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薇,杨 政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城市住宅高楼发展迅速,大批量标准化建设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新颖时尚的造型形成了现代住宅建筑的语言。但这样的建设不仅背离了传统,毫无地方特色,更使得传统的邻里关系、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逐渐消失,导致城市的“同质化”现象不断产生。我国建筑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尤其是对传统院落空间的传承与发展可以指导现代居住空间的规划设计,创造个性鲜明且具有“中国味儿”的居住空间。
我国的传统院落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北方地区的合院式和南方地区的天井式。北方合院式典型是北京四合院(图1),南方则是徽州民居最为典型。但两者都有某些特征和理念在现代住宅设计中,可以通过现代建筑技术手段得以传承与发扬。
首先,受儒家思想和封建权力意识的影响,北京四合院表现为“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基本布局形式,在院落空间中呈现出一定的主从关系与规律;其次,出于对私密性要求的考虑,在院落内设有照壁,形成空间的曲折变化,以达到隔绝视线的目的;再次,通过虚实空间的对比与过渡丰富空间形式的变化。倘若将房屋内部结构称为“实空间”,那么房屋围成的屋顶院落则为“虚空间”,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室内半室外空间,如檐廊、明轩、游廊等则谓之“过渡性空间”,使得院落整体避免了使用中的局限性,而院落的空间形式也得以丰富[1]。
第一,无内部使用空间的墙体。院墙、照壁、隔墙等均可作为无内部使用空间的墙体,既使院内外的人流交通得以分隔,又能使院内外的视线产生转折,从而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第二,有明确使用功能的围合。建筑立面、围墙、地面等构成了“围合要素”,其中建筑立面不但具有明确的使用功能,又可以作为院落的背景,对空间形态和意境产生一定影响。第三,非建筑界面。如植物、山石、碑亭等,是不以建筑形态作为院落围合界面的第三要素,虽不能成为主体,但同样能起到辅助的围合作用。
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与土地资源的日趋紧缺,目前在设计中已经不太可能再单纯地复制传统院落空间,且因为其过分强调领域感和私密性,与当代住宅更注重空间的共享性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在现代城市居住空间的设计中更加强调对传统院落内涵的继承。如可以将传统院落围合的概念重新定义,将其概念扩大化,并将其手法运用到小区环境的设计中(图2);或者在设计中表达对传统的记忆性,利用传统记忆特征的符号加上现代的技术手法重新诠释(图3);也有将院落空间的概念引入中庭、阳台等,从而弱化室内外的空间关系(图4)。
图2 泰州万泰国际花园 院落式社区
图3 北京观唐别墅 对传统符号重新诠释
图4 某住宅 阳台兼入户花园
与传统民居相似,新的院落也可以解读成家庭之间的缓冲空间,新的住宅中更为多样的缓冲空间,反映了这个时代更为丰富多彩的人际关系。理想的现代城市院落应该是私家庭院、公共庭院、公共楼顶庭院等为一体的立体式院落结构。
现代意义上的院落空间已不单是一个家庭内部空间,同时也属于一个集合体的公共空间。其相对于小区内的组团是外部空间,是居民的公共庭院;相对于城市和整个居住区而言是内部空间。组团内的院落空间有较强的归属感和领域感,是人们娱乐休闲、邻里相互交流的场所。它有较明确的空间界定,是一种有效的围合,但空间形式并不闭合,空间可视作建筑的延伸,或作前景,或为衬托,或成视觉焦点,每一个限定的开放空间与相邻的空间和构筑物都形成不可分割的完整的实体。
私家院落是现代人的价值居住的体现,不仅具有开放的空间,同时还有闭门后自我的所在,又是家庭的会所,人群被住宅分散到各个楼宇蜂巢单元,家庭又被户型功能单元分割到不同空间。而空中院落将在建筑分割的现实基础上,为家庭提供一个更多的团聚休闲娱乐的空间。
然而现代城市邻里之间关系冷漠,缺少交流,居住空间几乎全是正式的礼仪空间,这种居住模式将传统的人文交流空间生硬地割断,空中院落的出现将在入户花园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使人愿意停留的空间,不但将室内室外空间自然过渡,模糊空间性质的界限,还能在为人们提供棋牌娱乐空间的同时遍植花草,呼吸泥土的气息,看晨昏日落。
继承传统的院落住宅,需要综合考虑我国的国情,不能简单重复传统形式,而是提炼出传统院落建筑的文化符号结合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同时构置出现代院落。在设计中便是表现在把传统院落的文化符号加以抽象,运用现代建筑语言将之翻译,形成全新的中国现代建筑语境,让传统院落的强大生命力根植于现代的居住模式中,因此我们更要赋之生命,而不仅仅是复兴现代院落,要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城市和生活的一部分[2]。
“水平院落”的基本单元一般由几组多层住宅通过围合而成(图5),具有明显的领域界限,理想的水平院落应能满足每个院落单元设一个出入口,院内设置休息娱乐场地,规模不宜太大,若将住宅底层局部架空,除停车外,还可以为邻里之间的交流提供场所,使室外活动场地得以延伸。
水平院落所带来的新生活是小尺度高密度和亲近行人的建筑空间,院落的形式具有传统特色,住宅的风格更多地采用了体现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建筑形式。中国小院是中国民居的基本形态和重要胎记。如万科第五园(图6),在空间处理、建筑开合上,吸收了岭南民居的优点,突出院落设计,通过街坊——街巷——大院小院内院的空间层次的过渡,将开放空间与现代建筑的私密空间有效沟通,讲究邻里关系,传承江南民居的院落精神。注重倡导回归城市中心的设计理念,营造人性化、多样化、有归属感的城市生活氛围;在设计手法上较注重对传统院落的复原与保护,强调传统院落的完型特征,同时结合现代居住小区模式,力求创造以人为本、充满个性的现代院落社区。
图5 水平院落
垂直院落是将传统院落形式的空间固有要素进行打碎和分解,按照现在的居住模式和空间构成原则重新组合各要素,形成的新的空间秩序,以满足现在的功能需求。这种新秩序既使文脉得以传承,又充分体现了现代的思维和观念。
人们精神上对传统的回归和依恋是垂直院落所关注的,同时又力求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时代特征,主要应用于高层住宅中。如王澍先生设计的杭州钱江时代(图7)。2座板式和4座点式住宅,使整个立面呈似断又连的状态,就像把传统的宅院平贴后立起来——将城市的平面结构转化成立面,看似一座江南城镇的局部水平切片被直接竖立起来。居住其中的每一户无论住在哪一楼层,都有前院后院,每个院子都栽植了茂盛的植物,同时还为一半住户设计了配有滴灌系统的种植地。这种自由的园艺活动的植入不单是让城市住户凭借植物重建院落的归属感更是在提倡一种正在消逝的生活方式。因此,垂直院落隐喻着一条垂直立体的传统街道与单元院落的组合与重构,它是在传统院落抽象再现的基础上,让居民处于一种在意念中与传统进行讨论的状态。
新的院落住宅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丰富了日趋“同质化”的当代住宅的空间构成形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另外还有着极高的人文价值。目前中国家庭单元规模日趋缩小,城市生活成本却日益攀高,致使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增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沟通,尤其是老年人与子女之间。院落的复兴无疑扩大了公共活动的区间,为增进家庭成员的交流提供了可能,同时也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间,使休闲时间能得以更加充分的利用。
院落反映的是一种居住观念,表达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我们继承与发扬的将不仅仅是院落,更是精神与文化向断裂的文明所做的抗争。
[1]周延.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的“古为今用”——传统院落空间布局在当代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 2008,(7):124-125.
[2]李晓锋,周均清.城市院落居住[J].住宅科技,2006,(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