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凤,王春霞
(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2249)
认知诗学文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以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为例
赵秀凤,王春霞
(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2249)
面对英美文学课程在我国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日益边缘化的现状,我们提出采用认知诗学教学模式以切实提高英美文学教学的效度,恢复英美文学的专业本体地位。本文介绍该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理论基础、实施步骤,并以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为例,展示具体的实施过程。本文最后总结该模式实施的效果和面临的挑战。
认知诗学;英美文学教学;意识流小说
面对英美文学课程在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日趋边缘化的现状,多名学者呼吁应该改革“文学史+选读”教学模式,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真正的文学阅读中获得审美乐趣,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从“学以致用”向“学以至知”的改变(虞建华,2010)。我们赞同这一观点,认为文学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让学生背诵文学常识,熟悉名篇的只言片语,或了解故事人物之间的纠结,终极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阅读文学的方法,与文学大师一起品味人生,领略文学艺术之美,净化和提升心灵。英美文学课应该以赏读为主,教师的职责是如何引导和关注学生的赏读过程,激活学生的个体主观性。这才是恢复英美文学的专业本体地位,实现英美文学高远目标的关键所在。对此,姜淑芹(2010)也在“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一文中阐述了相同的观点。姜文从认知诗学与文学教学理念之契合点入手,重点论述了认知诗学视野下与文学课程建设相关的宏观命题,阐明了基于认知诗学理念对传统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具体实施步骤和过程没有展开论述。本文结合具体文学文本,详细阐述认知诗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以期对英美文学教学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
借鉴认知诗学的研究思路,我们在近几年的文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采用认知诗学的理念,引领学生构建并体验文学语篇世界。本文重点介绍该模式实施的基本原则、理论依据及实施过程。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出发点是突破单纯的语言学理论生搬硬套的藩篱,切实结合文学教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促动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2.1 理论基础
该模式提出的基本理论依据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语言观包括:语言是基于应用的符号系统;语言的意义等于经验的概念化;语义的核心是识解。识解的要义是强调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即语言使用者可以运用多种不同方式来看待同一事件,识解方式的选择与概念主体的思维认知风格、社会文化语境、百科知识等因素密不可分(Langacker,1999;Talmy,2000;刘正光,2010)。基于上述语言观,我们有理由得出这样的推理:文学语篇交际是语言使用事件(有突出特征的事件),在该事件中,作者以故事外叙述者抑或以故事内人物的身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构建并识解虚构故事世界,并诉诸于外化的语言符号,引导读者利用各种认知图式、社会文化、百科知识进行还原性认知操作,重构作者所构建的故事世界。这一交际事件与日常语言交际的根本性不同在于其审美体验性:读者沿着语言路标探寻人物或叙述者的心理运作踪迹,获取窥视心灵之窗的快感,产生心灵的震撼与思想的碰撞。文学作家以艺术的眼光观察并塑造着虚拟的故事世界,以语言为媒介,运用艺术化的手法传达着独特的人生感悟。因此,文学赏读的过程不只是简单的信息获取过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体验故事世界、感悟人生的过程。
关注解读过程,提倡体验浸入式教学模式与认知诗学的研究路径和目标不谋而合。近年来以Tsur (2002,2008a,2008b,2008c)、Freeman(2006,2009)、Semino&Culpeper(2002)、Stockwell(2002)、Gavins&Steen(2003)为代表的认知诗学研究在认知语言学与文学语篇之间寻找着契合点,利用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概念隐喻、意象图式、语篇世界等基本理论阐释文学语篇的构建与交流,从跨学科的角度给文学语篇的解读注入新的活力。藉此,本文把所倡导的“认知诗学观照下的体验式教学”,简称为“认知诗学模式”。
2.2 基本原则
认知诗学教学模式是认知诗学研究范式在文学教学中的运用。尽管从“文学批评理论”观(Tsur,2002,2008a)到“文学阅读”观(Stockwell,2002,2007),再到“文学感知观”(Freeman,2006),认知诗学家对“认知诗学”的界定不尽相同,其核心命题是一致的:“借用认知科学的成果,运用相关的认知理论解读文学文本,探讨心智活动在阅读中的作用,是一种以文本为导向的阅读模式”(蒋勇军,2009: 23)。该阅读模式强调心智活动对语言选择、文本结构分析和理解的作用,对文学语篇的解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一种思考文学的方式”(Stockwell,2002:5)。那么,我们在教学中采用认知诗学看待文学的方式,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这一全新的角度去赏读文学作品,应该不失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于此,我们把认知诗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概括为“体验重构快乐”原则。文学话语同一切话语交际一样,是植根于人类普遍认知能力基础之上的,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因此,读者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运用基于感觉运动系统去感知和体验虚构文本世界,运用基于互动体验所形成的意象图式去重构作品中的意象,体会意象所附带的情感,就能够透过线性的抽象语言符号构建立体的文学全景画面,真实感受到文学艺术的美。基于这一基本原则,笔者认为恢复英美文学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王者地位的突破口,是实施基于体验的认知诗学教学,重视学生的解读过程,倡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文学语篇世界,获得审美快感,得以净化心灵,使学生热爱文学,真正实现文学的终极目标:至善至美。
3.1 “四步法”
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是引领学生不断调用、修订和完善心理模型的过程,把传统文学阅读模式中的文学手段、创作技巧、主题思想、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象征意义等一系列抽象的文学要素诉诸于立体的多维度空间感知的过程。这一过程类似于“破译”作者黑箱的过程,破译后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满足和快感。
从实施过程看,认知语言学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的介绍是模式实施的第一步。但是,对本科学生来讲,避免高深复杂的术语,用通俗的语言结合文学语篇(也可以是汉语语篇)例子讲解至关重要,以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次,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最好先从简单的讲起,如笔者发现从格式塔完型→偏离陌生化→意象→意象图式→概念隐喻这些理论,学生比较好接受,也能够举一反三。
在具体教学步骤上,经过反复试验,我们把该教学模式总结归纳为四个步骤:1)认知诗学理念导入:介绍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念、基本语言观,介绍认知诗学的基本方法;2)具体理论的引介:列举英汉语实例并加以阐释;3)理论对具体作品的阐释:启发引导学生利用理论分析作品中的部分章节或要素;4)个体解读体验的交流分享:组织全班有针对性的分组讨论,交流分享具体章节、段落的阅读感受。这四个步骤密切配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个体联想,激活想象,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以下我们以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为例,展示该模式的实施过程。
3.2 语篇世界和心理空间网络的架构
我们在向学生介绍读者的认知体验、百科知识、个体感悟对提高品读效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概述语篇世界理论及心理空间理论,引导学生在心理上构建关于语篇网状层级结构的心理地图,使学生们认识到文学语篇交流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携手创建语篇世界的过程,其中叙事视角的转移、人物聚焦的更替、意识流的切换都会引发亚文本世界的嵌入。语篇世界概念及其层级套置结构有助于从宏观上区别情节性故事世界和人物的情感意识世界。
从微观层面来说,心理空间理论对学生的体验过程具有更强的指导性作用。指导学生认识故事世界的物理时空是基础空间,即叙述者的现实空间。人物各种各样的感知、思想、回忆或想象构成层层相扣的嵌入空间,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立体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由物理时空构成的基础空间是其它一切子空间的起点和回归点(赵秀凤,2010)。在阅读该类小说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立足基础空间(即物理时空),追寻其子空间的框架结构,理清心理时空的运行脉络,就便于重构人物感知的过程,从而降低解读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向学生讲明,意识流小说以表现纷繁复杂的意识为主,全知叙述只是宏观框架,是意识的导火索而已。叙述和人物的意识之间、不同人物的意识之间、同一人物意识的不同层次之间频繁转换,而且往往没有“他想”、“他认为”这样的引导句以及引号等明确标识,这就要求读者充分发挥已有的认知能力,调用各类经验或知识图式,架构出心理空间网络。
(1)①She looked over her shoulder,at the town.②The lights were rippling and running as if they were drops of silver water held firm in a wind....③The lights of the town and of the harbor and of the boats seemed like a phantom net floating there to mark something which had sunk.
(To the Lighthouse:93;以下缩略为TL)
①中动词“looked”和第三人称主语“she”标明该句式在基础空间内叙述主人公拉姆齐夫人的观看动作。由“观看”行为产生“所见”结果是人类共有的普遍感知认知图式。在这一图式的作用下,当学生们读到②中的进行体“were ripp ling and running”时就会很容易地把这一视觉印象解读为拉姆齐夫人的视角和主观臆想,从而把“as if…”以及“seemed like…”理解为是故事世界内主人公的主观联想,把闪烁的灯光看作银色水滴以及幽灵网。就心理空间结构而言,as if和seemed like又开启一个隶属于拉姆齐夫人观察视角的虚拟类比空间,这样,整段就出现了双层嵌入结构。如图所示:
图1 例(1)双层嵌入空间构造
这是观察动作引发视觉和联想臆想的例子。“感诱发思”是人类共有的基础经验图式。除了观看动作外,其它感知活动,如听觉也是典型的诱发引子。意识流小说中广泛利用语篇世界内人物的有声话语激活在场人物的心理反应这一图式,表征人物的意识流动。巧妙地基于人类这一基础感知图式,叙述者得以在叙事与意识之间或不同意识之间频繁转换,而且切换自如(赵秀凤,2010)。如:
(2)①“Oh,Mr.Tansley,”she[Lily Briscoe]said,“do takeme to the Lighthouse with you.Ishould so love it.”
②She was telling lies,he could see.③She was saying what she did not mean to annoy him,for some reason.④She was laughing at him.(TL:117)
引导小句①以直接引语的形式清楚表明该句是故事世界内人物莉莉的有声话语,引导小句和引号开启一个直接引语子空间。该话语的对象是坦斯利先生,这一有声话语诱发他的心理评判,认识情态动词“could”和心理感知动词“see”以及过去进行体作为意识空间标记语,表明斜体部分为故事内在场人物坦斯利对莉莉话语真实性的猜想,属于嵌入在叙述基础空间内的他人话语引发的心理活动空间。
在意识流小说中,意识的交流和撞击比比皆是。读者需要在立足于基础空间的同时,利用语篇知识逐步积累形成关于人物或故事世界的心理表征。这是识别空间类型和层次,理清意识归属的前提。
我们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的构建既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世界知识和基本认知图式,又需要积极调用围绕人物性格、阅历、故事情节、认知风格等临时形成的个性化心理表征。以基础空间为基点,宏观框架结构与微观层级套置相结合,构建立体心理空间网络,这样就能够理清语篇延展脉络,思路随着时空的切换纵横驰骋,能够倾心聆听人与人之间无声的交流、争辩和对话,领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赵秀凤,2009a)。
3.3 聚焦意象的构建
引导学生通过构建心理空间掌握语篇结构之后,我们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聚焦人物各类意识中反复出现的意象,通过研究这些意象,并结合故事世界内人物的言行,可以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如在《到灯塔去》第一部分“窗”中,核心聚焦人物是拉姆齐夫人,读者通过她的眼睛、她的所思所想了解故事世界。我们借助语料库Wordsm ith统计软件,把“窗”中拉姆齐夫人聚焦语段中所出现的词频进行了统计,引导学生对这些意象进行归类。
表1 “窗”中拉姆齐夫人聚焦意象统计表
通过讨论,学生们把上述意象归纳为:花草树木、动物、光影、湖海(水)、颜色、天体星辰。我们引导学生们进一步归纳,他们发现所有这些反复出现的意象都属于“自然万物”的范畴,由此看出拉姆齐夫人意识中关注的焦点是“自然界”。结合这些意象出现的语句,学生们认识到在拉姆齐夫人的心理或意识中,人与自然万物不可分割,天人合一是最佳境界。这种与自然万物的认同感、合二为一感与其丈夫拉姆齐先生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她所代表的“和谐统一”的女性意识:整体的、诗意的认知方式,注重对世界精神层面的关怀,相信现实的点滴终能汇成永恒的整体(赵秀凤,2009b)。
可喜的是,学生们以此为参照,对拉姆齐先生的聚焦意象自主进行了统计归类,发现拉姆齐先生聚焦意识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意象是攀岩、高山、远航、探险,折射出他征服自然、创造秩序的理性主义心理倾向。藉此,学生们对其所体现的“征战、抗争”男性情怀及人与自然的“矛盾对抗”意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3.4 个性化概念隐喻的探究
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是向学生介绍概念隐喻理论,并带领学生纵向探寻不同人物如拉姆齐先生、拉姆齐夫人、莉莉所惯用的个性化的概念隐喻类型及分布规律,总结概括人物思维认知风格的差异。我们以拉姆齐夫人对世界的隐喻识解为例,引导学生提炼其认知风格。
正如Sem ino&Swindlehurst(1996)所说,就个体而言,一个或多个特定隐喻系统的使用反映了个性化的认知习惯以及了解和谈论世界的个性方式,即特定的思维风格。拉姆齐夫人在独处时常常把自己与周围自然事物融合在一起,感觉它们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在其意识中,这些无生命的事物就是自己的化身,她反复使用某些特定的个性化的概念隐喻构建自己对人生、情感、心灵及世界的认识。
在引用Lakoff&Johnson(1980)多个例子向学生介绍概念隐喻理论之后,我们引导学生集体研究选自《到灯塔去》的以下几组语句,要求总结各组背后的跨域映射规律。
(3a)…seemed to fold herself together,one petal closed in another,and the whole fabric fell in exhaustion upon itself...(TL:28)
(3b)whitening of the flowers and something grey in the leaves conspired together to rouse in her a feeling of anxiety.(TL:44)
(4a)She often felt she was nothing but a sponge sopped full of human emotions.(TL:24)
(4b)Beneath it is all dark,it is all spreading,itis unfathomably deep;but now and again we rise to the surface and that is what you see us by.(TL:45)
(5a)…as if there was an eddy-there-and one could be in it,or one could be out of it,and she was out of it.(TL:60)
(5b)…she felt,more and more strongly,outside that eddy….(TL:61)
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集思广益,最后在老师的启发下,他们找到了以上几组所隐含的隐喻规律。(3a,3b)传达的是HEART IS FLOWER(“心灵是花”)隐喻。这一隐喻在关涉拉姆齐夫人的语段中反复出现,如在丈夫遇到挫折,要求得到她的同情和安慰后,拉姆齐夫人感觉“好像一朵盛开之后的残花一般,一瓣紧贴着一瓣地皱缩了,整个躯体筋疲力尽地瘫软了。”她把自己的能量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丈夫,就如同失去精华的鲜花,只剩下一个躯壳。当她忧虑时,花朵变得苍白、叶瓣笼罩着灰黑的阴影。运用花瓣的闭合隐喻心情的起伏再次印证了拉姆齐夫人与自然界生命的认同与归一情怀。(4a,4b)传达的是EMOTION ISWATER(“情感是水”)隐喻。拉姆齐夫人把自己比作是海绵,而感情如同水一般存在于海绵的角角落落。当她感觉心情低落、不满时,就想到了海浪“沉闷地溅落”;(4b)说明拉姆齐夫人认为人的情感就如同汹涌的大海一般深不可测、无边无际,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不过是平静的海面。(5a,5b)隐含的概念隐喻是LIFE IS EDDY (“生活是漩涡”)。当身为女主人的拉姆齐为大家分汤的时候,她感觉到热腾腾的涡流——生活的漩涡,而她是分汤的人,并没卷入漩涡之中,因此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事实的真相。
可喜的是学生们还运用图表对这几个概念隐喻的跨域映射进行了展示讲解,而且,他们还结合多个语句自己总结出了另外几组反复出现的概念隐喻,如MOTHER IS THE LIGHTHOUSE、WORLD IS A DISH OF FRUIT、WINDOWOF SOUL IS WINDOWOF HOUSE等,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拉姆齐夫人性格及认知风格的认识。并且部分学生还专门寻找拉姆齐先生所惯用的隐喻识解方式,并把两者进行了对比。他们发现,在拉姆齐先生的意识中,运用最多的概念隐喻是LIFE IS BATTLE(人生是战场)。他把自己识解为一名勇士,恪尽职守、以身殉职,也在所不惜。如:
(6)…Who then could blame the leader of that forlorn party which after all has climbed high enough to see the waste of the years and the perishing of stars,is before death stiffens his limbs beyond the power ofmovement he does a little consciously raise his numbed fingers to his brow,and square his shoulders,so that when the search party comes they will find him dead at his post,the fine figure of a soldier?(TL:26)
与战场隐喻相关,拉姆齐先生还把人生隐喻为探险:LIFE IS EXPEDITION(人生就是探险)。如:
(7)…Qualities that in a desolate expedition across the icy solitudes of the Polar region would have made him the leader,the guide,the counselor…Yet he would not die lying down;he would find some crag of rock,and there,his eyes fixed on the storm,trying to the end to pierce the darkness,he would die standing.He would never reach R….(TL:48-49)
在拉姆齐先生看来,身为船长,他带领着自己的队伍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身为探险队长,他会义无反顾面对死亡。无论是死亡之谷、悬崖峭壁、波涛汹涌的大海,还是在雪花纷纷、云雾缭绕的山巅,他都不会妥协,而是用自己的坚强毅力和其它优秀素质战胜他们,即使知道最终的失败结局,也不会退缩而是站着死去。
对人生的隐喻识解如此迥异是导致拉姆齐夫妇不合的关键因素。正是因为拉姆齐先生的这种抗争、征战意识过于强烈,所以总是遭受挫折、失败,总是要向拉姆齐夫人寻求心灵的庇护、同情与安慰。也正是因为拉姆齐夫人的“和谐归一”意识才能使之在纷乱中创建秩序,在凌乱纷杂中建立和谐,才能把众多迥异之士凝聚在一起,并在死后仍能照耀着莉莉等人的心灵。
从构建语篇世界和心理空间的宏观和微观结构网络体系,到探寻聚焦人物意识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再到探究和构建不同人物个性化概念隐喻系统,学生们真正体会到阅读小说的过程似乎是层层拨开迷雾,勾勒隐性脉络的过程。学生们领悟到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穿越语言表层符号,探寻其背后的认知运行方式,心灵得以浸入文学世界,攫取文本所蕴含的艺术瑰宝,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快感和美感。
我们连续在三个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中运用上述认知诗学教学模式开展文学课教学,效果良好。很多学生反映该模式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学阅读的崭新道路,他们可以发挥自我主体性,去挖掘、探寻、提炼,从而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感。这一模式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体验型品读方法和视角,提高对英美文学的审美鉴赏力。
当然,这一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一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认知语言学有较深刻的理解,能够融会贯通地结合文学语篇实例给学生讲解。多数文学课老师习惯于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引领学生从认知的角度品读作品需要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提高。另外,这一模式具体实施起来,要求学生的投入很高,必须提前预习,课下阅读指定作品,课上分组讨论,当分析的作品是小说语篇时,比较费时。有些学生的投入和主动性较差,集体分析时往往不知所云,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最后,认知语言学的某些理论对于本科生来说有些深奥,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如此,我们相信通过努力提高师资、提炼教学内容、采取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跨学科的认知诗学引入文学教学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将终生受益。
[1]Freeman,M.The fall of the wall between literary studies and linguistics:Cognitive poetics[A].In G.Kristiansen et al.(eds.).Cognitive Linguistics: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6.
[2]Freeman,M.Minding:Feeling,Form,and Meaning in the Creation of Poetic Iconicity[A].In G.Brône&J.Vandaele(eds.).Cognitive Poetics:Goals,Gains,and Gaps[C].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009.
[3]Gavins,J.&C.Steen.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M].London:Routledge,2003.
[4]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5]Langacker,R.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9.
[6]Sem ino,E.&J.Culpeper.Cognitive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t Analysis[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2.
[7]Sem ino,E.&K.Swind lehurst.Metaphor and m ind style in Ken Kesey’s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J].Style,1996,(1):143-166.
[8]Stockwell,P.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dge,2002.
[9]Stockwell,P.Cognitive poetics and literary theory[J].Journal of Literary Theory,2007,(1):135 -152.
[10]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00.
[11]Tsur,R.Aspects of Cognitive Poetics[A].In E.Sem ino.&J.Culpeper(eds.).Cognitive Stylistics: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t Analysis[C].Amsterdam:John Benjam ins,2002.
[12]Tsur,R.Toward a Theory of Cognitive Poetics: Second,Expanded and Updated Edition[M].Brighton:Sussex Academ ic Press,2008a.
[13]Tsur,R.Cognitive poetics and speaking the unspeakable[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2008b,31(4):2-20.
[14]Tsur,R.Deixis in literature:What isn’t cognitive poetics?[J].Pragmatics and Cognition,2008c,16(1):119-150.
[15]Woolf,V.To the Lighthou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6]姜淑芹.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J].外国语文,2010,(5):118-121.
[17]蒋勇军.试论认知诗学研究的演进、现状与前景[J].外国语文,2009,(2):23-27.
[18]刘正光.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J].外语研究,2010,(1):8-14.
[19]虞建华.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两个走向”问题——兼及英美文学教学[J].中国外语,2010,(3):14-18.
[20]赵秀凤.心理空间理论视角下“投射”的结构与功能[J].外国语,2009a,(2):8-15.
[21]赵秀凤.意识的隐喻表征与合成——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的认知文体学分析[J].外国语文,2009b,(2):11-17.
[22]赵秀凤.意识流语篇中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的构建——认知诗学研究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7-11.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gnitive Poetical Approach to Teaching Literature: Taking the Teaching of To the Lighthouse as Exam p le
ZHAO Xiu-feng,WANG Chun-xi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To revive the courses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from marginalization,we propose adopting a new teaching approach with reference to cognitive poetics,labeled as a Teaching Model of Cognitive Poetics,which i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restoring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literature for cultivating qualified Englishmajors.After presenting the general principles,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teaching steps of themodel,this paper proceedswith specific exemplifications by taking VirginiaWoolf’s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 To the Lighthouse as a case implementation.It concludes with the overall effects and challenges of themodel.
Cognitive Poetics;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s
H319
A
1002-2643(2013)04-0054-06
2012-09-21
本文为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重点建设项目。
赵秀凤(1967-),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文体学、认知诗学。王春霞(1978-),女,汉族,河南焦作人,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