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千年古韵 传承历史文化
——对河北省蔚县古城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2013-06-26 12:13李绍刚高向阳
河北城市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古城区蔚县古城

文/李绍刚 高向阳

延续千年古韵 传承历史文化
——对河北省蔚县古城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文/李绍刚 高向阳

李绍刚,张家口市城镇化办公室副主任

高向阳,张家口市城镇化办公室科长

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市西南部,全县面积322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0万,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最佳民俗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河北省古建筑艺术博物馆”。近年来,蔚县围绕“文化立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以全省“历史文化名城、传统建筑抢救保护工程”为契机,按照“保护旧城、开发新城、争创名城”的思路,全力推进古城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现状与特点

蔚县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13万,其中古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1.8万。古城内保存有大量极具价值的古建筑,成为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县城实力的一笔宝贵财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历史以“久”制胜。蔚县古城历史悠久,曾是古“燕云十六州”之一。殷商时期为古代国地,战国归赵,秦时为代郡,北周宣武帝时(公元579年)始设蔚州,民国年间改州为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古城内保存了辽、金、元、明、清风貌特征的古建筑,结晶着各个时代、种族、地域的不同特点,反映出古老蔚州灿烂的文化和地域特色。

二是格局以“特”夺人。蔚县古城有别于通常形制,城区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古城格局完整,由古城、南关、西关共同构成“一城三关”城市格局;主街道呈“丰”字形结构,街巷分布不规则,街巷格局从明清至今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三是数量以“多”居先。蔚县境内文化遗存众多,各类文物遗存达到1610余处,其中古建筑1137余处。古城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3处,省政府命名的历史文化街区3处,是全国第一国保文物大县。

四是种类以“全”冠名。南有福建土楼,北有蔚县古堡。蔚县古城内文物种类齐全,儒家的学宫、佛教的寺院、道教的神庙星罗棋布、共济一城,古街道、古寺庙、古民居、古亭台、古楼阁、古佛塔随处可见,且保存完好,古建筑种类在国内首屈一指。

五是艺术以“高”见长。蔚县古城现存的古建筑品味较高,具有皇家风范、名家手法,释迦寺、玉皇阁、灵岩寺、华严寺建筑等级森严,建筑手法带有宫廷建筑风格,富丽堂皇,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二、建设与保护

蔚县古城自1992年被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后,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古城保护工作。特别在最近几年,为了改变古建筑遗产长期处于“养在闺中”的现象,该县提出了“物质矿越挖越少、文化矿越挖越厚”发展理念,并从古城保护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古城资源优势向古城发展优势转变。为此,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同时,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蔚县指导古城保护工作。在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蔚县进一步明确了古城保护的目标、范围、标准和要求,在古城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

(一)坚持规划先行,严肃规划执法。注重把规划作为龙头来抓,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在古城保护中的引领作用。工作中,蔚县坚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规划编制到位。先后聘请清华、天大等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了《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蔚县古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又相继编制完成了《蔚县古城西护河沿岸详细规划》、《蔚县玉皇阁湿地公园及周边环境整治规划》、《真武庙、灵岩寺建筑群及周边环境整治规划》、《蔚县古州衙复原规划方案》、《古城保护和利用规划》等10多项专项规划,为古城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规划执行到位。在古城保护和修缮工作中,该县对每一个项目都要依据规划设计要求详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精心选择具有古建筑施工资质的单位参与工程建设,确保建设高标准、施工高质量、项目高品味,无论是基础设施改造、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整修,还是传统古建筑抢修都达到精益求精。三是规划执法到位。一方面,对重点建筑物实行重点监管,对县政府公布的86处历史保护建筑实行了挂牌和建档管理。另一方面,为防止私拆乱盖、乱搭乱建、乱贴乱挂等问题的发生,该县由建设、规划、文物等部门牵头,抽调专门力量,在古城保护区范围内实行不间断巡查,发现破坏古城风貌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同时,下大力开展综合整治活动,先后拆除违章建筑400多间,拆除面积5000多平方米,整治不规范广告牌匾1000多块,基本保持了古城原有的街区和建筑风貌。

(二)实施项目带动,全面保护古城。本着“保护为主、抢修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该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启动了古城保护工程。他们主要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实施了古城“瘦身”工程。按照“保护旧城、开发新城”的总体思路,以县博物馆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快县城新区建设,进一步拉开了县城发展框架。同时,县委、县政府以及卫生局、劳动局、县医院、二中等十多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分期分批从古城区迁出,进一步缓解了古城人口、交通压力,为保护、开发和利用古城区拓展了空间。二是实施了古城“护肤”工程。投资4亿元,先后复建了蔚州署以及玉泉街、古玩街、真武庙3座牌楼,实施了护城河综合治理、古城墙修复工程及真武庙、常平仓、灵岩寺、财神庙、魏象枢故居修复等工程,打造了小吃一条街、剪纸一条街、古玩一条街3条特色街区,进一步恢复了古城风貌。三是实施了古城“强体”工程。以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先后对牌楼大街、南关大街、古城街及其他重点街道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硬化了路面、疏通了给排水、入地了强弱电,添置了大批垃圾处理、亮化等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古城的承载力。四是实施了古城“美容”工程。下大力对古城区主要街道、景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整治,重点实施了一条主街(玉泉街至南关大街)、两条副街(州前街、小街)、五大景区(剪纸一条街、释迦寺、蔚州署、真武庙、玉皇阁)的环境综合整治,对沿街立面、屋顶、门店牌匾、墙体进行了仿古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古城魅力。

(三)实行多元融资,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古城保护,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该县在自身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广开融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最大限度了解决了保护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一是财政引导。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在古城保护中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近年来,县财政投入到古城保护的资金达到2亿多元,撬动大量社会资金参与古城保护开发,极大地缓解了资金不足的困难。二是争跑专款。抽调专门力量,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十一五”以来,共争取到国家、省级文物保护经费和其他方面的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三是部门领办。将古城等多个文物单位的保护任务分解到30多个县直单位,促使了文蔚书院复建、城隍庙修复、玉皇阁城墙修复等10多个工程项目全面完成,累计投资达到3000多万元。四是社会参与。在坚持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方式参与古城保护。近年来,累计吸引社会各界投资达到10亿多元。同时,鼓励产权人对自有传统建筑进行抢救性修缮保护,县财政给予适当补贴,从而调动了产权人保护古建筑的积极性。

(四)强化古城宣传,注重课题研究。为进一步搞好古城保护工作,该县加大宣传研究工作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古城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一是请专家把脉。为了高标准搞好古城保护工作,该县先后邀请两院院士、著名规划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著名作家、文学家冯骥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教授王景慧以及国家建设部、文物局的知名专家学者来蔚县考察指导,出谋划策,既听取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又争取了国家相关部门对蔚县古城保护工作的支持。二是造宣传声势。以“名城在我心中”、“知我蔚州、爱我古城”等主题活动为载体,营造出人人爱古城、个个护古城的浓厚氛围。同时,《千年古县——蔚县》、《蔚州印象》、《京西明珠——蔚县》等专题片在央视播出后,引起了极大反响,进一步提升了蔚县古城的社会知名度。三是抓课题研究。该县专门成立了古城保护重点课题研究委员会,编撰了《蔚州古城》、《蔚县古戏楼》、《佛寺与蔚州传统文化》等多部专著,为古城保护提供了史料、奠定了基础。同时,蔚县古城独特的历史文化也被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列入教学研究基地。每逢寒暑假期,各大院校的莘莘学子陆续来到这里实习采风,成为全国古城文化研究工作的鲜活教材。

三、困难与问题

一是古城人口压力大。蔚县古城地势狭窄,空间较小,1.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居住人口达到1.8万人。加之古城区多数为平房,造成人口密度过大,远远超出了古城的承载力,给古城保护和改造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是修缮改造资金少。由于古城内古建筑较多,加之建筑物多以土坯和砖瓦房为主,修缮费用过高。近年来,尽管蔚县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古城改造和修缮,但依然不能满足改造需求。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古城保护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是基础设施水平低。受资金方面的影响,很多濒临损毁的建筑物及文化街区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已经修复的水平也不高。部分地段供水、排水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古城防火问题面临严重挑战。

四是整体改造效果差。古城改造缺乏必要的技术人才和专业施工队伍,特别是在“修旧如旧”和建筑工艺方面,难以达到恢复修建的效果和目的。部分建筑物改造以后不今不古、不伦不类,效果不佳。

五是管理手段不够高。一方面,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缺乏一个权威的、专门的机构从事古城的保护、修缮及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制度不够健全、工作缺乏依据、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导致管理水平不高。

四、对策与建议

(一)理顺体制,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应组建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下设专门的办公室,统一负责古城规划、设计、修缮、管理等具体工作;建立古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对古城保护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解决;建立专家咨询制度,聘请国内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顾问团,定期对古城保护进行论证、研讨和监督;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古城保护的管理体制、实施主体、部门职责及处罚措施全面提高管理效能。

(二)整体布局,建立科学管用的规划体系。在已有规划的基础上,坚持整体考虑,统一布局,加快完善古城防火规划以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的详细规划设计。进一步划定重点保护区,围绕名城用地性质、建筑高度以及风格、古城格局和古城轮廓线,突出“一城三关”的城市格局,强调古城和壶流河的关系,将“一城三关”划定为古城保护区;明确建设控制地段,保持古城风貌的完整性,保证古城整体格局和空间轮廓不被破坏;加强古城规划管理,保护好古寺庙、古楼塔、古民居、古城墙及其周围环境,严格控制这些重点范围的建设用地、建筑色彩和建筑高度,配备完善的供水、排水、供电、防火设施,提升古城区服务功能;继续加快新区规划建设,加快古城人口疏散进程,缓解古城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压力。

(三)深挖底蕴,建立修旧如旧的修缮体系。深厚的文化积累、独特的建筑遗风、原汁的风土人情,往往使居住其间或外来游览的人们睹物生情。因此,在修缮中,应注意最大限度地保持历史风貌。在古城轮廓线上,既要控制古城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高度,保证古城控制点的相对高度,又要适当控制古城区外建筑物的高度,保证古城的视觉通廊。在整体色彩上,应突出原有色彩,坚持以青灰色为主,特别是古民居更要以青砖灰瓦为主;在建筑高度上,应进行分级保护与更新,以一层和带阁楼的二层为主,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在建筑工艺上,应采取古、复古、创古等举措,将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导入不同的节点,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在材料选用上,应尽量多用一些能够体现原有街区风貌的旧材料,延续历史文脉;在队伍选择上,应该选用具有古建施工资质的队伍进行施工,防止出现破坏性修复的问题。

(四)广开渠道,建立社会参与的融资体系。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项高投入的公益性系统工程,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每年应按照财政收入比例,拿出一笔经费专项用于古城保护工作;把古城保护作为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编制、项目立项、资金安排、政策调节上给予充分考虑,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古城的保护、开发与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冠名、立碑、树传等方式,积极动员有实力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划要求对各类公益性古建筑进行修复;深挖内部潜力,采取政府补助、企业赞助、个人出资等方式,搞好古民居的保护修缮;统筹古城业态商业布局,确立文化旅游业的龙头地位,统筹安排吃住行游购娱,带动包括古玩、剪纸、演出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加收入,促进古城建设和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古城区蔚县古城
苏州古城区交通拥堵现状及优化措施分析
来蔚县过大年,品美食
浅析古城区七河镇红心猕猴桃的栽培种植技术
积极治理丽江市古城区农业面源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在蔚县过大年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蔚县青砂 匠心传承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安居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