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强,李正兴 (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呼吸科,四川 中江 618100)
多索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疗效观察
蒋国强,李正兴 (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呼吸科,四川 中江 618100)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在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奇数组作为对照组,偶数组作为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动脉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29/32)、81.25%(2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P<0.05);观察组在提高PaO2及降低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安全有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多索茶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氨茶碱;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临床表现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现进行性发展,是一类多发于老年患者,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COPD在急性发作期,因冷空气及细菌、病毒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近几年来,我院自2011年8月开始采用多索茶碱静脉滴注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2]。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登记、编号,偶数组作为观察组,奇数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7~74岁,平均(61.7±14.2)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48~73岁,平均(60.9±13.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①处于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无明显的心、肝、肾等部位病变;②发作过程中未曾服用茶碱类、胆碱类、嘌呤类以及类固醇类药物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患者均在常规抗感染、祛痰、吸氧、改善患者通气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250 mg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氨茶碱250 mg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7~10 d为1个疗程。对氨茶碱的浓度进行定期的检测,在15~20 μg/ml范围内。记录两组患者的咳嗽、喘息、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对动脉血气值进行治疗前后的监测。
1.4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喘息、咳嗽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日常生活恢复,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显著性减少;②好转:喘息、咳嗽症状减轻,不影响日常生活,肺部哮鸣音减少程度低;③无效:喘息、咳嗽症状临床无缓解甚至加重,肺部哮鸣音未减少甚至增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对两组患者资料的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1或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29/32)、81.25%(2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值分析变化比较:观察组在提高PaO2及降低PaCO2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值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值变化比较(±s)
组别 例数 动脉氧分压(mm Hg)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mmHg)治疗前32 48.4±1.6 63.1±1.4 63.8±3.7 45.3±1.5对照组 32 48.9±1.4 56.2±1.6 63.2±3.2 54.0±2.3 t值 1.48 1.03 P值 <0.01 <0.0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恶心、呕吐的症状,停药后症状迅速得到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2/32);对照组中出现6例不良反应患者,其中有3例患者心动过速,1例患者食欲明显下降,2例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症状。6例患者经临床处理后有明显的好转。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6/32),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1,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春冬季节,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多表现为呼吸道平滑肌的可逆性痉挛,随着气道炎性反应的深入,肺通气功能出现严重的障碍[3]。因此,解除患者呼吸道的痉挛是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COPD治疗的手段主要包括控制感染、氧气疗法、戒烟、呼吸兴奋剂及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等[4]。
茶碱类药物自临床应用于COPD患者,因该药物代谢的不稳定性、不良反应较大,治疗范围较窄,静脉滴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限制。多索茶碱是一种新型的甲基黄嘌呤类衍生物,是在氨茶碱分子结构的N-7位增加了3-二氧戊环结构,因此可以通过:①抑制多种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的释放;②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通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5],减轻平滑肌的痉挛等多种途径达到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解除呼吸道痉挛的临床疗效。多索茶碱对患者肺外以及其他系统的腺苷受体亲和力为茶碱的1/10,因此对中枢、胃肠道以及心血管等肺外系统的损伤性较小。对于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与氨茶碱比较强10~15倍,同时抑制各种炎性介质、控制气道炎性反应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6]。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多索茶碱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肺功能以及血气值等与氨茶碱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上述可知,多索茶碱在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药效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是一类替代氨茶碱的治疗COPD的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1]曹春强.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80例疗效对比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2009,2(19):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25(6):453.
[3]杨雨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3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135.
[4]梁永才.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494.
[5]陈 巍.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2012,32(4):33.
[6]杨 瑾.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8):287.
2012-08-30 编校: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