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往今来,实现和谐社会是人们的美好追求与向往。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儒家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人生理想关系等问题的论述中,借鉴其精华并做出适应时代精神的发挥,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的状态,也是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其中,儒家的“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精神,它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也是我们今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思想源泉。当前,我们深入探究儒家和谐社会思想渊流,继承儒家和谐思想精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天人合一”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一思想的宗旨就是要求人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孔子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大”即是自然界,而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则是天的基本功能所在。“生”则肯定了自然的生命意义,人与天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人应当像天一样对待生命万物,就是自然界有四时更替的规律。他还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思想,主张“上律天时,下袭水土”,按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万物一齐生长发育,可以“与天地参”,与万物和谐相处、相得益彰,而不加害于自然。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声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明确主张蓄水养鱼,反对“竭泽而渔”。宋明理学在总结前人“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进而发展出一套精致、全面的宇宙哲学和人生哲学体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提出了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和谐交融。在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将天地万物视为统一的生命系统,把尊重自然,爱护万物看作是人的崇高道德。尤其是宋明儒家都有一种普遍的生命关怀、宇宙关怀的思想。儒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的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当前我国进行着最空前规模的经济建设,正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人源于自然,存在于自然。人的和谐发展是以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为前提和基础的,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全面地建构自身、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资源的浪费、海洋的毒化、环境的污染、人欲的暴涨、生态平衡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不能不令人痛心疾首。那么,如何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儒家的“天人和谐”思想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思路。就目前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修身养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自身的和谐
儒家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死和富贵不是人力可以追求到的,也不应成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应“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就是要追求学问的增长和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孟子说:做人应该“存其心,养其性”。何谓修身?儒家讲修身,指的是道德和自律。道德的自律并非与生俱来,而有赖于后天的修养,儒家道德以“仁、义、礼、智、信”为中心内容。孔子一贯主张以“义”为原则,而非以“利”为原则,即主张以“义”制“利”,看到物质利益,首先考虑是否合乎道义,符合道义的才取。在儒家看来,群体的和谐,来自每一个个体自身的和谐。通过道德的修炼,实现道德自律,面对物欲横流的世情,坚守道德底线,这样人与人之间摆脱狭隘的功利化倾向,实现人际和谐便有了基础。而心性境界的提高同样有利于身体的成长,是所谓“德润身”、“德者寿”。在儒家看来,德是人天生就有的,一个普通人不断成长为一个圣人的过程,就是德之不断琢磨、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身养性的过程。《大学》中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修身”就是这个道理。
人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其自身身心的内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有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成了必然。孔子提倡“内省”、“修己”,加强修养,达到理想精神境界。孟子提出“饱食暖衣,逸居而不教,则近于禽兽”,认为精神生活比起物质生活来更有价值,向往更高的精神追求和崇高人格。那么就不会在物欲之海中随波逐流,就能保持内心的淡泊宁静,身正气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不公现象有待解决,贪污腐败现象还未完全消除,社会心态领域的失衡、浮躁、混沌、无序等消极现象有所加剧,这势必影响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性判断,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甚至诱发一些偏激行为,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一个社会要想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每个人都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人格。以“修身”为道德准则的儒家身心和谐思想对现代人摆脱物欲困扰,确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谐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价值参考。因此,重视和解决社会心态问题,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和谐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对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经济社会健康良性的运行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中庸之道”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一词出自《论语·雍也》。原句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这里,孔子把“中庸”理解为人及自然之“德”的最高标准。后由其再传弟子子思加以发挥,并著《中庸》,形成完备的思想体系。按照朱熹的解释,“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程颐则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庸”思想的核心是“过犹不及”,实质上属于质量互变规律中“度”的规定性。中庸之道远不是一个机械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时刻变化发展着的动态概念,即“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世界是一个矛盾体,存在着事物矛盾着的两端,所以“中庸”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有了中庸思想,万事万物的各个方面,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到人、自然、社会三者间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任何一端若不能保持平衡,必生事端,破坏和谐。在实践方面,“中庸”作为人们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正是基于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用最适当的行为即所谓的“无过无不及”去得到最佳的效果。
中庸是儒家思想对人和宇宙的根本看法,是对自我和宇宙的超越。孔子的中庸思想方法在思考、观察、处理、解决各种矛盾冲突中,具有较广的实用性和较强的适时性。“中庸”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行为准则,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时处处都离不开“中庸”思想的指导,搞建设必须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稳定社会的保证必须是各种矛盾以和谐的状态存在,坚持各方面的和谐发展。首先,以“适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不能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或者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处理问题时要视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国家在危难中则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如果在和平时代则应为每个人谋利益。其次,以“反求诸身”、“己欲达而达人”及“和而不同”的思想,筑造人际和谐的社会。与人产生矛盾时尽量找到适度的解决办法,使自己和他人在和谐、协调中共同发展,多宽厚待人和助人为乐,“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处理好人与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才能获得真正的权益。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承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个人只有在尽义务和做贡献的同时,才能确保享有权利的机会。再次,以“正身”、“正名”建造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社会公正、和谐在于人们和睦相处,坦诚相待,人的行为合乎正道。而从政者的品行中正、不偏不倚尤为重要。最后,以“中正”不偏不倚的思想,构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相结合的社会。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治理好国家的基础,治理国家不能偏于法治或德治其中一方面。总之,时时、事事、处处尽量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在变化中掌握好“度”。人际关系上的适度,是人与社会和谐的根本。
儒家和谐思想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对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同时具有普遍价值,为建构和平、公正、自由的理想世界,提供启迪和参考。我们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期,对儒家的和谐思想,加以新的诠释和发掘,将儒学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服务于社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为在我国创建一个真正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作者简介:曾磊(1985-),男,河南信阳人,信阳师范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