有着重要作用。并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体育习惯起着重要作用。

(5)中学生低年级以培养体育兴趣作为教学重点,高年级以体育锻炼习惯及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为实施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9).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 林祖和. 浅谈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J]. 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16(增刊):P292~293.

[4] 蒋卫中. 中专学生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轨迹及引导方法[J]. 煤炭高等教育. 2000,(6):101~102.

[5] 王培菊. 影晌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 2001,20第(4期:41~42.

[6] 王丽华.从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谈健美操的价值[J].体育学刊,2000,(4).

[7] 刘建兵 ,等,对中学开设健美操课的探讨与研究[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2000,(9) .

[8] 骆民煌,等,初探健美操训练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 福建体育科技, 2000,(10).

[9] 王 欣. 刍议幼师生健身健美操基础训练.河北体育学院学报[J].2000,(12).

[10] 王 洪.健美操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J].2001,(1).

[11] 侯 军,等 ,健美操教学中协调性的培养.体育函授通讯.1998,(1).

[12] 倪小焰. 健美操教学在实施终身体育中的作用. 福建体育科技1999,(2).

Function of Aerobic Teaching in Developing Student’s sport Interests in Middle School

CHENG De-fu

In middle school, this is a great period time for physical exercise. It‟s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and form exercise habits and sport interests. We studied the necessity to open Aerobic classes to influence a stud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in middle school. This was done b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Reference study, and statistics method. The study shows that aerobic clas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students to form positive exercise habits and sport interests. Aerobics is getting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context, Entertainment and as well as performance. Aerobic exercise not only improves a student‟s physical character it also satisfies a student‟s physiological outlook. Aerobics is a function that `provides sports the need for changes and new exciting rhythm and changeable movements.

Teaching Aerobic Exerci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port Interests, Function

G804.85

A

1007―6891(2013)01―0053―05

2012-06-14

西昌市第五小学, 四川 西昌,615000。Xichang No5.Premary School, Sichuan Xichang, 615000, China.

猜你喜欢
表现欲体育课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合理对待小学生的表现欲
——体育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合理对待小学生的表现欲
体育课
浅析青少年手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欲的作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