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
【摘要】 教学有效性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核心问题。本文将关注的视角定位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从有效教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并对提升策略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有效性 影响因素 提升策略
1.有效教学的概念
学术界对有效教学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解读,笔者最认同的是: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三个"有"可作为有效教学的主要判定依据。具体解读为:有效果--学生的进步、发展;有效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即低投入高产出;有效益--知识与态度的统一。即让学生不仅会学,也能树立乐学态度。
2.影响因素
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影响有效教学最主要的因素有四个: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笔者确定了从学生因素着手,寻找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的方向。通过研究和实践,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提升策略。
3.提升策略
3.1 探寻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调查、分析、实践、研究,笔者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不能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采用的教学模式不是很适合学生的高效学习。很多课堂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教学,教师的观念一定转变,教学模式必须要革新。我们的着眼点必须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笔者认为以适合的问题为贯穿全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以教师组织、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有益于有效教学的开展。
3.2 采用合适的教学组织策略——实施分层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难于取得理想效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学科基础参差不齐,整齐划一的教法不能使所有学生都有兴趣、都有收获,基于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法的组织策略比较适合。教师应先在课前对学生的学科基础进行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均衡分组,实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课堂任务的设计也要注意层次性。设置高中低三档题目,使全体学生都能树立学习的信心;评价也要分层次,个性化,因材施评,以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3 注重教学策略的优化——抓好三环节
笔者认为,确保有效教学的策略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而应抓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交流三个环节。
3.3.1 课前准备的有效
课前准备的有效体现在:吃透教材,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了解学情,依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设计,利用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任务设计,力求生活化,让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感受学科知识的价值。
3.3.2 课堂组织的有效
良好的课堂组织策略主要可以包括教学策略和辅助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主要指的是教师的讲解策略、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和设计提问等策略;辅助教学策略主要指创设课堂环境策略、激励式评价策略等,实践证明,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和实际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
3.3.3 课后交流的有效
学习的过程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延伸至课堂外,全面提升学生的培养素养。在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课下的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集、分析、整理,加以完成。而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对学生的进展情况、问题疑难进行了解、帮助。如利用电子、聊天工具、博客、BBS论坛、校园网等都是很有效的交流方式。
诚然,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笔者选择的说从学生角度入手,探究提升策略。研究成果还不是很成熟。但笔者相信,只要一线教师能基于课堂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对策、改善教学效果,我们的教学就会是更有效的教学,也必是让学生更有收获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