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老大”试水市场化

2013-05-30 10:48覃爱玲
南风窗 2013年14期
关键词:胡思铁道部铁路局

覃爱玲

按照今年3月全国“两会”公布的国务院机制改革方案,铁道部被撤销,分拆为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铁总”)和国家铁路局,迈出了政企分开的关键一步。

最近,新成立的国家铁路局终于搬离铁总所在的原铁道部办公区,开始在新的独立地点办公。与此同时,铁总正全力推进以货运改革为主的运输体制改革。

6月15日,铁总公布了较为全面的货运改革方案,表示要改变过去那种等客上门、编制运输计划的传统方式,实行简化手续,随到随运,全程一口价和“门到门”等新型服务。一度有着“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标签、深受各方诟病的铁路系统,经过漫长的曲折,在铁道部撤销3个多月后,终于开始了市场化的具体行动。

但在《南风窗》记者采访的多位铁路相关人士眼里,撤部之后的铁路系统内部尚无明显变化,铁总履行着与此前铁道部类似的所有职能。虽然因为分拆国家铁路局,一些原铁道部的机关人员工作职位需要变动。

接受《南风窗》采访的北方交通大学教授胡思继仍习惯地称新成立的铁路总公司为“部里”。 长期从事铁路运输研究的胡对铁路政企分开,并向市场化迈进的措施表示欣慰,最近还写了一份完善货运改革的建议送给“部里”,据说颇受重视。

“改革”当头

令人感慨的是,当此铁路系统市场化推开之时,前任铁道部长刘志军被控受贿和滥用职权于6月初开庭审理。他被认为曾长期阻碍铁路市场化改革。

刘志军时代的铁路系统以“建设”为核心,短短几年间,留下了一个庞大的高铁网络。而接替他的铁路总负责人盛光祖上台后,无论是此前以部长的名义,还是如今以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的名义,“改革”都是其明显的中心词汇。

2011年2月,甫一上任的盛,就将安全和改革作为最重要的两项工作。2012年5月,响应国务院落实“新36条”,铁道部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表示铁道部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依法合规进入铁路领域”,并特别强调对民间资本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盛一再强调,各个铁路局就是企业,要以更适应市场经济的方式运作。

今年1月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盛明确提出,“大力实施运输组织改革,推动铁路全方位走向市场。”直到6月15日,铁总公布了较为全面的货运改革方案。

胡思继认为,从大的形势来看,铁路货运改革必须向市场化方向走。过去一直叫“铁老大”,铁板一块,现在贴近老百姓,用提高质量作为最开始的环节吸引顾客,是不错的办法。

他表示,此次铁总努力想改变货运形象,还跟现实压力有关系。随着最近几年大规模的铁路建设,铁路运能有了很大提高,而自去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大宗货物运输下降,严重影响到铁路的总体收入,以前的“车皮难求”变为运能过剩,运输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产生了倒逼机制,迫使“铁老板”有了变身“店小二”的紧迫感。现在的问题是,收到货后,铁路后台如何组织调配,保证这些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到达。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研究员董焰认为,铁路货运走市场化道路本身很好,但关键是运能够不够,目前开展的大规模货运改革有点过于匆忙。他对铁路以目前的运能做到车皮全放开,不需要申请可以随到随运,表示怀疑。

“铁路运输长期不能满足需求,怎么现在一下子就能满足了?运输市场起伏不一样,目前可能由于经济暂时不景气,货运量不够。做了承诺之后,如果形势发生了改变,改革岂不是一下子又要变回来?”

在他看来,中国的铁路仍然处于运能不足阶段,当前仍需要加大建设,只有建成更完善的运输网络后,才有底气说,想什么时候运都可以。

刘志军案中涉及的丁书苗的大量非法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就是替人拿车皮的中介费。对此,胡思继则认为,不完全排除在总体运力过剩的情况下,局部地区的运力紧张仍然存在。铁路系统内部也有“敞开收货后,会不会运不出去”的担心。但就目前在现实中执行的情况看,各铁路局力度都很大,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铁路作为大宗货运,和整个经济形势相关性很大,放开后的不长时间内,货运量上升的效果不太明显。

在给铁总的建议中,胡思继表达的主要思想是,目前以改变货运受理方式为主的改革虽然有一定进步,但不解决根本问题,只在某种程度上方便了货主,对内部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最关键是要加快铁路内部资源整合,提升物流速度。在他看来,由传统的运输企业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向,应该是未来铁路的发展方向。

另外,铁总还决定,从近日起,对京广、京沪高铁部分票价按不同时段实行优惠,但打折只限于商务、特等和一等座等高级别席次。

对此,有人叫好之余表示,一等座以上的座位,普通人本来就很少买,这种打折意义不大。但是,将打折这种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引入本身,标志着不仅是货运,在客运方面,铁路的改革也迈开了步伐,虽然这一步显得并不大。

有铁路内部人士抱怨,当然是入座率低的才打折,“不是市场经济吗,挣钱的我为什么要降价?”

在胡思继看来,客运相对而言比较简单,问题不是特别突出。主要是普通票的买票难和价格过低导致亏损,以及高铁的票价过高、一些非热点地区上座率过低等问题。“价格高了很多人还是不坐,大家还是爱坐便宜的车,中国人很多还是不会为省几个小时多花太多钱。”

由政企合一到垄断大国企

民众对铁路改革的期望很多时候充满矛盾,既欢呼“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又不希望票价上涨。在不少人的想象中,一搞市场化竞争,铁路买票不再难,服务态度也会好起来,但票价不能涨。

人们容易忽略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铁路运输价格是由国家发改委决定的,为了保障大众的出行,从1996年以来,中国铁路的客运票价就没有上涨过。如同北京的地铁票价长期维持在2元的全网运行价格,其中具有很大的公益成分。

按照市场的逻辑,企业没有义务亏损以满足大众的出行需求,它完全可以在春运等运能紧张的情况下,抬高票价,去建设一些赢利性强的好线路,路线差的公益性强的没有好处就不建设,今后的运营也可能亏本,也需要进一步的财政补贴。原来铁道部以政治为考量的运营方式虽然不计成本,但在某种意义上,必须兼顾社会公益,市场化后,这一块如何解决成了另一个重大问题。

在一家人气颇旺的铁路论坛里,最火的帖子,除了希望几年内薪金能达到甚至超过电力银行等垄断同行外,还有多条希望上级能够帮助铁路子弟解决工作问题的帖子。在大部分论坛中人看来,这是再正当不过的要求。虽然也偶尔有人说,“这都什么时代了,还子承父业”,却基本是被攻击的对象。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研究员罗仁坚认为,在目前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的情况下,铁路改革主要靠领导主动在推进,缺乏内在动力。从一个政企合一的机构变为一个垄断企业,不一定会更好,某种意义上可能更差,因为作为企业,就有正当理由说因为要面向市场,有一些项目考虑到赢利性,不愿去建,还要提出增加财政对公用服务进行公益补贴等。

“政企分开的口号是对的,但实质上没有政企分开,好多关系没有理顺,还多出来一个国家铁路局这样的婆婆作为监管机构。事实上,铁路总公司作为一个正部级企业,是国务院直属企业,发改委和国资委都管不了它。”

没有想好的改革?

铁路改革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关于中国铁路改革应当如何进行,一直有多种不同意见。时至今日,尽管铁道部已经撤销,铁总成立后,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的方向也很明显,但关于铁路改革的许多基本问题,各方似乎仍未有基本共识。

在罗仁坚看来,此次铁道部分拆有“为改革而改革”的意味,并没有想好顶层设计,是“没有想好的改革”,接下来怎么改仍未可知。他现在对中国的铁路改革和综合交通运输改革都感到“迷惘”。

困扰中国铁路发展的几大核心问题,目前都还没有实质性的说法。比如高铁下一步如何建,是否仍按刘志军时代定的计划进行,如果建,资金从何处来;国家是否会免去高铁欠下的巨额债务,以便铁路发展能够轻装前进;铁路内部的分拆是否会进行,如分拆,是选择网运分离还是区域分割;在市场化的情况下,铁路的公益性亏损如何处理,客运票价是否会上涨;在原来民航和邮政并入交通部后,整合几年后仍然成效有限的情况下,成立一个更大的交通运输部后,综合运输怎么才能更好地协调等。

胡思继分析,铁路几十年没有大的动作,体制机制僵化,“一个小的改运,都会牵涉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太困难了”。外面觉得挺简单,业内人士则深知其难。而货运则更为复杂,改革起来更困难。所以他认为这次铁总以货运改革为切口,“反映了领导的魄力”。

无论成效将会怎样,中国铁路市场化的改革已然拉开帷幕。

猜你喜欢
胡思铁道部铁路局
基于主客观评价的减振器异响问题规避方法
既有灾害监测系统接入铁路局中心系统方案研究
Low tem perature Pmmm and C2/m phases in Sr2CuO3+δ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呼和浩特铁路局GSM-R系统现场应用故障分析与处理
我们家的“坏小子”
我家有座图书馆
364名兰州市铁路局职工心血管病与口腔健康关系研究
2012年1—12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
2012年1 — 9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
昆明铁路局完成IP会议及语音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