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江苏 泗洪 223900
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朱海燕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江苏 泗洪 22390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腹腔镜手术分为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组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全麻组 (P<0.05)。麻醉前、气腹后20min、放气后10min的BP、HR、SpO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组用于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值得探讨。
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全麻;妇科腹腔镜
妇科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盆腔粘连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1],其麻醉方法也不尽相同。目前临床主要应用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故对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ASAI-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年龄25~50岁,体重45~70kg,其中异位妊娠20例,卵巢肿瘤20例。术前均无重要脏器病患,无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禁忌症。将患者随机分为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两组各20例。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食,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持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
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组:选取L3-4或L2-3行腰椎穿刺 (针内针法),穿刺成功后予以0.5%布比卡因2~3m l,硬膜外向上置管后平卧,调节体位控制麻醉平面在T6左右,气腹前给予杜氟合剂1/2~1/3静脉注射,静滴0.1%异丙酚使患者入睡,减轻气腹引起的不适,术中面罩持续吸氧。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麻醉诱导为咪达唑仑0.02~0.04mg/Kg,异丙酚1.5~2mg/Kg,芬太尼2~4ug/Kg,阿曲库铵0.8~1.0 mg/Kg或顺苯阿曲库铵0.15~0.2 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行控制呼吸,通气参数设置为潮气量8~10m l/Kg,呼吸频率12~14次/分钟,吸气呼气比1∶1.5~2,术中持续静滴或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于麻醉前、气腹后20min,放气后10min,监测并记录血压[包括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率、SpO2并记录术后清醒时间。
两组麻醉前、气腹后20min,放气后10min时的BP、HR、SpO2和术后清醒时间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清醒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清醒时间比较 (±S)
注释:*与全麻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指标 麻醉前 气腹后20min 放气后10min 术后清醒时间(min)115.1±4.0 116.3±4.5 114.1±5.6 DBp(mmHg) 73.4±3.5 74.5±3.6 73.6±4.1 20.8±6.3全麻组 HR(次/分) 81.0±2.2 82.5±7.2 81.3±4.7 SpO2(%) 98.5±0.2 98.1±0.4 98.4±0.3腰-腰椎硬膜 20 SBp(mmHg) 115.1±4.0 115.3±3.7 116.1±4.0外麻醉复合 DBp(mmHg) 75.2±3.6 74.6±4.8 74.2±4.9 7.1±2.5*静脉麻醉组 HR(次/分) 80.5±2.8 81.4±3.2 80.1±4.5 SpO2(%)20 SBp(mmHg)97.7±0.5 98.8±0.3 98.4±0.3
因腹腔镜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2]。但因是在气腹状态下及手术过程中的特殊体位,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出现腹腔内压增高、膈肌上升、气道压增加及二氧化碳吸收至高碳酸血症等不良影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保证了良好的通气,麻醉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因妇科手术部位低,患者大部分一般情况好,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及全麻费用较高等问题,我科选用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的方式并与全麻进行比较,以评估其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
通过对照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发现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20min、放气后10min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探讨。
[1]刘雪秋.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临床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78.
[2]夏恩立.妇科内镜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8.
R614
A
1007-8517(2013)20-0047-01
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