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2013-05-30 02:59范玉君魏辉卢月梅翁潭潭
当代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粪肠前列腺炎埃希菌

范玉君 魏辉 卢月梅 翁潭潭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其中细菌感染占较大比例[1]。由于前列腺的解剖结构特殊,使抗生素作用缓慢,近年来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给前列腺炎的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本文通过对 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拟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的 1600 例患者进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详细了解前列腺炎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更好地为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 1600 例前列腺液培养标本均来自我院 2010年5月~2012年5月拟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 14~86 岁,平均年龄(42±3)岁。

1.1.2 培养基 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和巧克力色琼脂平板均购自郑州安图绿科生物有限公司。

1.1.3 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 使用珠海迪尔公司生产的DL-96 细菌分析系统,配套使用该公司生产的细菌生化鉴定及药敏分析板和辅助试剂。

1.1.4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由广东省临检中心提供。

1.2 方法

1.2.1 嘱病人排尿后常规消毒尿道口,按摩前列腺后第 1 滴用于常规检查,取第 2、3 滴于无菌拭子中尽快送检。

1.2.2 将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部分标本视临床需要接种于巧克力色琼脂平板,置 37℃,5%~10% CO2环境培养 18~24 h,结合前列腺常规结果(WBC>10/HP,卵磷脂小体减少)分离可疑菌落。

1.2.3 用珠海迪尔公司生产的DL-96 细菌分析系统对分离菌作生化鉴定及体外药敏实验。

1.2.4 ESBLS:当头孢噻肟MIC≥4 μg/mL判定为耐药,且头孢噻肟/棒酸孔MIC<0.25 μg/mL,专家系统判定产ESBLs菌株。或者头孢他啶判定MIC≥4 μg/mL判定为耐药,且头孢他啶/棒酸孔MIC<0.25 μg/mL,专家系统判定产ESBLs菌株。

1.2.5 MRSA:当苯唑西林MIC≥4 μg/mL判定为耐药时,专家系统判定为MRSA菌株。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结果 1600 份前列腺液标本中有 476 份标本检出细菌,阳性率为 29.7%。其中 6 份标本有两种细菌混合感染,共分离出 482 株细菌。居前五位的依次是溶血葡萄球菌 124 株,表皮葡萄球菌 72 株、大肠埃希菌 62 株、粪肠球菌 56 株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45 株。具体分布见表1。

2.2 耐药性分析 由于分离出的部分细菌例数较少,不具有统计意义,故本文着重就分离率较高的细菌做耐药性分析。

2.2.1 从前列腺液分离出的葡萄球菌中MRCON 56.5%、MRSA 20.8%。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均达到 36.8%以上。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见表2。

表1 1600 例前列腺液标本分离出的 482 株细菌分布情况

表2 259 株葡萄球菌对 12 种抗生素的耐药率(%)

2.2.2 肠球菌对于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50%粪肠球菌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各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显著不同。见表3。

表3 62 株肠球菌对 9 种抗生素的耐药率(%)

2.2.3 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的菌株占 37.1%,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 79.0%、67.7%、53.2%,第三代头孢菌素中,除头孢他啶外,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率均达 50%以上。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肠杆菌。见表4。

表4 107 株肠杆菌科细菌对 16 种抗生素的耐药率(%)

3 讨论

前列腺炎(CP)是目前男科学领域的难题之一,其病因并不清楚,目前较为令人信服的是尿液返流理论,即后尿道压力过高,残留尿液返流入前列腺腺管导致炎症发生[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慢性前列腺炎的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前列腺特异性标本的镜检和病原微生物检测[3]。以往认为引起CP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4],但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革兰阳性菌占有更高的比例且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这可能和过去由于实验室条件限制而将有致病能力、能引起泌尿系感染的葡萄球菌不予报告有关;另一方面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除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属外,尚有链球菌属等。但也有学者对他们在前列腺炎发病中的意义表示怀疑。有关革兰阳性菌是否真正引起CP有待进一步研究,有学者认为表皮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可能与其表面含有大量粘质因子,其形成可黏附于临床常用的聚合物材料上的生物被膜,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并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控,使感染呈现持续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有关[5]。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其它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等则较少引起前列腺炎。近年来,随着淋菌性尿道炎的增多,淋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菌[6]。

从本组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在分离出的细菌中,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远高于革兰阴性杆菌,与文献[7]报道相符。分离率较高的细菌分别为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于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无论是否MRCoN或MRSA,呋喃妥因耐药率低,经济实惠,均可作为首选治疗用抗生素。另外,对于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可选择糖肽类药物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虽然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但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大,价格较高,限制了临床使用,而且国外已有对于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的报道,为防止诱导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的产生,应慎用万古霉素。

肠球菌所致的前列腺炎中,粪肠球菌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屎肠球菌次之,其它肠球菌较少。粪肠球菌中对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均达 80.4%以上;对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的 28 株,即HLAR为 50%,该菌可出现多重耐药。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 3.6%,临床可对一般粪肠球菌感染采用氨苄西林或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合治疗。但当肠球菌产生β-内酰胺酶,使青霉素耐药,产生了过量的慢反应青霉素结合蛋白(PRS)时,这种治疗则是无效的。

肠杆菌感染的前列腺炎中,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其中产ESBLs的菌株占 37.1%,多重耐药菌株较多,尤其对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零,这是因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因其具有特殊的空间构象而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6]。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可作为抗生素治疗首选;对第 3 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建议临床医生在治疗用药时应严格按照体外药敏实验结果进行选择。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如复方新明,红霉素,四环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医生不应作为经验用药。由于大量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临床用药需多方面综合考虑,应以体外药物敏感实验结果为依据,结合药物是否具有协同性及对前列腺的渗透性等因素加以选择。

[1]林厅龙.慢性前列腺炎主要病原体分布和细菌耐药性监测[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221-223.

[2]邓春华,梁宏,梅骅,等.前列腺内尿液返流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10):288-289.

[3]贾英蜂.100 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J].当代医学,2011,17(4):66-67.

[4]吴阶平.泌尿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27.

[5]朱娟,伍勇.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基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1,7(4):288-289.

[6]林谦.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研究进展[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7,12(2):138.

[7]温娅丽,郑红菊.前列腺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3):469-494.

猜你喜欢
粪肠前列腺炎埃希菌
微酸性电解水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抗菌作用的体外研究
前列腺炎和早泄有关系吗
粪肠球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光动力疗法联合氢氧化钙对根管粪肠球菌消毒效果的体外研究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感染粪肠球菌致病岛毒力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