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娥 罗珍塘
【摘要】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高校管理将呈现新的特征。本文从管理理念与体制的创新、管理、研究、创新一体化,管理队伍的高素质和专业化,管理手段网络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新特征
当今时代是科技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种形势下,高等教育体制如何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应成为每个管理人员和师生所关注的问题。知识经济的兴起必将引发管理及管理科学的变革,使之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高校管理也将呈现以下特征:
一、管理理念与体制的创新
(一)管理理念的变革与创新
管理理念是管理思想,管理宗旨,管理意识等一整套观念因素的综合。理念是支配行动的原则与信条,左右着管理者的行为。如以人为本,提倡创新,不断学习的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持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从而产生什么样的管理结果。以人为本是一种适应未来管理尤其大学管理发展趋势的科学理念,它区别于人本主义,既重视人的自然本质的一面,也重视人的社会本质的一面。在大学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尊重管理对象的需要,尤其是个体成长的需要并引导之,管理对象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实现自主管理,最终达到没有管理的管理目的。
(二)管理体制的创新
大学管理体制,则是指科学,有效的大学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能够很好地解决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与利用,使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取得最佳的适应度,从而大大提高办学效益与效率。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大政方针,今后将继续沿着既定的改革思路,积极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管理者要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新的世纪,整个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三)管理决策与管理方式变革
知识经济的诸多特点,给当今的决策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尤其是当今的社会大转型,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整个世界经常处于动荡之中,这样给管理决策坛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管理决策要知识化。管理人员的工作,从单调、专一、重复走向复杂、多样、多变,不仅要用更多的工作技巧,而且要从学校发展整体上思考。因为工作性质由简化繁,必须用心思考,随机应变。要在深入研究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探索高校教育规律,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高校成为当今的中坚。
二、管理、研究、创新一体化
管理,研究,创新的一体化将构成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管理工作品格的基调。
1、管理工作与科学研究有密切的关系,管理需要研究。研究促进管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整体。特别是学校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中的各因素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高校管理工作应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超前研究相应的对策并积极实施。事实上,一些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他们对管理方面的研究不仅重视,而且研究成果往往也比较丰硕。可见,科学研究是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的根本途径。
2、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经济。在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知识经济时代,唯有全面创新,形成一种持续创新机制,使技术与经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才能保持竞争优势。为此,要把创新贯穿于整个高校管理过程渗透于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同时,也要求高校的管理组织以及其他人员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活动的主旋律。高校的创新管理有助于高校促进全面创新,使他们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
3、创新愿望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工作经验,理论知识,智慧才能和实际行动。创新离不开研究,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管理,研究,创结合一体对实现高校工作的科学化有重大意义。管理,研究,创新一体化是对未来高校管理工作的普遍要求。
4、高校管理中领导者要全力完成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任务,但两者又以人才的培养为核心。但要搞好教学与科研工作,领导者还必须抓好后勤服务工作,从多方面支持关心第一线的教学,科研人员。
三、管理队伍的高素质和专业化
提高学校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干部队伍。
目前人们观念中对于管理在高校中的地位有着片面的认识,认为待遇相对低于同级的教学,科研人员,岗位缺乏竞争性,导致管理缺乏进取精神,对本职工作不安心,管理队伍的管理专业知识贫乏,管理工作观念淡薄,管理素质缺乏,管理能力参差不齐等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高校管理上不去的主因。
事实表明,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这里的“专业化”是指高校管理干部队伍以具有管理专业知识的专职干部为主,同时配以少数联系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双肩挑”干部。随着管理作用与地位的确定,高校对这些高学历,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将予以更多的关心,培养,教育。同时将建立相适应的激励,监督机制和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有激励才有竞争,有竞争才有动力。高校管理还应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评估机制是为了对决策,计划,领导管理活动提供反馈,从而修正管理行为,通过综合性评价,以达到干部队伍整体优化,精干高效的目标,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管理手段网络化
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要求。信息革命将导致管理改革。其主要表现在:坛加管理功能;改革管理组织;改进管理方法;革新管理思想。这对高校教职工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当今建设的栋梁之材,理应能够快,准,全地追踪了解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并进行分析,吸收和利用。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系统既进行宏观调控,又对具体事物进行微观处理,使统计,评估,决策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提高了高校管理的效益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