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老村落的背影

2013-06-05 09:48吴金坠
福建文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家庙谢氏南社

□吴金坠

一个古老村落的背影

□吴金坠

在我的印象中,“发达的乡镇”和“世界的工厂”一直是我对东莞的认识。前些日子一个挚友竞然告诉我,这里有一处古民居,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背后还蕴藏着具有悠久历史背景及深厚民俗特色的古村落。让我陡生好奇心,于是驱车去探究这位“隐士”,去寻找一个曾经辉煌村落的背影——东莞南社。

沿途一路充斥着都市的气息——现代化的楼宇和工厂,我一直在疑惑这座繁华的都市里是否存在这样一处不合群的古老村落。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途,在茶山镇看到了“南社古村落”的指示牌,然后转入南社大道,车停在南社古村落的大门前。踏进这座大门,这位城市的“隐士”终于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朦胧中让我感觉仿佛穿梭在“时光隧道”——古香古色的建筑和钢筋水泥的都市就亘在一墙之间。

沿着南社池塘漫步,整个村落傍池塘而建,它是融家庙、水坊、古井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东莞茶山南社村是典型的明清时代古建筑群,有一百多间民宅和25间宗祠,其中资政邸、百岁坊、百岁翁祠、谢氏大宗祠等著名文物建筑都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此村出了11个进士、举人,29个秀才。

古朴壮观的牌坊,雕花榫铆,栩栩如生。牌坊旁边有百岁翁祠,是一位百岁老人遗命用自己所居古屋改建的。资政邸,是光绪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的谢元俊的府邸。它坐落在小丘之腰,石阶、栏杆还保持着当年的高贵气派,两廊的花楣精美绝伦,厅中的垂花门镂刻着花卉群鸟,上面的孔雀尾、凤凰头都凸出木外,旁边有一棵千年富贵子大树,篱笆藤与狮子相映成趣,生动逼真。

南社村的古建筑群与“客家围”、“潮汕大屋”有所不同,它具有珠三角地区水乡特色,每一小片同姓民居都有本姓“家庙”,“家庙”前有自家的水井、麻石小巷。每家每户的麻石小巷都隔着一条明渠。最具特色的是“家庙”的建筑,多为四柱三间三楼砖石牌坊式建筑,楼为歇山顶,檐下如斗拱,门额上配有雕刻精美的木雕。上百间民居错落交织,在密集的树丛中闪现着古典的韵味。“家庙”门楼上无论是动物还是花鸟的木雕、石雕全都美仑美奂。南社不仅有珠三角地区水乡特色,有的屋顶还具有强烈皖派和江南建筑的风格。

从南社的建筑中,我尤为强烈的感受是她有自己的烙印,矗立古村落池塘前,仿佛呈现当年谢氏在这里安居乐业的繁华背影,不经意间和遥远年代的谢氏进行了一次心灵对话,谢氏在一路迁徙中又不断融入吸纳各地的风格,同时他在一路迁徙中也完成了与各地不同风俗人情文化的交流,但他的内心深处一直还在苦苦追寻自己家乡的背影和人生的坐标!我没有深究他为何移民到这里定居,但从南社谢氏的建筑中可以读出他内心深处多么地眷恋自己的家乡。余秋雨说,对于游子,在一般意义上,家就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谢氏做为一个移民,一个游子,用南社与众不同建筑风格来体现他对老家的思念。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东莞这座城市,新莞人何尝不是移民,不是游子,大家在看到南社古村落时是否也会有种寻找家乡背影和人生坐标的冲动呢!

从南社古村落的保护来看,她不仅完整保持了建筑本身,也保持了风俗文化,这一点真是难得。各地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为经济发展让路,而南社像一位“隐士”一样在浮躁的都市中安然存在,全然是闹市里的一盏孤灯。望着这座没落的南社背影,让我想起龙应台的《目送》里所谓生命的轮回——只不过意味着,父子母女一场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作为孩子的父母目送孩子的背影长大;作为父母的孩子目送父母的背影老去。我理解历史的轮回就是发展的新时代在朝气蓬勃中目送历史的背影逝去;即将逝去的历史在一声兴叹中目送着新时代的身影到来。

责任编辑 贾秀莉

猜你喜欢
家庙谢氏南社
茶山镇南社古村一隅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谢氏南征记》
荒家庙
《东山再起》
谢氏宗亲对珠玑巷情有独钟
慷慨论交廿七年——论南社领袖陈去病与苏曼殊的交往
东莞茶山镇南社村
高门与孤寒:南朝谢氏族人的升沉
郑逸梅吐槽《南社湘集》
宁化红军医院 旧址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