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宴斌,汪保孝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浙江 杭州 311100)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群,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给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造成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导致血栓在局部形成,加重了动脉狭窄而阻塞,使脑组织受到破坏、缺氧甚至坏死,并出现神经功能障碍[2]。醒脑静注射液为中药制剂,可通过血液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脑水肿减轻,颅内压降低,脑部缺氧得到改善,使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昏迷时间缩短,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我院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均经脑CT检查确诊,诊断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外科学会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脑出血、重症糖尿病、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发病时间均在24 h以内。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38~74岁;临床分型为轻型28例,中型31例,重型41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3±4.6)岁;临床分型为轻型14例,中型15例,重型21例。治疗组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1±4.2)岁;临床分型为轻型 14例,中型16例,重型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抗凝、降颅压、降血压、降纤、改善脑循环代谢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120610,规格10 mL×1支)20 mL,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两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神志清楚,肌力水平恢复至2级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肌力水平恢复至1级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X±s表示,两组比较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在治疗的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血电解质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n=50)
机体脑部缺氧或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局限性脑软化被称为脑梗死,临床上可分为栓塞性脑梗死、血栓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5]。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等。脑梗死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心肌梗死、肾功能障碍、继发性癫痫、应激性溃疡和老年痴呆等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脑梗死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脑部供血动脉阻塞并伴有出血,起病急、发病率高、致残和致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溶纤、降纤等治疗,但疗效不佳[6]。
祖国医学认为,脑梗死属“中风”范畴,发病机制主要为气血逆乱、痰瘀热结、痰浊蒙窍,主要病因为风、火、痰、虚、瘀上犯至脑部,导致脑脉痹阻,故治疗原则为祛邪,主要措施为清热解毒、开窍醒神、行气化痰、祛痕通络[7]。醒脑静注射液由郁金、栀子、冰片和麝香等组方,基本成分为安宫牛黄丸,具有醒脑、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开窍的功效,可改善脑部供血、保护脑部受损神经元、减轻脑部水肿,还可改善机体脑部微循环、增强脑部质细胞耐缺氧能力、抵抗血小板聚集,并使钙离子内流受到抑制,扩张血管,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降低,清除血管内的氧自由基,减轻脑部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物的增多而使血黏度降低,从而保护神经细胞[8]。
本研究结果显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1]苑 媛.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1):367-368.
[2]赵 巍.醒脑静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切[J].首都医药,2009(12):52.
[3]许风雷,高丽霞,吴泰相,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7):549-565.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80.
[5]杨 朴,王 升,芮浩淼.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3):49-50.
[6]杨正志,孙延康,田明达.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9,41(7):33 -34.
[7]王 峰.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4):4362 -4363.
[8]吕心阳,郭太林.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30例[J].福建中医药,2006,3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