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成见误了教育

2013-05-30 10:48南桥
新民周刊 2013年42期
关键词:考分国学外语

南桥

在中考高考中降低英语考分比重的呼声渐起,北京等地甚至已经进入计划。包括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内,呼吁弱化英语教育所持的理论依据,是英语课挤占了“国学教育”的时间。有人问王社长,国学是什么,他的说法是“国学即人学”,这顶帽子可谓无所不包。英语只是一门语言,用它来给“国学”教育这么大而无当的概念来顶罪,恐怕是“错怪好人”。

我反对降低英语考分比重,认为这会加剧机遇的不公。削弱公众教育中的外语教育,只会让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受害,难不倒条件较好的家庭—— 他们的孩子,到了高中、大学,就可以送出去读书,以后还有很多机会让孩子提高外语水平,拓展各种机遇。有人看法相反,认为“把外语作为应试的重心,弱势群体子女自然就会失败”,并说,此种现象在高校“一看就知”。这个新视角很有价值。只不过其中诸多论断不知是否确有依据,例如英语考试弱势群体是否先天不足,我觉得很值得做一番实际研究。比如可利用现有重大考试的结果,和基本人口构成数据,去展开分析。不能单纯依据“目测”去下结论。“一看就知”的结论受主观印象的影响很大,有时候我们戴着有色眼镜,只会看到我们想看的东西,继续验证、强化自己的偏见,而不是发现新的真相。

“国学”和“外语”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外语处在下风,恐怕就是这种“目测”和成见所致,而非真正有实际的决策依据。多种语言学习并非“零和”的、此消彼长的游戏。英语学习对中文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这种说法,属道听途说和以讹传讹。导致英语热国学冷的诸多原因之中,不乏国学教育本身的失败。而这种失败,是整个应试教育失败的一部分。在这方面,英语教育和语文教育其实是难兄难弟。

以个人经验看,中文和外文学习可相辅相成。在学习方法上,我们的思维可拓宽一些,去想如何改进今日学生的学习方法,让中文学习和外语学习齐头并进。而不是一旦学英语学得吭哧吭哧,就恼羞成怒,拿国学来当遮羞布。教育界应该致力寻找更为合理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找方法的第一步, 是走出这种在英文中被称作old wife tales的迷信、迷思和“目测”,以免其阻碍了我们对高效学习方法的追求。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我们能否借数据之力,发现到底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更为有效?关于中国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效果, 教育部门应该有各种数据可供挖掘,比如按区域、人口统计特征等多种手段,分析学习效果,也可通过各种实证方法,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让更多学习者得益,使得不同学科的学习都有长进。

这方面美国教育研究中就有不少研究,对于学习者极有帮助。前不久读到一份报告,称一些我们传统认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划重点划线,反复朗读,并不有效。而另外一些方法,比如“自测题”,就更有效果。这些研究结论的成果普及开来,我想很多人都会从中受益。

学习者常感觉外语或者语文学习枯燥,常与激励不足有关。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需增强材料的相关性。而最相关的材料,无非是来自现实场景的材料。倘若增加来自现实生活的测评材料, 会比现今常用的标准化测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标准化测评并非一无是处,但是使用过于普遍,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创意。著名教育家肯·罗宾逊的教育实验证明,哪怕是测试方法改变一下(比如从有“正确答案”的标准化测试,到开放式的测试),学习的收效就截然不同。这种发现,应该有助于我们在沉疴积累的应试教育中找到新的测评思路。

各种通过教育和心理学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和来自实际调查的数据,应该成为教育改革的依据。现在各个学科,都讲究基于实证。教学领域,“基于实证的教学”, 也开始受到关注。如果还是仅仅依靠目测、拍脑袋和坊间传说来改革,恐非学习者之幸。在实证研究上不下苦功,解决学习者的实际困惑,而仅让“国学”和外语捉对厮杀,结果会是两败俱伤。

(作者為旅美学者)

猜你喜欢
考分国学外语
“垂”改成“掉”,好不好?
分式求值——中考分式题的核心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数学模型之试卷综合评价模型
中考分式题题型展示
大山教你学外语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