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
“亲,江浙沪包邮哦!”看到这句话,江苏、浙江、上海的“网购族”会颇感贴心。这也表示出江浙沪三地已成为国内电商发展的“最前沿”。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网络零售总额突破了万亿人民币,达到1.3万亿,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到6.3%。据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测算,到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将达到5万亿,占社会消费品总额的12%。当然,快速扩容的电子商务离不开物流业“贴身”服务,而占到整个配送成本30%以上的“最后一公里”则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近东提交提案,建议通畅“最后一公里”物流,以优质低价保障民生。
商品配送终端是电商可以直面客户的唯一环节,也是客户资料采集、信息数据整合、市场意见反馈的重要落脚点。就此而言,提高“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有助于电商做出正确的市场预测、并手握更多胜出筹码。而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商品配送质量直观体现在终端物流环节,甚至会由此形成对电商服务品质的判断。在此需要提及的是,基于成本投入与专业化方面考量,目前多数电商仍采取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进行运作。然而,我国物流业总体处于依靠廉价劳动力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阶段,即便是一些大品牌公司也多是一种松散型联盟,一旦加盟公司由于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可能会导致快件延误和丢失等业务瑕疵,而实际上快递员超载、为抢时间而野蛮分拣与投递等现象也屡禁不止。
近年来,有实力的电商已经开始试水配送服务,希望以此摆脱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依附,在市场上优化自身的品牌口碑。例如,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已开始着手开展校园 “阿里巴巴服务站”试点。这些服务站基本安排在学生宿舍楼附近或去学校食堂的必经之路上,提供符合学校应用场景的小邮局操作系统,并提供监控、货架、称重器、扫描、打印机等校园物流所需的硬件设备。而作为专业的物流公司,顺丰对“最后一公里”市场也尤为重视,该公司已经将贴有“SF顺丰”字样的便利店开进了居民社区,这些门店在销售日用商品的同时还承载了快递网点功能,向客户提供时间灵活的寄取服务。此外,北京好邻居等便利店也主动提出与电商或快递企业合作开展代收、发件业务。市场主体对终端物流配送的热情足以表明,这一环节蕴含着巨大商机,各方均想入围分得一杯羹。不过,企业提供这些贴身物流服务需要在網点建设、人员配置、水电成本等方面投入较多成本,此举是否经济、抑或是否会因此加重消费者负担,都有待继续观望和商榷。
应当指出的是,当业内企业无法在终端物流服务环节实现规模经济的时候,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制度优化给予疏导。这其中,夯实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居于首位。据报道,就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而言,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而美国为6869.3公里/万平方公里,德国为14680.4公里/万平方公里,我国公共运输网络仍有大力完善的空间。
对于物流业关心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及交通罚没条款也当再做优化,例如进一步提高油价与国内实际供求的关联度,改变“一罚了之”的冷漠执法态度,为物流业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公共服务。只有物流业整体运营成本能有所下将,业内企业的活力才可能被进一步激发,才会将更多精力聚集于提升管理与服务品质上来。此外,还需要整合社会运输资源,对各地“货车限行”等硬性规定进行弹性化革新,在综合考虑环保因素的基础上实现对货运车辆的合理使用等等。可见,在提升国内物流效率工作上,政府部门当摒弃与民争利思维,积极回归“裁判”角色,从市场切身体验出发认真量夺权衡各项规制举措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