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双胄, 王 斌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从语法范畴看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徐双胄, 王 斌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在认知科学领域,将分类的心理过程称为“范畴化”,范畴化的结果是认知范畴。对于现实世界同样的现象,不同民族选择不同的认知视角、采用不同的认知方式进行概念化,这就产生了不同的语义结构,语义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语法是概念内容的结构化,那么语法范畴就可以成为衡量语言发展和人类认知方式的标准。从语法范畴入手,分析语法范畴的多样性、语法范畴内部结构精确性以及语法范畴间边界模糊性这三个要素的综合作用,阐述在这三要素的综合作用下人类认知与语言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语义结构;语法范畴;人类认知
语言是人类内在认识与外在表达的统一体,是由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经验构成。认知科学将分类的心理过程称为“范畴化”[1],范畴化的结果是认知范畴[2]。语法范畴包括性范畴、数范畴、格范畴、时态范畴、语态范畴等。本文针对语法范畴,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范畴进行分析,将孤立语中的汉语、黏着语中的日语和屈折语中的德语作为研究样品,试图从语法范畴的多样性、语法范畴内部结构精确性以及语法范畴间边界模糊性这三个方面,阐述人类认知与语言的辩证统一关系。
奥古斯特·施莱谢尔在《以系统的观点看欧洲语言》这本书中,确立了屈折语、黏着语和孤立语三种语言类型[3]。孤立语是每个词由很低词素率组成的语言,在极端情况下,词由一个词素构成,以语法上没有形态变化为特征,如汉语,越南语等。黏着语的概念由洪堡特提出[4],黏着语以动词词尾可以累积附加各种词素以表达不同语义为特征,在词和词的连接上一般使用格助词,如蒙语、日语等。屈折语与黏着语有较多相似之处,但屈折语有更发达的性数格系统以及屈折变化的语法标记一般不具有独立意义,其典型就是俄语和德语等。
奥古斯特·施莱谢尔的分类法以形态学为切入点,进而分析了语法和语篇中词的相互作用,同时以语言分布为地理背景、以语言使用人群为生物背景的分类法,具有科学性,这就是本文使用其分类法的原因。
语法性别是将特定语言中的名词分入中性、阳性、阴性或通性的名词分类系统。
(一)在孤立语和黏着语中不存在语法性别范畴
以汉语为代表的孤立语没有语法性别的范畴。这些语言一般在名词前加一个只表示自然性别的限定词,不能表示语法性别,比如:男学生(男+学生)、女学生(女+学生)。
黏着语也没有语法性别范畴,一般也以在名词前加限定词的形式表示名词的自然性别,以日语为例:男子学生(男子+学生)、女子学生(女子+学生)、男の子(男の+子)(汉语意思:男孩)、女の子(女の+子)(汉语意思:女孩)。
(二)屈折语的语法性别范畴及其内部结构精确性和边界模糊性
屈折语有语法性别的范畴。德语将名词分成三个性,即中性、阳性和阴性。德语的性别范畴既有以自然性别为基础的语法性别,也有语法上的性别。比如:1)der Mann,der Student(阳性名词,自然性别);2)die Frau,die Studentin(阴性名词,自然性别);3)das Mädchen(中性名词,语法性别);4)die Sonne(阴性名词,语法性别)。
上述例子列出了名词的单数主格形式,不同语法性别的名词还有与之对应的变格系统,显示出其内部结构的精确性,比如在德语中基于名词语法性别的不定冠词的变格:中性主格、属格、予格和宾格分别为ein、eines、einem和ein;阳性主格、属格、予格和宾格分别为ein、eines、einem和einen;阴性主格、属格、予格和宾格分别为eine、einer、einer和eine。可以看出,语法性别范畴的存在的目的并非单纯地将名词分成不同性别,而是能与格范畴共同作用,指示出词或短语在句中的语法功能。
因为有明确的表示名词语法性别的语法标记的存在,当一个名词出现时,它就能被识别出自身的语法性别,一般不会与其他语法范畴混淆,所以语法性别的边界模糊程度是低的。
(三)语法性别范畴与人类认知
与相对客观的自然性别不同,语法性别是相对主观的,基于使用此种语言的民族的特殊认知经验,具有民族特性。
语法性别范畴的存在对于一种语言来说是一种认知上的优势。比较下面两句话。
例1 汉语:我在写一篇论文。
德语:Ich schreibe eine Abhandlung.认知语法提出了一个描述小句结构不同成分间关系的概念——行为链[5]。在汉语的例句中,“我”是施事,“一篇论文”是受事;在德语的例句中,“ich”是施事,“eine Abhandlung”是受事,两句句子从行为链和能量传递来看是一样的。但汉语没有明确对于“施事”或“受事”在语音或符号上的指示,而德语因为有语法性别范畴的存在,所以就有了一套与语法性别范畴配套的变格或变位系统,在每一个词上都有相当明确的指示,即1)ich是单数第一人称主格,表明施事;2)eine Abhandlung是阴性名词单数宾格,表明受事;3)schreibe与ich一致,表明能量的发源方不是eine Abhandlung,而是ich。这样的认知优势在下述表示强调的例句中更加明显。
例2 汉语:我所写的是一篇论文。
德语:Eine Abhandlung schreibe ich.这两句话要强调的都是受事,但汉语的强调句改变了非强调句的结构,德语在保持动词占句子的第二成分的基础上调换了词的位置。汉语按照德语这样改变所造成的句子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从这点来看,以德语为代表的屈折语比以汉语为代表的孤立语或是不存在语法性别范畴的语言更高效,语法性别范畴联同格范畴确保了语义经济性。
语法性别的范畴的边界模糊性低,因为一般不与数的范畴、语态范畴等其他范畴混淆。但是语法性别范畴不是独立存在的,因为它与格的范畴、数的范畴等保持一致性,这个一致性原则也保证了语法性别范畴在内部结构上的精确性。语法性别范畴仅在屈折语中存在,这个特殊的范畴是由特定民族的特殊的认知能力创造的,与格范畴紧密联系,明确地用语音或符号指示出事件的参与者在事件中的角色,从而就有了脱离语序限制但又高效的语法构式,建立起更清晰的完形。没有语法性别范畴的语言反映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认知空白。这里以表1作为总结。
表1 语法性别范畴与人类认知的关系Tab.1 The relation of the grammatical category of genders and human cognition
名词或代词的格是指示出其在短语或句子中的语法功能的屈折形式。比如主格表示主语和表语;属格表示领属关系;与格表示间接宾语等。
(一)在孤立语中不存在格的范畴
以汉语为代表的孤立语没有“格”的范畴,名词、代词的语法功能以语序或加语法小品词的形式体现。比如在“我交给老师我的论文”这句话中,按照汉语语序的规则,“我”在第一位,是主语,“论文”在末位,是直接宾语,“我+的”表示所属关系,“老师”从语义上看,是间接宾语,但当这些词分别处于一个句子的其他位置时,他们在形态上没有变化,比如“老师批改我的论文”句中,“老师”居于首位,做主语,但形态上与其做间接宾语时的形态相同。
(二)黏着语的格的范畴及其内部结构精确性和边界模糊性
在黏着语中存在格的范畴,一般使用附加在名词、代词后的“格助词”以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所处的地位。这里以日语为例。
例3 私は私の論文を先生に渡す。(加点部分为格助词)
这句例句可以根据“格助词”分成几部分来看:1)私は:は是表主格的格助词;2)私の:の是表属格的格助词;3)論文を:を是表宾格的格助词;4)先生に:に是表方位格的格助词。通过这些格助词,人们可以明确地分辨出词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可见其内部结构精确,使其语言相当结构化。
但是,格助词是相对独立的语法单位,并不是名词、代词本身的变化,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就有可以能与非格范畴发生混淆,日语的格助词的语法范畴有时也可以被划入及物性的语法范畴,可见其范畴内某些样品的“格”的属性不强,势必造成了一定的边界模糊。
(三)屈折语的格的范畴及其内部结构精确性和边界模糊性
格的范畴存在于屈折语中,并且屈折语的格是最发达的,和语法性别范畴一样是屈折语的一大特点。
在格的范畴里可以有人称代词的格变,也可以有名词的格变。在德语中,名词的格变体现在冠词上,即标志德语名词语法性别的冠词和名词是一个整体。下面列举德语定冠词的变格规则:阳性主格、属格、予格和宾格分别是der、des、dem、den;阴性主格、属格、予格和宾格分别是die、der、der、die;中性主格、属格、予格和宾格分别是das、des、dem、das;复数主格、属格、予格和宾格分别是die、die、den、die。下面分析一句德语例句。
例4 Ich gebemeinem Lehrermeine Abhandlung.
句中的ich是第一人称单数主格,meinem是Lehrer的予格物主冠词(冠词和名词是一个整体),meine是Abhandlung的宾格物主冠词(冠词和名词是一个整体)。这就清晰地用语法标记指明了事件中的ich是施事,Abhandlung是受事,Lehrer是接受者。
因此,屈折语的格的变化是名词或代词本身的变化,这样就避免了像黏着语后置格助词于名词或代词同时也可能附加其他语法范畴的情况。
由此可得出:屈折语的格的范畴内部结构精确,边界模糊程度低。
(四)格的范畴与人类认知
格的范畴和人类认知有重要关系。首先人类在认识客观事件的过程中产生了内在的“格”的概念,然后才有了表现在语音上的表示格的语素和符号上的表示格的语法标记。这些外在表现在语言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心理空间理论,构建语义的重要过程之一就是构建心理空间[6]。在空间制造素激活的空间里,“格”标记可作为空间粒子,连同动词与事件要素发生碰撞,一起激活了空间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格”标记的存在会造成心理空间内部关系更明确。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一般是从无格变到有格变的过程,儿童的学习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发展过程:从无格到有格的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格范畴的产生是人类认知方式的进步。这里以表2作为本节总结。
表2 格范畴与人类认知的关系Tab.2 The relation of the category of cases and human cogniton
数的范畴是以屈折变化的形式表示数量区别的语法范畴,词的单数或复数在语音和形态上有相应的语法标记。
(一)孤立语和黏着语的数的范畴
以汉语为代表的孤立语没有数的范畴,而用数词表示单数和复数的概念。比如“我在写一篇论文”和“我写了两篇论文”中的“论文”在形态上无变化,但用数词的变化表达了单复数的区别。
日语和汉语一样不存在数的范畴,用数词表示单数和复数的概念,比如:編の論文、編の論文。
但并非所有黏着语都没有数的范畴,蒙古语作为黏着语的一员,就有数的范畴,根据《蒙古语族语言概论》,以下是蒙古语表复数的附加在名词和代词之后的词缀:1)d;2)s;3)cüd;4)ner;5)nügüd[7]。
因此可得出:不是所有黏着语中都存在数的范畴,其内部精确性和边界模糊性尚有待考证。
(二)屈折语的数的范畴及其内部结构精确性和边界模糊性
数的范畴普遍存在于屈折语。德语分为单数和复数。德语复数变化较复杂,可归纳的复数变化规则如下。1)无词形变化:der Lehrer-die Lehrer;2)词干元音变化:der Vater-die Väter;3)加后缀-e:der Tag-die Tage;4)元音变音并加后缀-e:die Nacht-die Nächte;5)元音变音并加后缀-er:derWald-dieWälder;6)加后缀-en:die Frau-die Frauen;7)加后缀-n:der Junge-die Jungen;8)加后缀-s:das Auto-die Autos。
数的范畴内部结构的精确性体现在对于名词所表示事物的有界和无界概念的区分。有界事物的内部不具有同质性和可收缩性,所以具有可复制性,而无界事物内部是同质的,无重复性。
此外,从德语表示单复数的语法标记来看,其语法标记一般与其他语法范畴的语法标记不同,因此他们的数的范畴的边界模糊程度是低的。
(三)数的范畴与人类认知
数的范畴与人类认知有密切关系。
(1)对数的区分就是是对界态的区分,即有界与无界,一般说来,不可数名词表示无界事物,可数名词表示有界事物。因为不可数名词是空间扩张、没有界限的物质的名称,而可数名词指一个具体的物体,有空间界限。因此,具体名词一般可数,抽象名词一般不可数。所以,数的范畴用语音和语法标记的形式明确区分了有界与无界的概念,也区分了具体和抽象的概念。
(2)有些民族在认识客观事件的过程中产生了内在的“数”的概念,然后才有了表现在语音上的表示格的语素和符号上的表示格的语法标记。这些外在表现在语言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空间制造素激活的空间里,“数”标记作为空间粒子与事件要素发生碰撞,一起标记了空间里各个要素的界态。缺少“数”范畴的语言和民族必然缺少抽象与具体区别的概念,比如在汉语原本连“抽象”和“具体”这两个词都没有,是从日语的翻译引入来的,而日语的这两词也是接触了西方的思想之后再有的,因此,可以说数的范畴反映了人类认知的一大进步。这里用表3作为本节总结。
表3 数的范畴与人类认知的关系Tab.3 The relation of the grammatical category of number and human cognition
时态范畴是以语法标记的形式在时间流中定位一个时间以表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时态是时间基准的语法化,一般有三种分界:过去,现在,未来。其中不用被标记的现在时是范畴原型。
(一)在孤立语中不存在时态范畴
以汉语为代表的孤立语,没有时态的范畴,在表示时间基准时,用时间副词定位事件的发生时间,在动词上没有语法标记。
(二)黏着语的时态范畴及其内部结构精确性和边界模糊性
在黏着语的日语存在时态范畴。其内部结构的精确性体现在时态与时制的结合而形成的时间系统的对立统一关系。日语时制可划分为非过去和过去,时态可划分为完成相和继续相。动词从时制、时态的角度分析的话有四种相互之间有对立统一关系的基本形态。
在时制和时态的共同作用下,日语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动作或状态成立时的时间位置和说话时间的关系。比如:
例5 私はいま論文を書く。(时制为非过去,
时态为完成相)
私はいま論文を書いた。(时制为过去,
时态为完成相)
私はいま論文を書いている。(时制为
非过去,时态为继续相)
私はいま論文を書いていた。(时制为
过去,时态为继续相)
从例5中可以看出,这些对立关系是由动词的语法标记所表示,事件的时间不受多义时间副词“いま”的影响,动词变位从根本上定位了以现在时间为基准的事件的时间,时间状语限定了这个时间的范围,时间状语不影响该事件在时间流上的定位。
不过日语的表示过去和完成的语法标记“た”还有将动词形容词化的作用,表示一种状态。比如在“眼鏡をかけた人”中的“かけた”并非原型“かける”的过去式,而是将“かける”形容词化,作为一种状态限定后面的“人”,表时态的语法标记也可以用于动词形容词化,这就造成了范畴的边界模糊性。
(三)屈折语的时态范畴及其内部结构精确性和边界模糊性
时态范畴在屈折语中普遍存在,其内部结构的精确性体现在对于不同时态的划分和相应的动词变位以及每种时态不同的功能。在德语中有六种时态。例如:
例6 Ich schreibe eine Abhandlung.(现在时) Ich schreib eine Abhandlung.(过去时) Ich werde eine Abhandlung schreiben.(将来时)
Ich habe eine Abhandlung geschrieben. (现在完成时)
Ich hatte eine Abhandlung geschrieben. (过去完成时)
Ich werde eine abhandlung geschrieben haben.(将来完成时)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德语对于时态的划分细致,每种时态都有各自的动词变位,而且每种时态分别有不同的功能,这些特质充分反映了屈折语时态范畴内部结构的精确性。
从德语来看,德语动词过去式不会与其他语法范畴混淆,所以德语的时态范畴不但内部结构精确而且模糊程度低。
(四)时态范畴与人类认知
黏着语和屈折语在为事件在时间流中定位时主要依靠动词变位。动词变位从根本上定位了以现在时间为参考基准的事件的时间,时间状语限定了这个时间的范围,去掉时间状语不影响该事件在时间流上的定位。
时态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时间关系进行范畴化的成果。日语、德语和英语的时态范畴的构建,是以现在时的原型为中心向外延伸的过程,这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因为无论是从词语的形态、时态、句子结构还是语气等,都是先从简单的无标记开始,然后逐步发展到较复杂的有标记,如先有动词原型,然后有过去式等。
时态范畴为语言构筑起的心理空间加上了一个时间的维度,使心理空间更立体、全面地反映人类想用语言表达的意义。
因此,时态范畴的出现也是人类认知的一大飞跃。这里以表4作为本节总结。
表4 时态范畴与人类认知的关系Tab.4 The relation of the grammatical category of tense and human cognition
(一)本文样品语言的代表性和有效性
本文选用的汉语、日语和德语这几个样品语言是具有代表性且有效的。
属于一个语言类型的语言反映出使用这个类型语言民族的基因的相近,地理位置的相邻以及对世界认知方式和语义结构的相似。汉语、日语、和德语(欧洲范围)是各自语言类型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能有效地代表各自语言类型的语义结构。
(二)人类认知方式的差异性
不同民族的认知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也表现在其他方面。
使用孤立语的中国人在历史上被数次入侵,侵略者有使用黏着语的蒙古人、使用黏着语的满族人、使用印欧屈折语的欧洲人和使用黏着语的日本人。在科技文化领域,使用印欧屈折语的民族不断发明更新的科学技术,黏着语和孤立语的民族更多是在学习和模仿,诺贝尔奖的科技类奖项获得者中,印欧屈折语民族的获奖者最多。但中国人在充分接触西方文明后发生了认知方式上的改变,感到古汉语的结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新文化运动,对汉语进行了白话化和引入西方语法结构的改造,中国之后在各个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就是一个人类认知方式的飞跃促成了语言进化的很好的例子,语言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认知方式的改进。
(三)语法范畴多样性、语法范畴内部结构精确性和语法范畴间边界模糊性的综合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语法范畴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与该民族的认知方式和历史表现的一致关系。语言作为民族思想的外在表现,反映了该民族的认知方式,认知方式越进步的民族的语言就越精确,在历史上的表现也越优秀。
人类认知方式与语言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语法范畴的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下才能成立的。
(1)语法范畴的多样性确定语法范畴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的语法范畴是否多样。语法范畴是普遍联系的,比如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语法性别范畴、格范畴和数范畴之间联系紧密;时态范畴、式的范畴和体的范畴之间联系紧密。一个语法范畴的缺失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多个语法范畴的缺失。多样的语法范畴使人类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更完整地描述客观世界。语法范畴的多样性针对的是语法范畴存在与否的问题。
(2)已经存在的语法范畴是否能清晰地将概念内容结构化就要用语法范畴内部结构精确性来衡量。语法范畴内部结构精确性针对的是已经存在的语法范畴的内部问题。
(3)已经存在的诸语法范畴之间在语法标记上是否有重合现象就要用语法范畴间边界模糊性来衡量,语法标记越明确、模糊性越低的语言越容易结构化。语法范畴边界模糊性针对的是已经存在的范畴之间是否有语法标记重合的问题。
因此,只有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才能全面地从语法范畴的角度分析一种语言的发展程度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认知方式。
(四)范畴观下的人类认知方式与语言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现在我们就能结合认知科学的范畴观,阐明人类认知方式与语言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了。
范畴观下的人类认知方式与语言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1)对于现实世界中同样的现象,不同的民族选择不同的认知视角、采用不同的认知方式进行概念化,因而其在语言中的反映就不同。
(2)不同语言的语法特征不同,而这些语法的差异深深根置于语义结构的不同。因种族、地理、物质和文化等环境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认识世界时有自己的方式,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语义结构。语义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语法是概念内容的结构化,那么语法范畴就是衡量语言发展和人类认知方式的很好的标准。
(3)认知方式越进步的民族的语言的语法范畴越多样、范畴间的联系越密切、范畴内部结构越精确、范畴间的边界模糊性越低。
(4)语法范畴多样性程度越高、语法范畴内部结构精确程度越高、语法范畴间的边界模糊程度越低的语言越有利于促进该民族认知方式的进一步提高。
语言是特定民族内在认识与外在表达的统一体,语言由民族运用其认知能力认识客观世界的经验构成,认知能力对语言的影响越恰当,语言的发展就越合乎逻辑,反过来语言又对民族的认知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语法范畴的多样性、语法范畴内部结构精确性以及语法范畴间边界模糊性这三个要素,可以看到语法范畴与人类认知的辩证统一,同时这三个要素可以成为衡量语言和人类认知发展的标准。
[1] Jackendoff R.Semantics and Cognition[M].Cambridge:MIT Press,1985:86.
[2] Ugerer F.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8.
[3] ァゥグスト·シユライヒヤー(August Schleicher).ヨーロツパ諸言語の体系的概観[M].东京:岩波书店, 1998:11.
[4] Stocking G.The Ethnographer’s Magic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Anthropology[M].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5:84.
[5] Langacker 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1[M]. Stanford:University of Stanford Press,1987:281.
[6] Fauconnier G.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240.
[7] 德力格尔玛.蒙古语族语言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143.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From G rammatical Categories
Xu Shuangzhou, Wang B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
In cognitive science,the mental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 is referred to as categorization, which results in cognitive categories.In response to the same phenomenon in reality,different races choose different cognitive perspectives and apply different cognitive methods in conceptualization, which brings forth different semantic structures that to a large extent determine grammar.Grammar is also the structured conceptual content.Therefore,grammatical category is a good standard for meas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s and the level of human cognition.Focusing on the grammatical categories,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ree key elements—themultiplicity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the precisio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the boundary fuzziness between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to elaborate on the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cognition and language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ose three key elements.
Semantic structure;grammatical categories;cognition
H 04
A
1009-895X(2013)04-0000-00
2012-11-05
徐双胄(198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E-mail:13551686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