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芬
摘 要:浙江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前落后于全国水平到1990年浙江城镇人口比率首次超过全国城镇人口比率,再到目前城镇化水平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归功于工业化高速发展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及浙江精神作为内在推动力是推动浙江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浙江;城镇化;动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26-02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2011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2.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900元和13071元,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一、浙江城镇化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浙江城镇人口规模一直都很小,1978年,浙江总人口为3750万人,城镇人口仅544万人,浙江城镇人口占浙江总人口14.5%,而全国的城镇人口比率为17.92%,浙江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改革开放直到1989年,城镇人口限制才在小范围有所改革。工业化高速发展带动城镇化起步,城市大门开始向农村开放,虽然农村人口成为城市人口的数量不多,但是农村人口开始涌入城市,城市的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城市活力初步突显,浙江城镇化率由14.5%缓慢上升到21.7%。浙江城镇化基本上以“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为主,城镇化进程缓慢。
在20世纪90年代初,鉴于乡镇企业布局散乱发展导致经济、社会、环境的总体效益下降,在区域布局和行政区划方面通过实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使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浙江实行“撤区、扩镇、并乡”的行政区划改革,小城镇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大量农村人口开始成为城镇人口。同时,以工业化为主动力,配套提高与完善城市的社会服务功能,建立起一批中小城市,大城市也有了新的发展。1990年浙江城镇人口比率首次超过全国城镇人口比率。这一时期,全省人口城镇化率由21.71%提高到了31.20%,超过全国城镇人口比重4.79%。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全省城镇化的重心逐步倾向于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在大城市战略带动下,开始走一条城镇化集约发展的道路,城镇化发展处于在稳定发展的新时期。浙江实行第二次“撤乡、并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在进一步撤县建市、撤市建区的行政区划大调整过程中,一批有着良好城镇基础、处在大城市郊区的县市迅速成为大城市的一部分,大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例如,2000年撤销行署建制,设地级丽水市。同时进一步调整和推进县域、市域的小城镇建设,使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2001年浙江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2005年推出“中心镇培育工程”,浙江选出141个中心镇,赋予其特殊的事权和财权,希望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达到“扩权强镇”的目的。近年来,浙江又准备在141个试点镇中培育出20个小城市。浙江人口城镇化率在“十一五”期间仍处于迅速提高的状态,这种快速提高人口城镇化的态势必然引起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多方面新的情况。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首超农村的时候,浙江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2.3%。
二、浙江城镇化发展动力
(一)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
城镇化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农业商品化、农业资源的开发和集约化经营等几个方面,这些都是城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农业剩余的存在(包括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本等的剩余)是城镇化推进的必要前提。首先,农业现代化实现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向商品化、市场化生产转型。农业生产目的的改变,也是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以及组织方式改革的动力。其次,农业现代化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的技术变革——用机器替代人力,用新要素替代土地,技术变革是大多数生产力持续增长的源泉,传统农业下原有技术水平生产要素的投入,只能最终导致很低的边际收益。而农业现代化则主要依赖于向农业投入新的更有利的要素,那就是农业生产技术。再次,农业现代化必将带来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随着现代化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数量和结构的改变以及农业本身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结构会发生重大改变,生产要素在农业中的重新配置。因此,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必然导致城镇化的脚步加快。
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业发展成为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即社会化的农业;把产业链条拉长是农业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部分,将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购销、加工企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农业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将不能适应这种社会化大生产,同时土地将被集约化生产基地合并,落后的生产工具将被淘汰;二是富余农民获得一定经济补偿后必将逐步转化为城市居民,有利于打破城乡阻隔,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农业产业化公司引起人员及资金的汇集,产业、人可、资金的相对集中,产生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能促进农村向城市的转化。
(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根本动力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拥有成千上万的中小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是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量。
1.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化积累了充足的资金。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来源,支持了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在浙江小城镇建设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资金筹集方法,即直接向需要诸如道路、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服务的居民集资,而这只有在乡镇企业发展壮大、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变成现实。而欣欣向荣的乡镇企业正好为浙江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2.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镇集聚了足够的人口,促进了广大居民对城镇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浙江民营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雇佣工人多,为城镇化发展集聚了大量人口。部分人口因收入水平较高而迁入城镇成为城镇常住居民;部分民营企业因招募大量外来职工在城镇获得相对稳定的居住权,成为没有城镇户籍但具有城镇人口性质的人群。民营企业的职工对城镇的各种基础设施有一定的需求,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各项功能的发展与完善。
3.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了诸如商业、餐饮业等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各类如金融、法律、财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服务业与工业相比具有更强的吸收人口就业的能力,因而城镇的人口容量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三)浙江精神
人多地少的省情使浙江城镇化不可能过多地依赖自然资源,而浙江人的创新精神与民营情结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初,浙江省这个国家投资人均水平不足全国二分之一的地方,走出了一个个货郎担,他们跑码头、擦鞋子、弹棉花、磨豆腐,经过埋头苦干,开创了一条条艰苦创业之路。从第一个个体户的诞生到如今蓬勃发展、迅速壮大的民营企业,从第一个专业市场到辐射全国的市场大省,从国有经济到股份合作制的发明等等,其创新精神让浙江经济永驻活力。浙江人不纠缠姓社姓资的讨论,对符合本地实际、能带来实效的发展方式,都毫不动摇地坚持。浙江人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坚忍不拔、富于创新的浙江精神对城镇化具有促进作用。
1.浙江精神孕育了浙江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民营经济。从南宋的永嘉事功学派到明代的王阳明心学,再到清代浙东实学派,都主张重商主义。在这样的人文土壤里,浙江人沉淀了浓厚的商品经济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普遍发展公有经济、抑制个私经济的大政策背景下,浙江民营经济仍然顽强地生长出来,为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2.浙江精神孕育了浙江城镇化表现方式——自上而下。浙江城镇化不是外部力量的强制作用,而主要是以居民、企业家为主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自愿选择,然后政府加以引导与规范的结果。这种方式的动力来源于传统文化和民间力量,具有创新精神的民间企业家不断地模仿和创新,最终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实现。
3.浙江精神孕育了浙江城镇化的人力资本——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企业家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同样,企业家在浙江城镇化过程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城镇化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尤其是管理者必须具有企业家精神。浙江精神使浙江企业家往往具备了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坚忍不拔、富于创新的优良品质,这种关键要素在城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修颖.市场共同体推动下的城镇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8,(01).
[2]王立军.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04).
[3]陈爱贞.中国省区城镇化动力演进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和福建省比较分析为例[J].东南学术,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