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芳萍
摘 要:社会工作常常强调“人在情境中”的思维方式,要求把人们所遇到的问题与环境结合起来进行剖析。系统理论中“整体”的概念也要求把人和其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并作为一个统一体看待,与“人在情境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图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社区工作的具体实践,来阐述系统理论在我国社区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系统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社区工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98-02
前言
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是最晚被接受、认可为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社区在各个国家的功能逐渐凸显,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经济危机之后,社区在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工作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我国,作为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社区工作的开展历程还比较短暂,也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才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目前,在我国从事社区工作的工作者大部分是街道、居委专员或是民政专干,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没有学习社会工作专业,也没有经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训练,或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进行过简单的社会工作理论培训。因此,他们在工作中仍然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也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系统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理论之一,其本身也融合了一部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本文尝试将该理论应用于我国的社区工作中,希望能对我们当前的社区工作能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系统理论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少数综合的、以社会学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理论之一。理解系统理论,首先要先了解系统的含义,所谓的系统,是指根据相同的功能形成的一个整体,而非根据部分的物理特性来划分。系统是一个稳定的、处理信息的集合体,并由众多阶层有序、彼此相关联的反馈循环所组成。社会工作中系统的观念源自vonBertalanffy的一般系统理论。这一生物学理论主张所有机体都是系统,各个系统由不同的亚系统组成并相应地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因此,个人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而作为生物体的个人本身又由流通系统和细胞组成,流通系统和细胞由原子构成,相应的原子由更小的物质构成,由此类推。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ecosystemstheory)是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简称生态系统理论(ecosystemstheory),是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之间各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同时,它注重把人放在环境系统中加以考察,注意描述人的生态系统是如何与人相互作用并影响人行为的,从而揭示家庭、社会系统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三种,即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指处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独立个人;中观系统是指小规模的群体,包括家庭、工作单位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则是指比小规模群体更大的社会系统,包括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人的这三种系统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情境中,个人行为会受到家庭成员及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人工作团体、人际交往群体的影响;反之,个人行为对于这些系统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都是在社区或文化的大环境中所产生的,也会影响大环境的变迁和发展。
系统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与其他理论如心理动力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等有所不同,这些理论注重的是从个人自身角度出发,应对的只是人或社会行为的部分要素,忽略了其所在的具体环境。系统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其对“整体”的应对,它以一种整合的视角,不仅看到个人自身的系统,同时也看到与个人所联系的周边环境的其他系统。它是整体性的,用整合的方法为个人、小组和社区服务,而非强调任何特定的介入方法,因此,在应用中有其独特优越性,并提醒工作者面对实现同样的目标时,应考虑多种可能性及替代方式。
二、社区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社区工作也只是近十多年来才逐渐被人们所知晓。社区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很短暂的,但一些传统的救济思想和救助事业在中国却由来已久。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将社区服务列入民政工作的职责范围,使社区工作开始了初步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社区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九十年代的社区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到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各地纷纷成立社区建设的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掀起了社区建设的高潮,极大地推动了社区工作的开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社区工作仍然不发达,在工作内容、服务范围和社会影响方面都还需要加强。
三、系统理论在社区工作中的应用
社区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及社区居民,而社区就是社会的载体,是一个浓缩的社会,社区中各种问题的发生都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社会的充分认识如有关社会结构、社会互动等,有助于社区工作者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尝试运用系统理论的观念。社区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以及个体等子系统所构成的。社区作为一个社会系统不同于组织,它并不是由一个中心权力机构统一组织,而是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以取得共同的目标。同时,社会系统主要包括组织成分和运作方式,组织成分是指一个系统的各个单元及其互动模式,在社区中是指居民、社会群体和主要的系统(家庭、经济、政府等);组织成分投入运作,才能使社区系统保持活力。社会系统中的几方面因素对于从实务工作角度理解社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系统理论可以运用于社区工作的介入、工作过程和后续跟进的整个过程,即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工作。
首先在社区工作的介入过程,我们进入社区开展工作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认识和分析社区。了解社区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包括收集有关社区的各种资料,了解社区居民的需要和社区拥有的资源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介入。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和分析社区,就需要对社区背景和动力进行探索,寻找适合的工作方向并建立社区关系。在这个过程,就可以运用系统理论对社区体系进行分析,即对存在于社区内众多的个体系统、团体或组织系统做出分析,了解其特性,然后在整个社区大系统的框架下分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状况,从而获得对社区内不同系统互动关系的全面了解,掌握社区动力。用系统理论分析社区时,要注意正式群体和组织的重要性,也要关注和了解社区的非正式联系。比如我们要在某社区开展工作,首先对社区背景要进行全面了解,如地理位置、文化风俗、人口构成等,并将这个社区作为一个系统,了解它与整个社会大环境互动联系;然后了解社区内的个体和各种团体组织,如居民家庭、街道居委会、学校、社团单位等,即社区当中的各个子系统,分析这些系统间的互动联系,以此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据。
社区工作的任务是协助社区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区的自治管理水平;同时,协助或修正社区居民与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从而建立两者之间的新联系,改善社区系统内人们之间的互动。因此,在正式开展社区工作的过程当中,更加需要一个整体系统的视角。社区工作者应尝试寻找案主与其系统环境互动中出现的问题,或各个系统互动联系中出现的障碍。一般来说,人们为了满意的生活必须依赖于其周边的社会环境,这些环境可以归纳为三类系统:即非正式系统,如家庭、朋友和同事等;正式系统,如社区群体和商会等;社会系统,如学校和医院等。人们问题的产生可能源自无法使用这些系统,或缺乏此类的系统资源,因此,社区工作者应设法建立社区居民与其支持系统的联系,或在已有的系统中为居民争取必要的资源和权益保障。系统理论下的社区工作,并不应该把居民的问题看成单独的个体问题加以解决,或把社区产生的问题割裂出来,而不考虑社区系统间的关系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工作者更多扮演协调者和中介者的角色,而非教导者。因此,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需要与社区内的不同组织系统建立关系,用一个全局整体的观念去看待解决问题。如在社区中的精神康复工作,社区工作者不仅要面对精神康复者个体的工作,还需要关注其所在的家庭和家人的影响,周围邻居和社区居民的接纳,街道居委、精神科医院与社区内精神康复机构的合作,学校和社区的精神健康宣传教育等,还有政府的政策支持。社区工作者必须了解这些系统对精神康复者的影响,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处理好各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在社区工作的后续跟进中,系统理论也能发挥作用。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社会支持系统的网络化。这不仅聚焦于计划中的正式支持团体,也聚焦于促使“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照顾者去协助有需要的朋友、邻居和家人。社区工作者在跟进过程中,可以聚焦于案主或社区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网络模式,明确其正式和非正式的网络,从而协助案主或社区持续发展。在传统社会工作中,案主得到帮助后会离开助人系统,但在系统理论的网络化视角下,案主的问题得到解决后,会继续留在助人系统中去帮助他人,成为他人的支持系统,而此时的工作者只是一个系统间的中介人,不再仅仅关注案主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关注案主与其他人或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在社区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在社区工作的后续跟进中,我们运用系统理论更多的是为了维护和保持已建立的系统间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社区系统以一个平衡的状态向前发展。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系统理论在社区工作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好系统理论也并非易事,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概化的理论,较难应用于一些特定的情境。同时,由于其更多提供的是一种视角而非具体方法,系统理论在指导社区工作者如何进行实际操作时会遇到困难。尽管如此,将系统理论引入社区的工作仍是值得一试的。
四、小结
心理动力学理论以及其他以心理为本的理论,提供了人类情绪、人类互动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内部回应的理解,而系统理论为这种理解提供了一个情境,从而显示个体和系统是如何交互影响的,将问题的产生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理解。社区工作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解决社会和社区问题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解决社会和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要,就脱离不了那些可能对问题、人群、社区或组织产生影响的各个系统环境。因此,作为一个社区工作者,需要有一种整体的观念,尝试将系统理论融入到工作中,并且这种理论的应用不应拘泥于任何一种社区工作的模式。在介入社区、评估和分析问题时,系统理论可以提供一种分析视角;在正式开展工作时,它可以为社区工作者提供思考方向。因此,将系统理论应用于社区工作中,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何雪松.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2005.
[2]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巴史克.心理治疗入门[M].易之新,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4]挨伦·内廷,彼得·凯特纳,史蒂文·麦克默特里.社会工作宏观实务[M].刘继同,隋玉洁,王颖,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5]徐永祥,孙莹.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