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霞
广东省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医院,广东 深圳 518055
回结肠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及内镜特征比较研究
韦 霞
广东省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医院,广东 深圳 518055
目的:分析比较回结肠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及内镜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照。方法:以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经治疗的所有回结肠克罗恩病(CD)患者,为CD组(20例);同期23例肠结核(ITB)患者为ITB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内镜镜下特点及内镜病理特征。结果:两组病例临床表现均为发热、腹痛、大便改变等症状,但CD组腹泻、血便多见。内镜及内镜病理:裂隙状、纵行溃疡、铺路石样改变、鹅卵石征、肠系膜淋巴结肿,CD组高于ITB组;肠腔狭窄、充血水肿、环形溃疡ITB组高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与ITB临床表现相似,易误诊,内镜及内镜病理可有效鉴别两病。
回结肠;克罗恩病;肠结核;内镜;病理
回结肠克罗恩病(CD)与肠结核(ITB)在临床及组织学表现有部分重叠,但是,两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完全不同,若误诊则会延误病情,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要实现两病针对性治疗,必须对两病进行准确诊断。对比分析CD患者与ITB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下特点及病理表现,为临床诊断与鉴别提供有效依据。
1.1 一般资料 以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治疗的所有20例CD患者为CD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15例(75.0%)来自城市,5例(25.0%)来自农村;平均年龄为(37.44.3)岁。同期收治的所有ITB患者23例为ITB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7.94.6)岁。17例(73.9%)来自农村,6例(26.1%)来自城市,两组在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同)。城乡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下同),有地域分析意义。
1.2 入组标准 20例CD患者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提出的相关诊断标准;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有明显好转,为病理确诊。23例ITB患者此病为病理确诊,即为经肠黏膜活检或术后见干酪样坏死性上皮肉芽肿;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痊愈,肠镜复查原活性溃疡及结节样病变消失,或基本消失,且经长期观察,无复发。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体征、内镜下特点、内镜病理。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比较 两组临床均表现为腹痛、大便改变、发热、消瘦,无统计学差异性。CD组腹泻、血便较ITB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CD组与ITB组临床表现、体征比较[n(%)]
2.2 两组既往合并肺结核病史比较 CD组合并肺结核2例;ITB组合并肺结核7例,合并腹腔结核3例。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
2.3 两组内镜下特点比较 经肠镜检查,两组均可见假性息肉及糜烂。CD组多见裂隙状、纵行溃疡、铺路石样改变、鹅卵石征,ITB组内镜主要表现为肠腔狭窄、充血水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两组内镜病理特征比较 CD组多见裂缝状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ITB多见环形溃疡。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见表2。
表2 CD组与ITB组内镜下特点、内镜病理表现比较[n(%)]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且具有非特异性的透壁性炎症,病变呈阶段性,其中以末端回肠常见,其次为结肠及肛门病变,本文中CD发生于回肠53.2%、结肠33.6%;肠结核(ITB)其引起多与人型结核杆菌有关,结核杆菌通过肠道感染、血行及邻近结核病灶传播,其多发于回盲部位,其次为结肠、空肠、阑尾等,本文中回盲部位55.2%、结肠42.5%。两者在临床及内镜下表现非常相似,但是其病理机制、治疗方法均不同,因此准确诊断两病受到临床重视。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发生率差别不大,这与以往相关研究存在一定差异,这也许因选择范围较小有关,需在后期研究中扩大选择范围,且要以年龄差别较大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以确定疾病发生与年龄段之间的关系;两组城乡差异上显著,这可能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有关,而这也是相关研究中地域方面影响因素的重要发现,可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照,但要进一步核实此因素,还需以大量研究对象为支持。两组所有患者表现为腹痛、发热、便秘等症状,但CD组多有腹泻、血便情况,这与以往的调查结果吻合,提示其对两种疾病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合并肺结核、合并腹腔结核发生率近30%,发生率较高,证明呼吸道结核、腹腔结核可引发肠结核感染,对肠结核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内镜下特点及内镜病理显示,CD组呈阶段性改变、出现纵行、裂隙状溃疡等,这与以往研究一致,可进一步为CD诊断提供依据;ITB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肠腔狭窄,与报道结果不一致,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研究予以确认。
因此,内镜及内镜病理是鉴别诊断CD与ITB的重要依据。
[1]邹宁,吕红,钱家鸣.克罗恩病与原发性肠道淋巴瘤临床表现的异同[J].中华消化杂志,2004,(06):364-367.
[2]杨雪松,张蕾,石雪迎,张云莉,吕愈敏.克罗恩病的诊疗现状及临床、病理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8(04):407-410.
[3]缪应雷,欧阳钦,陈岱云,普苹.内镜及病理学检查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19(01):9-12.
[4]叶琳,陈掌珠,刘斌,何萍.40例肠结核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09):563-564.
R574
A
1007-8517(2013)19-0034-01
201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