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军
【摘要】 初中升学考试迫在眉睫,九年级教师要做到未雨绸缪、高瞻远瞩,有效地开展中考复习工作。物理科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纵"与"横"的相互联系,某一知识点可能是为另一知识点的引桥铺路,而另一知识点往往又是前一知识点的深化与延伸。复习时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又要梳理初中物理知识结构,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知识网络。使整个复习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实效性。
【关键词】 初中 物理 复习
对于有着纵横相连、错综复杂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在短短两三个月的复习时间里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并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应用,这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何全面地、有效地进行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制订总复习计划
凡是有预则成,无预则废,这里的"预"是指事前计划,所以一个好的复习计划就是成功了一半,计划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轮复习(四周时间):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但在考查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的特点和模式。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常识,对基本物理概念、公式、单位的应用,对物理学史重大发现的理解。这类试题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教材,基本按教材重现。所以第一轮复习的成败就是关键。
第二论复习(六周时间):专题复习、综合训练以求提高。物理知识纵横交错、多而又繁,虽然有章可循,但也容易记错、记漏、记混。因此,在上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初中物理知识进一步分类、提高。复习时既要分类又要综合,纵横联系由点成线编织知识网络。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归纳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第二轮复习是能否提高的关键。
第三轮复习(两周时间):综合模拟、适应性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主要是为了调节考生心理,增强考生自主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以便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考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所以第三轮复习是在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最后一环,尤其重要。
2.正确处理教材与资料的选择
复习资料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通过加工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总复习阶段,应该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方面来考虑。要指导学生把相关各章节中零散的、单一的知识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将已学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分类列表或框图方法把物理知识串成线、连成网,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从现象到本质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进一步辨别要领、概念、公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去把握教材。在处理教材时,可以按以下几点进行专题分类。
2.1 按照知识点
可以将初中物理分为力、热、声、光、电等板块,用知识树状的形式把每个板块涉及的内容展现出来,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样将助于同学们将第一轮复习的零碎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弄清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建立由点到面的知识网络。
2.2 按照中考题目类型
可以分为选择、填空、实验研究(包括操作实验)、计算、信息综合等专题,进行专门练习,体会每种题型常见解题方法,使复习纵横交错,既练习了解题技巧,又能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另外平时要注意观察社会或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因为这些热点常常也是中考的热点。
2.3 通过对某些特殊知识点
深挖细究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来复习,以达到对某一类特殊知识点的融合、深化。例如电学中的滑动变阻器,是"探究欧姆定律" 、"测定小灯泡上的电阻"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等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器。可以总结滑动变阻器在每个实验中的用途,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对电学实验的理解。又例如通过"密度的测量"将"质量" 、"浮力" 、"二力平衡"、"杠杆平衡原理"等力学知识贯穿起来,还可以将力学中测量仪器的使用进行归纳和总结。
3.正确处理物理实验与总复习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纵观各地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物理实验题的分数约占总分的20%左右,有些实验知识还渗透在其它题型中,这些题目多数源于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既考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又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水平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物理总复习要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的复习,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仪器和测量工具的应用。二是要使学生弄清各种物理量的测量的方法。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以致用",任何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加深了解和熟练掌握,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应用物理知识型的问题增多,所以,物理总复习就更要注意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善于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益。
4.注重方法指导,纠正不良习惯,挖掘学生最大潜能
从平时考试情况看,学生的失分原因,除基础不扎实,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如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运算错误,马虎不规范等原因而造成一些基础题黄金分的丢失。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训练时,采取一些措施,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如要求学生在任何练习中要做到:能做的会做的题一定要一次性做对,一旦发现失误,及时面谈,指导方法;在试题订正中,要求错误答案保留在卷面上,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说明理由;在复习练习中,全面用笔算,以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不断渗透各种题型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等,把不良习惯纠正过来,挖掘其最大潜能,把失误降低到最小限度。
5.因材施教,正确处理"双基"与"提高"的关系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基石,应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和创新,所以,在复习时要认真加强"双基"的复习力度,营造能培养学生素质的氛围和空间,具体地讲要注意一下几点:
5.1 重视物理过程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复习时,我们要把功夫下在"过程"上,帮助学生弥补过程差异,把知识形成过程涵和外延逐一引发出来,让学生自己清查整理。
5.2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技能、技巧的训练
这种训练不是的内知识的简单重复应用,而是要选择特定的典型习题来训练,在抓好"双基"训练的同时又要着眼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形成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5.3 重视课内外的密切联系
在复习教学时要把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力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觉复习的潜能,不断提高复习的效果。
6.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在"精"字上下功夫
不管什么课都离不开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如何把讲与练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讲"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满堂灌"的一讲到底,更不能放任自流的只教学生"练",可以边讲变练,也可以先讲后练。
讲要"精"讲,精讲不是少讲,而是要教师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把握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难点,抓住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效果。不仅要讲清基本的物理概念的规律,还要讲清解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要充分利用"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一题多联" 来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能力。
练要"精"练,避免高"题海战"。要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按照大纲要求和考试说明精编习题,所编习题要有代表性,达到复习的内容习题化,巩固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必要的练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通过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总结出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试能力。
总之,复习的成效率对中考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只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时间和空间上做好计划,教材处理和模式方法上讲究科学,初中物理总复习一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景淑娟:《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初探》
[2] 明小勇:《浅谈初中物理总复习的策略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