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飞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吸取新员工,我们高校是其人才来源之一。但是目前各大高校的教学和实际脱节,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教学,造成很多企业招的员工与企业的需求相差甚远,要解决这个理论和现实的差别问题,我们教学中间实践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出影响实践教学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方式。
【关键词】商品学;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一、引言
商品学课程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经管类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商品使用价值的基本知识,掌握研究商品价值的方法和途径。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由于所涉及知识和生活密切相关,为了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将实践教学的方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必要。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国际经济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造就一批能与国际接轨,既懂专业,有商品知识,又能熟练地将理论运用到具体实际中去的人才。
二、商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通过近几年的商品学教学,在对商品学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并经过此次问题调研,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我们在从事商品学教学中解决。
(一)教材规划不合理,安排内容不科学
目前已有的中职商品学教材多为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内容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以原理、范畴、概念分类为线索,包含食品商品学、日用工业品商品学、纺织品商品学等。它们大多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内在的逻辑性,把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由于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完整性,没有结合不同岗位群的活动过程及对人才的技能需要来组织教材,所以商品学的教材并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由于这样的教材内容过多、过杂,无法有重点地选择商品,我们在讲授时只有将本来就很有限的课时平均分配到每类商品中去,泛讲所有的商品大类,这就必然使学生普遍感觉商品学课程枯燥难学,没有意思,以至于学习兴趣索然。
(二)学生参与度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目前,商品学教学中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几乎整节课都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师生间缺乏换位思考。教师片面强调商品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容易忽视商品学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学生希望对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商品有一定了解,对商品学基础理论缺乏重视。虽然通过讲授可以达到互补,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容易造成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二是师生间缺乏互动。虽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考,课后布置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但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弱,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作了笔记就可以获得高分,很少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样容易造成教师“一言堂”下的高分低能。
(三)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教学内容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课程结构难以体现商品学学科专业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课程设计尚未与设定职业岗位、培养职业能力、设计情境活动、适应生产环境相对应。
学生被动学习,抽象思维,理论观点照本宣科,实践课程生搬硬套,跟着教师思路走,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如商品分类及分类体系、商品成分、结构与性能、商品包装与养护等知识点会使学生听之无味、去之可惜,从而缺乏对商品的整体认识。
(四)学校实验室设别不完善,实践基地利用率低下
在商品学的教学中一部分需要实践教学,但是场所缺乏和经费投入不足,制约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实验室建设、设备更新、实验条件改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在高等教育投入不足,资金有限造成校内实践教学场地不足、设备更新慢,有的仪器设备使用了几十年,还在继续使用,国内许多高校的教学实验中心状况如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困难重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例如生产实习。绝大多数的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即使同意接受学生实习,也只能作为参观性实习,一般不具备让学生参加生产操作的条件,使学生无法体验真正的生产实习,不利于学生了解先进的技术、生产设备和工艺。
(五)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管理与实施的效果。如前所述,以理论课为丰的教学管理,对实践的要求是依附于理论课的。但大学的实践教学是具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用理论教学的要求进行评价,也不是简单几个环节的评议,而应是综合性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体系才能完成。为此,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与管理,必须进行科学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保证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方案顺利进行并取得效果。
三、提高商品学实践教学策略分析
(一)扩大实践基地建设,做到校企结合
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商品学教学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因为对于商品的检验首先是感官的检验,如果这种能力达不到要求,商品的检验结果将会收到很大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商品遍布任何一个角落。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随时随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而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地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需求的必备能力,否则在学生地求职过程中将会受到很大地影响。感官检验是要通过现象推断本质,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商品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执行的标准代号和品牌等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观察能力地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要靠学生在实验实训环节精心设计,结合实际地课题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对问题进行解决。我国各地商场和超市商品极为丰富,给商品学地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某些实训项目上可以借用这些社会资源。安排学生在某些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多种类别的商品,结合所学知识对商品进行鉴别,也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一次很好的社会锻炼。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地对商品的感官检验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商品学的积极性,又可以节约学校的实验实训费用。真正让学生的动眼动手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注重课堂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商品学的内容,有一部分必须要经过试验来验证我们的理论,如商品检验等章节的内容。实验前预习是实验课的准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关系着实验课的成败。因此,在实验课前,应向学生布置实验任务,告诉学生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准备。实验前准备工作可以由教师来做,如各种感官检验和理化检验的材料的准备等;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材料的选取、试剂的配制等;学生也可对整个实验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重新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而且也使其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按组分别讲解各自的实验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应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能够体现出学生对商品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对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待实验的态度等。
(三)增加商品体验,改进教学手段。
在商品学的教学中,同学们普遍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识别和商品分类非常感兴趣,但是仅凭教科书上的描写和教师的讲解很难使同学们有直观的感受,因此可以通过教师或发动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商品予以收集,并安排相应的实验课进行交流,以此增加同学们对商品的体验。可是如果仅凭实践体验,就会存在投入大,知识面较窄的限制。为此应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比如,通过数码照相机把与商品学有关的商品摄下来,拷贝到多媒体课件中,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可以起到效果好而费用省。与此同时,紧密联系国际商品学会和中国商品学会的网址,了解商品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把其转换为教学素材。
(四)以作业为先导,创新实践商品学教学
在任教《商品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对以往学过这门课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一个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商品学的作业,因为,老师总是安排他们写课后的一些简答题和论述题,反应效果并不太好,对此,我对学生的作业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首先,在作业的数量上,每一次我要求一个宿舍只交一份作业,不再是单独的一个人交作业,作业的形式都是报告形式,目的是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其次,作业设置上,他要求每份作业上面都必须有宿舍成员的基本信息(学号和姓名),评讲作业的时候我是随机点名的形式,抽查每份作业中任何一人做报告交流,同时,他的汇报和交流成绩,就是这个宿舍所有人的成绩。目的是杜绝他们其中任何一人“搭便车”不写作业的现象。再次,在作业的是形式上,力求创新,摆脱以前的学生只抄书本知识理论的这种现象,我给他们安排了实践调研、动手设计、竞聘演讲和课外阅读竞赛等。如在《商品学》的第一次作业中,我让他们去调研一个商品集合处(不限行业),思考:1.介绍该点2.该处采用了什么分类的方法?商品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任选几个大类)采用这样的分类方法有何益处?3.做一个简单的商品目录?4.包装不同的同种商品、两种语言的同一商品、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促销商品这四种情况是如何编码的?5.为什么进口商品上面条码有690-695的开头?学生们有的调研了郑州的沃尔玛、有的同学调研了丹尼斯、星月超市、华润等。如下图所示
最后,在作业的评讲上,摆脱了以前的老师随意打分,我把分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我给的分数约占30%,而其他70%交给了班里的其他宿舍小组。这样,既让同学们参与了解评价其他组的作业,学习了新的知识,也让他们能认识到自己宿舍小组的作业水平和其他宿舍小组作业的差距,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商品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大胆探索用于创新的能力。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否则任何工作将会裹足不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和实际的业务结合起来。比如购买一些食品通过感官检验和理化检验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可以讲明要求,具体方案如何设计要给同学们足够的空间。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是单纯只会做些机械劳动,而是通过设计最优方案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