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05-30 07:35曹爱莲
当代医学 2013年15期
关键词:中药方吴茱萸结肠镜

曹爱莲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1]。西医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的疗效均不理想,复发率高,副作用较大。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上属于“肠癖”、“泻泄”及“痢疾”等范畴,中医辩证施治可提高治愈率。现将我科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 例中男性 53 例,女性 27 例;年龄 24~74 岁,平均 43.8 岁;病程 3 个月~6年不等;中医辨证分型:湿热蕴结型 19 例,脾胃虚弱型 16 例,脾肾阳虚型 31 例,肝脾不调型 14 例。所有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并排除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结肠息肉、结直肠癌及结肠结核等。

1.2 方法

1.2.1 湿热蕴结型 主要为腹痛并下坠、肛门疼痛灼热感、排黏液血便伴有里急后重、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及行气止痛为主。中药方:生甘草 6 g,金银花 8 g,葛根、黄芩、黄连、厚朴、薏苡仁、红花、当归、木香及陈皮各 10 g,白芍、赤芍及连翘各 12 g[2]。

1.2.2 脾胃虚弱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多且稀、食量减少、舌微红而苔白、脉象细弱;针对此种证型患者,治则为健脾益气、固肠止泻[3]。中药方:鸡内金 5 g,吴茱萸 6 g,茯苓、五味子、补骨脂、川楝子、肉桂、山楂、山药及麦芽各 10 g,白芍及炙甘草各 12 g,白术及党参各 15 g。

1,2.3 脾肾阳虚型 患者自觉腹部常有冷痛感、明显下坠感、肠鸣即泻、大便白色黏冻、腰膝酸软、食少纳差、舌淡苔薄、脉象沉细。以固涩止泻、温补脾肾为治则。中药方:肉桂、五味子及甘草各 6 g,白芍及破故纸 10 g,木香、白术、吴茱萸及肉豆蔻各 12 g,党参、当归及诃子 15 g。

1.2.4 肝脾不调型 症状主要为腹泻且夹杂脓血便、精神受到刺激后加重、胸胁胀闷感、嗳气少食、舌淡红、苔薄白黄、弦脉。治则为调气活血、疏肝健脾及止疼止泻。中药方:吴茱萸 3 g,黄连及甘草 6 g,干姜 9 g,陈皮、柴胡、白术及防风各 10 g,当归及白芍 12 g,乌梅 15 g,党参 20 g。以上各个中药方每天煎一剂,三餐饭后服用;两周为一疗程,一般治疗 2~4 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粪常规正常,结肠镜下见水肿充血、糜烂出血、浅表溃疡及黏膜表面的脓性分泌物均全部消失。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及粪常规明显好转,但其中一项未消失,结肠镜下见病变好转、无充血,水肿没有完全消失。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消失,粪常规及结肠镜下病变无改变甚至恶化者[4]。

2 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经过中医辨证治疗,湿热蕴结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肝脾不调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100%、93.75%、90.32%、85.71%。见表1。

表1 四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是由于饮食不节制、脾胃虚弱、恼怒忧思,或者肠道湿热蕴结、气血壅滞,时间长了则导致患者正气不足、脾土虚衰、肝木克土,最后发展成正虚而邪实。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无毒、安全、有效,既能促进肠道溃疡面迅速修复,又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标本兼治;同时防止抗生素、激素等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中医辨证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慎用抗生素以防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病情反复;调理情志以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调节饮食,尤其是忌辛辣、刺激、油腻及生冷食物[5]。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0.

[2]韦昌国.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60 例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0):16.

[3]石俊杰.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38 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8):192.

[4]郭玉笔.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分析[J].光明中医,2012,27(4):724.

[5]刘向东.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72 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99.

猜你喜欢
中药方吴茱萸结肠镜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浆液性乳腺炎的疗效分析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中药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6例疗效观察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
抗癌中药方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肝癌89例
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