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欣欣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江苏徐州 221004)
在心理—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丰富的同时,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音乐教育在德育、心育、智育等方面的功能使之在心理—道德教育的推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1.对“心理—道德教育”的理解。
(1)“心理—道德教育”理念的内涵。
“心理-道德教育”是把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心理—道德教育是本世纪初国内研究者开始提出并关注的一种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实践的产物,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积淀与现实需求下形成的。学者班华指出:“心理—道德教育并非是理论演绎的产物,而是在课题实施中,在观察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实践中发现这一教育现象,经过多次观察和思考提炼出来的。”[1]这种教育理念的产生是在德心融合视域下的实践结果。它的终极价值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和人格塑造。
(2)“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耦合。
品格发展和人格塑造是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同构性,这正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的逻辑起点。道德教育关注的思想问题从实质上说属于心理现象范畴。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与道德教育互相融合与互补的产物。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人的精神成长,而精神成长的核心是人的心理成长。
①心育拓展德育的视野,增强德育功能。
以心理教育的视角,借助心理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德育的整体性功能。学生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等都是外部影响与其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思想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方式来解决,而某些心理障碍也要借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才能排除。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道德的发展依赖于个人的认知能力,个体的意识倾向会影响个体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发展,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道德行为的表现。思想道德素质是与心理的成熟度联系在一起的,人的心理素质调整、心理机制调节等能力以及心理潜能的开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道德价值观的建立与完善。所以,心理—道德教育就是“既要使学生形成谦虚、进取、诚实、守信、善良、合群、自尊、自信等心理特质,也要相应地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集体观、劳动观、法纪观等德性素质”。[2]综上所述,职校生要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有健康的心态,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具有责任意识。
②德育使心育获得明确的目标导向。
个体在受到良好的德育后,便可以通过道德教育提高认识自我和了解他人的能力;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在界定是非时,端正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成功与失败、理想与现实、自我与他人、责任与义务等多种矛盾关系;减少过分自卑、自我评价过低、自我不接纳及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的出现。可见,“融入了德育因素,心理教育具有道德导向”。[3]因此,职校生树立科学健康的价值观,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个人身心的和谐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完善自我等心理方面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职校生群体对心理—道德教育的诉求。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时期,是对其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
在社会转型期下,面对强大网络讯息的冲击、生活环境的安逸、多元化思潮的侵入等方面的影响,职校生的心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价值取向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具体表现为:平淡庸俗,容易满足,胸无大志,得过且过;对班集体漠不关心,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缺乏热情;浮躁冲动,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言不合,即互相谩骂,甚至大打出手;不求上进,认知需求缺乏,没有独立创新精神等。而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即是推进心理—道德教育。对心理—道德教育的诉求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健康发展,也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利益。对职校生开展心理—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心理—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两者有无契合点是本文的逻辑起点。从宏观上讲,音乐教育与心理—道德教育的目标同样是关注人。在微观表现中,音乐教育与心理—道德教育也有密切的关联。
1.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和表现、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其立足于个人的发展、通过情感传达关注人的心理,从而使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2.音乐教育与心理教育。
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音乐能力,即感受、理解、鉴赏、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曹理先生对这种审美教育的内涵的界定为“对情感的理性塑造和控制,对意志的理性引导和调整,对感知、想象等能力的理性渗透和升华等”。音乐教育是情感、认知、意志三个系统之间相互渗透、交融的教育,而心理教育也同样关注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这是音乐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契合点。
其一,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所做出的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心理反映。音乐是长情的艺术。在音乐教育中,审美对象能否唤起审美主体情感是教育成败的标志之一,所以情感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通过某些生理、心理作用,激发起与音响运动形式相对应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使之升华为思维和理智,从而产生充满激情的实践理性。[4]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曾这样描述音乐与心理的关系:“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哲学家柏拉图也肯定过音乐与心理的关系:“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侵入心灵最深处。”
其二,音乐是一种非视觉性的艺术,需要依靠听觉感知艺术形象。通过联想、表象、想象等心理活动构成有思想情感、有审美价值的内容。
3.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音乐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的反映,有其阶级性,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体现着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折射出一定历史阶段的价值观。超阶级、超时代、超民族的音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正是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契合的基础。此外,音乐教育通过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等抒发情感。这种情感不是纯生理性的喜怒哀乐,也不是纯个人的自我表现,而是具有社会性的、有思想倾向性的,也正是学生价值观的体现。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音乐对社会道德有教化的作用。这种理念中外很多国家自古均在践行。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善民心”“移风易俗”等观点阐明了音乐对道德的重要作用。近代梁启超认为音乐是“改造国民之品质”“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从中也可以看到音乐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功能。当代对音乐教育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功能也非常重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前言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欧洲早期的音乐教育也同样认同音乐教育对社会的教化作用。柏拉图认为音乐“把人教育成美的和善的”;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可以“改变灵魂品质”。前苏联的卡巴列夫斯基强调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从根本上对人进行培养思想”;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
借助音乐教育,以情感的净化与提纯为手段,以审美素养的提升和内化为基础,有意识培养职校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变化,即升华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提高道德素质、陶冶道德情操,实现心理—道德教育的功能。
1.音乐教育是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的高效渠道。
对职校生进行心理—道德教育必须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音乐是职校生喜欢的方式之一。在运用音乐调节心理方面,70.73%的学生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调节心理。同时,很多专家也认为“音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4]
(1)寓教于乐的方式贴近职校生的生理特点。
音乐审美活动具有审美愉悦的心理效应,给人愉悦感。音乐教育以特殊的艺术魅力滋润学生心田,给学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式”的教学,赋予音乐教育强大的生命力。在一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倾向与爱好问卷》[5]调查中,显示60.98%的学生几乎每天听音乐,0%的学生不听音乐(见图一)。51.22%的学生喜欢音乐课,只有2.44%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见图二)。
图一
图二
(2)通俗易懂的内容符合职校生的心理特点。
音乐教育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把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以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侵入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更符合职校生的身心特点,更容易走进学生。调查显示19.51%的学生认为音乐一点都不难,46.34%的学生认为音乐不太难,只有17.07%的学生认为音乐是高深莫测的(见图三)。
图三
2.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心理—道德教育的高效推进。
(1)渗透道德教育,培养高尚情操。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在培养和发展未成年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活动中通过审美主客体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共鸣,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起到净化心灵,升华情操,完善人格的作用。音乐家贺绿汀说过:“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还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例如主旋律音乐,符合时代特征,宣扬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这些音乐的内容或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或是展现不屈的民族精神,又或是传递当代劳动者积极乐观的心态,再或是抒发对家乡的赞美之情等。这些对职校生的情操、品德、性格、心态等方面的影响是积极而巨大的。又如,通过音乐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从音乐家那里学习豁然达观的人生态度、面临失败和挫折时的坚毅品质、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的行为模式等。再如,通过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教育,让学生传承不屈的民族精神、分享乐观平和的处事之道,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促进心理健康,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音乐可以促进个人身心和谐发展。和谐有序的节奏,能调节人体的生理节律;健康优美的旋律,有消除疲劳、调节精神的功效;规范整齐的曲式,可以带给人平衡和谐。
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统一性的完美音响运动形式。它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理想,是特定社会内容的特殊反映。受教育者参与的心理过程可以在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中发展。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曾说:“音乐比任何艺术美更快更强烈地影响我们的心情。少量的和弦即能把完美投入到一种情调。”“借助音乐自身的情感可以把学生萌生的情感激发出来,把冷却的情感点燃起来,把淡忘的情感浮现出来,把遗失的情感呼唤出来。”[6]因此,音乐可以高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情绪低迷时,利用欢快的音乐振奋精神;心情烦躁时,通过祥和宁静的音乐改善心情。此外,激昂的音乐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勇气;积极乐观的音乐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学生欣赏音乐时,会随着音乐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始终保持注意力的指向性和稳定性。为了听辨音乐作品的风格、旋律、和声等音乐语言必然促进学生合理分配注意力。由此促成个性品质向着完善和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塑造良好的品质。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例如排练、演出等,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使学生个性品质受到锻炼。在学习各种音乐技能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制力、毅力、耐心、细心等因素,从而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此外,运用音乐预防和治疗学生的某些心理疾病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发展多向思维,启迪智慧的增长。
法国作家雨果曾把音乐比作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音乐是多向思维的活动。除了主要运用形象思维之外,参与者存在着多种思维方式的参与。如音乐的无语义性的特点,有助于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音乐创作中的和声、复调的运用,则需要数学的有关知识,可以启发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这种多向思维的运用,可以调节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平衡。
以音乐为媒介,推进心理—道德教育是笔者在音乐教育视域下对心理—道德教育的一种探索。对于实施途径,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明确音乐教育是手段、心理—道德教育是目标和归宿;第二,要遵循音乐教育的规律,渗透心理—道德教育;第三,实施中结合职校生的文化生活情况和职业学校音乐教育开设的现状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第四,可以将音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以系统整体推进。
[1]班华.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J].教育科学研究,2010(1).
[2]沈贵鹏.刍议心理—道德教育课程[J].现代教育论丛,2001(1).
[3]班华.再论“心理—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6).
[4]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http://www.sojump.com/report/2137686.aspx.
[6]秦华.大学生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J].民族音乐,2010(3).
[7]王丽荣.“心理—道德教育”的理论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1(11).
[8]蒋迪.《音乐欣赏》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大众文艺,2011(19).
[9]周媛.浅议高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大众文艺,2012(15).
[10]李晓玲.音乐美育与大学生道德心理建设初探[J].音乐创作,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