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知识管理促进协同创新

2013-06-04 10:05陈搏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资本协同主体

陈搏

(1.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科学系,广东东莞 523808;2.湘潭大学 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社会知识管理促进协同创新

陈搏1,2

(1.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科学系,广东东莞 523808;2.湘潭大学 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加强协同创新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措施。就如何提高整个社会的协同创新水平,文章从对整个社会的知识进行管理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分析了社会知识管理与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加强社会知识管理以推动协同创新提出了建议。

协同创新;社会知识管理;社会资本

从国家领导人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到财政部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 (2011计划)出台,目前,推动科教结合和协同创新正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创新主体可以划分组织与个人两个基本层次,组织包括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目前的协同创新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层次。熊励等基于实现途径视角将协同创新分为组织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并对国内外学者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产业组织与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目前在内部协同创新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与企业内部创新相关的核心要素 (技术和市场)和若干支撑要素(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管理等)的协同创新模式、机制及过程模型、影响因素及效应等展开了研究。在外部协同创新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展开研究。其中,横向协同创新主要是指同一大类产业中细分产业主体间的协同;纵向协同创新主要是指同一功能链不同环节上的产业主体间的协同[1]。目前从组织层次对协同创新展开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有关横向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学研的协同创新研究上,较少有研究者将竞争者和中介机构等影响企业创新的外部知识源纳入协同创新研究的范畴;二是对纵向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或三个主体协同创新方面的研究,较少有研究将供应链上各主体同时纳入研究范围。可见,协同创新研究不能仅局限于组织层次,有必要将创业者个人、员工、顾客等因素纳入创新的社会网络系统。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的来临,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新技术的扩散日益扩大,创新范式开始从简单的线性模式向复杂的系统集成和网络化模式转变,并朝着全员创新和全面创新管理发展”[2]。换言之,就是随着技术与环境的不断演进,创新的基本范式逐步由个体转向系统、由线性转向网络。这种范式演变前后的主要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创新范式演变前后的特点对比

总之,在系统化、网络化的创新范式中,创新的主体增加了客户和供应商等,创新的投入增加了市场信息和非正式知识等,这些要素都是要从社会网络中获取。创新成果与这些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正如哈肯在《协同学》中指出的那样:“各个部分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驱动排列;另一方面,正是这些个别系统通过其协同作用,又反过来创造了这只看不见的手。”客户和供应商等创新主体如何参与协同创新?目前,就此展开研究的文献还不多。本文拟从社会知识管理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文章的后续部分按照以下逻辑关系展开:第一部分对协同创新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知识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分析社会知识管理将对提升整个社会的协同创新能力发挥怎样的推动作用;第三部分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对如何完善社会知识管理推动协同创新提出政策建议;第四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文献综述

(一)协同创新理论研究

协同创新理论是在创新逐步转向系统化、网络化范式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研究协同创新的理论主要有创新系统论、复杂性理论和全面创新论三类。创新系统论强调多种创新主体与创新社会环境的整合与协调,重点研究知识在系统内的扩散与流动;复杂性理论重视从整体上对企业功能及创新和业务发展的非线性特征进行整合,研究的重点将是运用自组织理论研究协同创新的内在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全面创新理论强调全要素、全员、全时空、全面协同的创新,通过“接触/沟通—竞争/冲突—合作—整合—协同”五阶段全面协同过程,创新要素在运作、结构和战略三个层次实现全面协同。

目前,学术界对协同创新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Veronica S和Thomas F认为“协同创新”是将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协同创新可以从整合以及互动两个维度来分析[3]。吴青熹认为“协同创新”是变革型领导、企业家社会资本和组织学习在密切互动中产生的系统行为。变革型领导一方面通过持续开展组织学习,不断更新自身和组织的心智模式以避免核心能力刚性,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适宜创新的文化,使企业专注于正确的事而减少短期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积累社会资本,建立起高质量的合作与共享的社会关系网络,发挥结构洞的作用,加速组织内外的知识流动转移,增强组织间学习的效果。变革型领导的变革性和企业家社会资本质量共同加深了组织学习效果,在三者的循环中,企业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化,逐步显现出创新整体效果大于部分效果之和的协同效应,实现了整体的有序进化[4]。陈劲和阳银娟认为“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5]。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共识:(1)协同创新是多个主体参与的活动;(2)协同创新是多种要素的系统整合过程;(3)协同创新是一种知识转移、共享和创造的过程;(4)协同创新是在一种开放环境中才能完成的过程;(5)协同创新需要引导机制才可能有实际的成果。

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有四点:(1)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2)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5];(3)开放性,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吸收新的异质性信息和知识以实现创新;(4)组织性,相对于企业自发创新,协同创新更强调国家意志,通过政府建立的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创新,这需要政府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组织与协调。

(二)社会资本理论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资本已成为创新的关键因子,企业和企业家创新能力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社会资本质量的差异[6]。研究社会资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展开,宏观层分析从“嵌入结构”的视角出发,研究社会资本嵌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方式,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等宏观因素与社会资本间相互影响的过程。社会资本的嵌入方式是由社会文化的性质决定的[7]。在高信任度的文化中,社会资本通过普遍互惠的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在国家和市场发挥作用,人们相信目前对社会的支持,未来会得到回报[8],而在低信任度的文化中,信任只存在于家庭或血亲关系内部,企业难以取得社会支持形成规模优势[9];宏观因素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信任能影响政治环境和制度结构对社会结构的偏好,有利于提高政治参与度,同时,信任与合作的良性循环在降低交易成本、促使大规模企业和创新产生的同时,强化了规范与网络[10]。

社会资本对协同创新的影响体现在社会资本激发了创新产生。创新的本质是对一系列显性和隐性知识的整合、创造与扩散,其绩效与速度是由企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的。社会资本扩大了知识和知识员工的流动渠道,加速了知识在企业内外的自由扩散;社会资本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源,加大了知识共享及知识外溢集成,加速了技术的升级,缩短了创新周期;社会资本为隐性知识转移提供了高度信任的情境,降低了技术引进难度和知识转移成本。社会资本提供了创新的资源,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及资源获取质量。创新是科技、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系统整合,社会资本最大化了创新效益,使企业能够聚焦自身竞争优势,参与协作,成为创新链的一环。社会资本节约了交易费用,基于信任的心理承诺,减少了机会主义概率。社会资本降低了创新风险。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联盟等多种方式,企业与合作伙伴共担创新风险。社会资本营造了创新环境,增强了个体的创新性并激发出他们的高层次需要。社会资本放大了网络的创新能力,吸引了更多的创新因子和各类企业向网络聚集并形成群簇,构成了集群创新的新模式,并不断形成协同效应[4]。

(三)社会知识管理研究

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5]。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知识活动,同时,又要体现国家意志,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协调,因此,社会知识管理应该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能,并且要不断强化。陈搏等在《知识资源池:知识创新和共享的宏观机制模型》一文中首次提出社会知识管理的概念,并对组织知识管理与社会知识管理如何衔接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11];陈搏分析了如何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来提高执政党的社会知识管理能力[12],并结合知识城市的创建提出了社会知识管理的基本操作框架[13]。胡昌平和严炜炜、李慧芬分析了通过社会知识管理实现协同创新的技术支撑条件[14-15]。

二、社会知识管理提升整个社会的协同创新能力

社会知识管理是一种宏观层次的知识管理,将知识主体和客体纳入社会这个大系统中,通过建立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运用信息管理技术,搭建知识共享的平台等措施,将知识以适当的成本、适当的形式、在适当的时间发送到需要知识的主体上,推动知识在社会系统中传播、共享、整合和创新。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的实现,需要创新要素的整合、创新主体的全员参与、创新时机的全时空化。可见,社会知识管理与协同创新的结合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一)社会知识管理为协同创新提供开放的环境

协同创新是对组织内外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专有知识、整合知识和配置知识的新排列与新组合过程,其本质是对隐藏在企业流程和惯例背后,决定企业行为方式的关键知识的更新和创造。企业要通过协同创新来对关键知识进行更新和创造,就要吸收新的知识。完成这一过程的主体是企业的员工,员工从企业内部获取的知识资源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一个开放的创新网络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源。

社会知识管理是对高校、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社区成员等主体之间的知识传播和流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知识库,搭建显性知识共享的平台;通过组织报告会、培训班、学术沙龙、社区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搭建隐性知识共享的平台。不管是企业的员工,还是科研工作者,都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知识共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社会知识共享的环境,为创新主体提供了充裕的知识资源。

(二)社会知识管理调动创新主体参与创新的积极性

知识创新主体的最大激励因素是创新价值的实现,而实现创新价值的市场机制就是通过交易平台定价销售。政府可以像创建证券交易所一样,创建知识交易所,通过这种交易平台来汇聚知识需求者和供应者,通过供求双方的力量对知识进行定价并达成交易。例如:杭州市建立了创新交易所;苹果公司的应用软件 (知识)商店的交易量与日递增,有人出售软件,一天可进账20万元人民币。社会知识管理者通过建立创新交易平台,让创新资源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合理流动,既为协同创新的资源需求方提供了寻找创新资源的渠道,又为创新资源的供应方找到了资源价值实现的途径,这将激励创新资源的充分流动,又使协同创新者的创新难度大大地降低,因此将极大地调动创新主体参与创新的积极性。

(三)社会知识管理加快了知识在创新系统中的流动

创新是网络成员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学习过程,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交换,也是成员间彼此依赖的知识共享,其实质是知识的获取、整合与创造,即“基于知识的创新”[16]。知识在创新系统中的流动速度决定了协同创新的效率。众所周知,显性知识的流动速度是比较快的,但也需要合理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将各种组织的知识库进行连接和整合,才能让知识的需求者以适当的成本获取相关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政府对整个社会知识进行规划和控制,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知识库进行整合。另一方面,隐性知识的流动速度是比较慢的,需要设计一些隐性知识共享的平台和激励机制才能推动隐性知识流动。社会知识管理者可以通过声誉激励、物质激励、知识互换等形式激励隐性知识所有者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加速隐性知识的流动。通过对社会知识的流通渠道进行疏通和管理,加速知识的流动,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

(四)社会知识管理帮助社会成员积累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形式有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组织等。社会资本能够激发创新,但是,社会资本的积累需要合适的社会环境,即相互信任、资源共享的社会网络。通过社会知识管理建立社会知识共享的网络,网络成员既有为知识库贡献知识的义务,也有从知识库获得自己所需要知识的期望;长期的知识共享活动形成一个关系密切的知识社区,并形成一定的社区参与规范,通过各种方式对破坏人们信任关系的人或行为进行惩罚而得到加强;知识创新能力强的社区成员因知识贡献多而成为社区网络中的权威,这种个人资源的获得又将影响他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这样,通过社会知识管理者的引导与协调,形成一个相互信任、知识共享的社会资源网络,既使网络成员的社会资本得以快速积累,又使整个社会不断积累形成一个巨大的集体性社会资本,成为国家创新能力的雄厚基础。

三、加强协同创新的社会知识管理建议

社会知识管理对协同创新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创新资源的挖掘、储存、传播和整合上,因此,为加强协同创新,社会知识管理者主要基于以上角度对创新所需要的知识资源加强管理。

(一)整合社会的显性知识库实现创新资源的开放获取

据统计资料显示,人类的知识总量目前更新的速度大概是每3~5年翻一倍。海量的显性知识以图书、期刊杂志、电子档案等形式保存在图书馆、数据库和资料室内。如何将这些创新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这是信息技术一直探索的问题。目前,从技术层面来看,人类方便地利用这些资源已经不存在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协调这些资源保管者的利益关系,让这些资源都可以向任何试图获取这些资源的人开放。首先应该将所有的由财政出资建设的图书馆 (包括公众图书馆、大学图书馆)进行资源联网共享,同时,普及街边自动管理的图书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图书资源。其次,将大量的无知识产权争议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通过政府的专用网站向公众开放获取,我国目前大量的以电子形式储存的知识被部分主体垄断,真正创新知识的主体并没有获得相应利益,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激励创新者创新,也不利于创新资源的合理利用。再有,政府要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向显性知识库贡献创新资源,将不影响企业发展的显性知识纳入社会知识管理系统。

(二)建设智慧社区推动隐性知识交流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传感网,利用信息通信 (ICT)、RFID相关技术,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面向未来的社区形态。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细胞”,它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智能管理系统,有望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这是从技术角度定义的智慧社区。事实上,智慧社区更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知识管理的基层平台。居民同在一个社区,空间距离较小,能够面对面地交流,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将志同道合的居民汇聚在一起交流,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社区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开设培训班、组织演习、开办沙龙等形式创建隐性知识共享的“吧”。创新者可以通过这些知识共享平台获取创新所需要的知识资源,特别是顾客建议、市场信息和非正式知识等在组织内部难以获取的创新资源,这可以大大地推动商业应用技术的协同创新。

(三)打造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目前,国内外众多的高校和大型企业都将E-learning作为组织远程教学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效的在线学习功能以及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等特点,能够为用户创造一个高层次的互动环境。良好的交互环境是促进用户交互式学习中协同知识创新的可靠保证。这种在线学习平台中,用户可以自主学习显性知识,当然也可以通过在线视频讲课学习显性知识,消化吸收后成为自己的隐性知识,再通过与其他学员或老师的互动交流,激发新思维,创造新知识。如果能将自己创新的知识在互动交流中与其他学员共享,其他学员吸收新知识后将进一步激发更多的创新。学员还可以在此平台上组建相应的兴趣小组,互相分享知识和创新资源,协同合作创造新的知识。

我国目前正在打造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可以作为管理社会知识的互动交流平台。由教育部牵头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在精选的多个高校、行业企业、社会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共同合作下完成的,这种教学资源库既对高校内的学生开放又对社会从业人员开放,因此是一种开放的在线学习交流平台。但是,目前建设好的教学资源库还不多,社会成员参与这种教学资源库的人数也不多,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学习交流的平台,吸引社会成员参与知识学习与共享,最后,使教学资源库成为支持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四)建设创新要素交易平台

协同创新是要实现1+1>2的协同效益,这是协同创新的利益激励。协同创新产生的效益归创新者所有,创新要素的所有者如果不能分享协同效益,那么他就不会提供创新要素。一般而言,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新要素,其供应者不会轻易放在共享平台让他人免费共享,除非供应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知识的商业价值。因此,要激励协同创新,还需要建立一个激励创新要素所有者的机制,已经有诸多学者运用博弈理论对此展开了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利用市场机制建立一个创新要素的交易平台是必要的,也有些人在为此做出实践探索。例如:杭州的“中国创新交易所”和深圳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政府可以借鉴苹果公司的“应用软件商城”的机制,建立一个全社会交易创新要素 (知识)的平台,现有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和网上金融平台都完全可以对这一平台提供支持。

四、结论与展望

社会知识管理推动创新资源传播、扩散,让协同创新主体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合适的方式获取到创新的资源,以实现协同创新。同时,社会知识管理推动创新网络的扩展和充实,使创新主体从网络中掌握更多的创新资源以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进而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当然,也会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益。最终,社会知识管理促进社会资本扩展与协同创新进入良性循环,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社会知识管理要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是政府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要举措,但是,政府应该如何履行此项职能?这项职能与其他职能如何相互配合?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熊励,孙友霞,蒋定福,等.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5-18.

[2]许庆瑞,贾福辉,谢章澍,等.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全员创新[J].科学学研究,2003(S1):252-256.

[3]Veronica Serrano,Thomas Fischer.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s[J].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2007(18):599 -615.

[4]吴青熹.变革型领导、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组织学习的视角[D].南京:南京大学,2011.

[5]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6]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Fukuyama F.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prosperity[M].New York:Free Press,1995.

[8]Putnam R.Turning in,Turning out: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n[J].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1995,27(4):665-683.

[9]Fountain J.Social capital:A key enable of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C]//Branscomb L M,Keller J.Investing in innovation towards a consensus strategy for federal technology policy,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7.

[10]Putnam R.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000.

[11]陈搏,王浣尘,张喜征.知识资源池:知识创新和共享的宏观机制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6(S1):274-279.

[12]陈搏.学习型党组织与执政党的社会知识管理能力[J].学理论,2010(25):3-5.

[13]陈搏.知识城市与社会知识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39-142.

[14]胡昌平,严炜炜.E-learning环境下用户交互学习中的协同知识创新[J].图书馆论坛,2011(6):45-49.

[15]李慧芬.泛在系统下的企业协同创新机理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1(7):100-102.

[16]赵延东,肖为群.论创新型国家的社会结构基础:为创新积累社会资本[J].科学学研究,2009(1):127-132.

[17]Chaminade C,Robert S H.Social capital as a mechanism:connecting knowledge within and across firms[R].The third European conference o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learning and capability.Athens Greece,April 2002.

[18]哈肯H.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M].戴鸣钟,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Soci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mot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HEN Bo1,2
(1.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Dongguan Polytechnic,Dongguan 523808,China;2.Business School,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China)

Strengthen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the great measures to construct our innovative n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entire community,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promo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social knowledge management;social capital

F270.7

A

1009-0312(2013)02-0038-06

2012-10-23

东莞市社科联咨政项目“东莞创新型经济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研究”(2012JZ03);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社区知识管理研究”。

陈搏 (1970—),男,湖南攸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知识管理与战略管理、产业政策研究。

book=0,ebook=177

猜你喜欢
资本协同主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VR 资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