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艳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童话这个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浅显生动,富于幻想和夸张,多作拟人化描写,以适合儿童心理的方式反映自然和人生,达到教育的目的”。《现代汉语词典》对童话的定义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儿童文学辞典中这样描述:童话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童话一般描述的是虚拟的事物和非现实存在的境界,童话中出现的“人物”,是并非真实存在的假想形象,童话中叙述的故事,通常也是不可能发生的。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展开离奇的情节,营造浓烈的幻想氛围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
童话的概念在我国与西方国家是有所差别的,童话也并不专属于儿童文学。德语中的童话一词为M覿rchen,这个词的词根Maere在中高级德语中的意思是消息、信息,词尾chen是德语中表小的后缀。(Diminutiv zu mittelhochdeutsch Maere=Kunde,Bericht,Nachricht)童话是报道奇妙故事的散文。 在迈尔百科全书(Meyers Enzyklop覿disches Lexikon)中,童话被这样定义:最初是口头流传的故事,通过格林兄弟的搜集整理而流行起来,并被译为其他语言的文学作品。“durch die Sammlung der Brüder Grimm popul覿r gewordene, auch in andere Sprachen übernommene Bezeichnung fürursprünglich mündlich überliefertes Erz覿hlgut”(Meyers,1978:602)。 童话依靠口头流传,是一种古老的、在所有文化领域中出现的重要文体。除了口头流传的或匿名的民间童话外,童话还有另一种形式,即由作家创作的艺术童话。与传说Sage和传奇Legende不同的是,童话是自由创作的,童话中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是不确定的。尽管如此,传说和童话之间的界限也不总是很明确,两种文体有时会交叉。童话的特点是有充满形象力的元素出现,比如会说话的动物、巫师、巨人等。在德国,格林兄弟搜集的格林童话深深影响了童话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流逝,童话也被陆续搬上了舞台和荧幕。
要探讨童话在德语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就要了解童话在德语课上的应用。“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在德语课上应用童话呢?”如果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需要”,那我们现在就可以结束这篇文章了。当然,我们的回答是JA!(需要!)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符号传达思想感情。童话属于语言教学中最具特点和广泛性的一种作品形式,是德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选材,童话可以在不同阶段的德语课上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被广泛应用。通过童话,学生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可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童话还有其作品的潜在价值,童话可以对学生的精神发展和人格培养产生重要的意义,学生可以学到经验教训,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讨论和钻研。童话的篇幅一般都是短小精悍的,能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教师可以根据童话故事本身提出很多相应的问题和相关的练习,因此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故事、记忆词汇和语法知识。本文对于研究童话在德语教学中作用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分别是学习阶段(Niveaustufen)、学习方式(Sozialform)、娱乐价值(Unterhaltungswert)、应用领域(Umfang)。
童话在德语教学中是一种可以被广泛应用的文学选材。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应用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童话。在初级阶段(A1 und A2),学生可以用母语读童话,比如《格林童话》就已经被译成多种语言。用德语童话与母语童话进行对比和交流,会给学生学习带来乐趣。学生也可以根据童话的图片直接学习新词汇。
在中级德语学习阶段(B1 und B2),学生已经能够通过阅读来理解童话。他们能够分析,可以从童话中得到启发。另外,通过故事、图片、语音朗读,也可以学习新词汇。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思考故事的发展,可以续写故事。
在高级学习阶段(C1 und C2),教师应选择篇幅相对长一些、情节相对复杂一些的童话。像中级学习阶段那样,学生可以加深对童话的分析理解,也可以讨论这篇故事的学术背景、历史背景和政治背景。
德语课上有四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即教师讲授、单独学习、双人学习和小组学习 (Frontalunterricht, Einzelarbeit,Partnerarbeit und Gruppenarbeit)。对于每种学习方式,教师都备有结合教学目标的趣味练习。在教师讲授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先大声朗读故事,然后进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讨论。当学生读故事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单独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挑出新词汇促进对故事的理解,也可以先听一遍故事录音,泛听,达到对故事的了解,并锻炼听力能力。在双人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可以相互表达对故事的理解,相互提问,是否喜欢这个故事?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两个人可以反复地大声朗读故事,可以分角色朗读。在读完并理解了一篇故事以后,两个人还可以合作写一篇新的童话故事,分角色扮演或者朗读也可以在小组练习中发挥作用。在有多个成员的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得到对童话不同的理解,学生可以写一篇从现代的角度出发的童话,可以运用青少年的语言(Jugendsprache)、方言或者漫画。在多个成员的小组中,根据童话故事制作视频成为可能。如果时间充裕,则可以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整个故事或者故事中的一个场景。
人们总是对一个新奇的、有趣的故事更加印象深刻。那些经典的角色,如一只会说话的青蛙或者用剪刀剪掉大拇指的男人总是让人难忘。这就让学生更加容易地记忆这些故事中的格言或者语法规则。阅读童话带来乐趣,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如果一篇童话是押韵的,那么朗读起来就更加有趣和谐,可以对语音练习有帮助。童话具有趣味性、艺术性和愉悦性,它通过特有的方式愉悦读者的心灵,为语言学习创设生动直观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材料充满期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童话的篇幅常常是短小精悍的,这样是好还是不好呢?当然多数情况下是好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多种方式安排课堂时间。在读童话之前、之中、之后,都可以安排练习。续写童话总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学生可以将一些童话续写成两倍长,教师也可以将一篇故事分成部分发给学生,针对每个部分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故事的下一部分将发生什么?学生可以在读完童话之后自己编写故事。Elfchen(十一词小诗)可以应用在故事中,当然童话也可以作为课后练习和家庭作业。
总而言之,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使用哪种教学方式,童话对于德语教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童话可以一直陪伴学生成长。
[1]汉语大词典·第八卷[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1:392.
[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66.
[3]Meyers Enzyklopadisches Lexikon,(1978), Band 15,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 Mannheim, Wien,Zürich:Lexikonver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