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说起“要钱不要命”,让人不得不想到明代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即崇祯。
崇祯生在多事之秋,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很快就要打到北京城。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此时最需要的兵勇却一个人影儿也不见。急煞了的崇祯帝于一个月内连发三道“罪己诏”,同时急调各路大军勤王保驾。
然而,除了蓟镇总兵唐通引领了8000人到达京城之外,其余的任凭崇祯帝及城内文武百官望穿秋水,再也没有一个兵士露面。
勤王之军久召不到的原因,除了大顺军势力强大,重重设阻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军军饷严重匮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部队不能饿着肚子行军打仗哟。
国难当头,连京城也危在旦夕,在京城的官员及大户就赶紧出钱吧!为此崇祯还下了一道诏书,来了一个明码市价,纳银三万两为上等,晋封侯爵。其他数额捐资的也各有官位封赏。可就是没有人响应。
崇祯只好暗示皇后的父亲周奎先带头捐12万两银子,他捐了,别人不敢不捐。可周奎先心里有着自己的小九九,一个劲哭穷,愣是不向外拿银子。见此,深明大义的皇后暗中派人给父亲送去银子5000两,不料周奎先掂量一番后只捐出了3000两。
皇后对父亲颇有微词,为父的在私下却振振有词:“他做皇上的还死守住自己的‘内帑不放,我凭什么就该吃亏?”
他说这话也是有来由的。早在两个月前,大臣李明睿就曾苦劝过崇祯,让他拿出“内帑”补充军饷,先度过眼下的时艰再说。于当时这应该说是一种不二之策。可崇祯矢口咬定“内帑”已没有了钱。
3月19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入紫禁城,唐通那些每人只得到赏钱五钱的8000大兵望风而降。绝望的崇祯只得在景山一颗歪脖子树上以三尺白练上吊而死。
结果周奎先的白银52万两被大顺军抄出充公,“内帑”中被大顺军搜获走的银子更是多达3700万两。
要钱的人就是为了要命,没有命再多的钱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