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实践平台探索

2013-06-21 09:03邓蕾蕾赵月玲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嵌入式科技

邓蕾蕾,赵月玲

(吉林农业大学 信息技术学院,长春 130118)

随着高等农业院校科技信息领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逐步形成,为在校的本科生创造一个个性化发展的独立创新平台已变为现实。高等农业院校着眼于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理念来建设创新实践共享平台,其优势和特色与工科院校相关专业有所不同,既存在共性又优势突出,将农业领域的前沿科技融入教学及创新实践,借助计算机物联网及嵌入式的技术支持,在多领域交叉融汇。

1 创新实践平台的背景支撑

(1)强化教学奠定创新基础。通过近年来在创新思路、教学授课环节以及教学督导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高等农业院校的信息相关专业逐步形成了以加强学科基础为根本,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探索精神为出发点,以理论实践研究为重点,贯穿本科教学个环节的理念。

自然科学相关专业注重建设学术团队、统筹教学和科研经费、关注本学科前沿发展变化的动态、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搭建。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探索,逐步形成理论实践与创新教育将结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培养动手能力强、创新水平高的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科学研究支撑。由于多项课题的支撑,使我们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速度极快。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使本学科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择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强调重视学生课堂教学,把理论教学环节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部分。大部分学校规定,有创新实践经验的教授必须亲自上讲台讲课,每年必须完成本科的相关教学工作。使本科生在课堂学习中接受全新的科研技术成果及专业理论知识。

教学现代化必须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物质基础和保证。第一是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授课中均采取多媒体教学、启发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第二是学校图书馆、院资料室拥有大量与学科创新和前沿知识相关的文献资料,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拓展性训练,扩展学习的范围;第三是建立创新实践教学网站,课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解答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2 学科专业支撑

基于当今科技与农业、科技与网络的紧密结合,农业院校信息化类专业的本科生的创新立体化实践平台需要引入物联网实现科技创新的目的。基础上的嵌入式应用系统,嵌入到物理对象中,给物理对象完整的物联界面。与物理参数相联的是前向通道的传感器接口;与物理对象相联的是后向通道的控制接口;实现人-物交互的是人机交互接口;实现物-物交互的是通信接口。

(1)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保证。教师是学生素质建设和培养的主要执行者,针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必须建设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应结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特长与学生创新实践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创新实践教育能力。第一是教师要培养大学生具有求真精神和意识。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要有求真务实的基本理念。求真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和依托,是一个大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指南,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求真精神的培养为前提和基础的。第二是大力提倡教师本人进修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师资的培养和建设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随着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和国家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创新实践技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2)采用多样化、有弹性的考核方式。创新实践活动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尤其需要公平公正的考核体系。在高校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各种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并要做到客观务实地评价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实践特长都能得到尊重、鼓励和发展,改变传统的“重视理论成绩,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观念,对于推进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创新实践教学条件支撑

(1)注重开拓学生学科视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前沿学科的了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影响到学生面对新技术的自信。嵌入式系统应用面之广,普及程度之高,发展速度之快,增值空间之大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物联网产业发展格局将由嵌入式系统来主导。物联网的世界将是嵌入式系统的天下。嵌入式系统智能终端产品目前只有1%连接网络,如果其他99%终端产品联起网来,其规模远远超过万亿级。嵌入式与物联网是密不可分的,物联网是嵌入式系统智能终端产品网络化的一种形式。嵌入式系统将推动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同样会使得嵌入式系统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2)强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实验室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实习的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且将科研与教学、科研与信息农业、科研与实践创新有机的结合,把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会贯通,建设培养创新动手能力强的实验教学基地。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研项目、案例分析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鼓励和引导他们走上创新之路。

(3)创新实践教育管理支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需要有相应管理制度的保障和监督,要创造和完善人才培养软硬兼通的环境,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必要的实践动手和创新的机会。高等农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实验室适当调整为创新实践中心,并配备指导教师,定期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无偿为学生提供经费和场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同时,相应建立创新督导组对学生的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创新教督导组由辅导学生科技活动的教师组成,创新实践团队负责人负责招募有科技创新意向的学生,并定期开展创新活动,同时不定期的聘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作报告。学生为主体的创新特色建设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创新特色

4 立足创新的科技实践活动

高等院校要采取具体措施来吸引部分教师和高学历人员参与创新活动。要建立合理的制度与奖励机制,为建立高水平的实践创新教学队伍提供人力及物力保障,充分调动创新实践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健全一整套合理的政策与奖励机制,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育的积极性,激励教师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学校要保证每年有相应的创新专项经费投入,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材料,为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做好物质保障。实践表明,要以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发现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科技创新活动成果档案,对参赛获奖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并且在学校范围内和学院范围内进行宣传,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同时,学校和学院建立起创新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及奖励办法,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等相关制度和监督措施。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5 结语

通过创新课题研究来优化学科建设,跟踪学术前沿,把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懂计算机知识、农业知识、工业知识、畜牧业知识、遥感知识、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等知识,又懂得管理和外交并与社会需求“无缝链接”的“多栖”创新立体化人才,去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人才流动、职业变更和新技术革命对人们提出的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解决学非所用、所学不能用、所学无法用并最终导致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压力,改变毕业生就业难的全国性难题。

[1]李曼.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若干问题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163-165.

[2]朱阁,杜惠英.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2(8):114-115.

[3]朱闻亚.基于“专业—就业—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2(3):79-82.

[4]许兆棠,张恒.创业技术储备与创新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与激励措施[J].中国冶金教育,2011(6):48-50.

[5]罗洪奔.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到创业的科研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2):60-64.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嵌入式科技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嵌入式软PLC在电镀生产流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地方农业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策略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