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崛起

2013-05-25 00:27吴一峻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

吴一峻

(上海市上海通志馆,上海 201201)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崛起

吴一峻

(上海市上海通志馆,上海 201201)

21世纪初,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崛起,主要表现为:开始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特色鲜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一轮区域合作与发展热潮兴起。目前,这一地区正发展成为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驱动能量最高、发展前景最好、人民生活最为富裕的经济区域之一。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崛起

在中国东海之滨、万里长江出海口,有一片冲击平原,这就是长江三角洲,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本文所述经济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的全部,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共计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积10万平方公里,简称“长三角”。

至2008年末,“长三角”以约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7.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7.9%的GDP。换句话说,“长三角”的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的6.5倍,按照GDP计算的经济密度是全国平均的15.7倍,城市密度是全国平均的6.9倍,常住人口人均GDP是全国平均的2.4倍,在中国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见表1)。

表1 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的战略地位(2008年)

一、经济总量大,增长速度快,开始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

统计资料表明,2008年“长三角”16座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55.80亿元人民币,增速同比达到11.7%,占全国GDP的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2802.5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6.9%,占全国的13.2%;外贸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1.5%,占全国的37.1%;实际利用外资总额416.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占全国的43.7%;地方财政收入5796.59亿元人民币,增长16.8%,占全国的9.5%。

值得注意的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长三角”区域经济出现了滞涨态势,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2008年,“长三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的年均增幅分别比全国低了19.0个和14.2个百分点。

从城市经济规模上看,2008年上海生产总值达13698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绝对领先优势;苏州生产总值达6701.3亿元人民币,杭州生产总值达4781.2亿元人民币,无锡生产总值达4419.5亿元人民币。此外,生产总值逼近4000亿元人民币的城市还有宁波(3064.1亿元)、南京(3775.0亿元)。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按年末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长三角”人均GDP达到54538元人民币(按户籍人口计算则为64136元人民币),按照当年1∶6.9451的平均汇率计算,约折合为7853美元。其中苏州、上海和无锡三座城市人均GDP分别达到10572美元(73427元人民币)、10529美元(73124元人民币)和10419美元(72364元人民币)。由此判断,“长三角”地区于2008年开始整体跨入工业化高级阶段的门槛。

二、产业结构渐趋优化

“长三角”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先行区域。2008年“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3.3∶53.5∶43.2,与全国同期11.3∶48.6∶40.1的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而第二、三产业比重均高出全国,表现为“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格局。但从产业高度看,2008年北京三次产业构成为1.1∶25.7∶73.2,其第三产业占比远高出“长三角”地区。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占比畸高,苏州更是高达62.0%。制造业的发展普遍超前于服务业,“长三角”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限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县域经济充满活力,城乡一体化特征鲜明

改革开放以来,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力量,就是以乡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功能分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不断向郊县和周边农村地区扩散转移的明显趋向;另一方面,在中心城市工业职能向外扩散的同时,“长三角”原本强大的乡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与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相互融合与嫁接,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迅速向企业大型化、集团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壮大。农村工业化引发城市化,众多乡镇均按照城市规划标准建设和改造,并不断赋予其现代城市功能,成为一个个“微型化的城市”并连成一片。同时,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亦工亦农或亦商亦农,使“城乡”、“农与非农”之间的二元结构逐渐淡化。2007年“长三角”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约为2.5∶1,低于全国的3.33∶1。由此,启动了“长三角”农村经济、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四、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1—2007年间,“长三角”16座城市外贸商品出口总额从739.37亿美元增至4506.74亿美元,年均增幅35.2%,占全国的份额从27.8%升至37.0%;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160.6亿美元增至367.7亿美元,年均增幅14.8%,占全国的份额从32.3%升至49.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蔓延,海外订单的骤减,对“长三角”地区以“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为特征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和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外向型经济发展明显受阻。据统计,2008年“长三角”16座城市实现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为88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从上年的16.1%回落至14.0%,其中出口商品总额5306亿美元,增幅11.5%,回落16.2个百分点。

目前,“长三角”已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最为集中的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共有400多家落户“长三角”,其中上海逾300家,江苏约250家,浙江约90家。此外,在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迅猛。据上海《新闻晨报》,至2010年7月,上海已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81家,批准外资投资性公司203家,设立外资研发中心311家,由此成为亚太地区有较强吸引力的外资集聚城市,也是中国内地吸收外资总部机构数量最多、领域最广泛的城市。

五、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突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框架基本形成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江苏省的苏南地区(主要是苏州、无锡两市)在20世纪80年代乡镇集体经济迅速崛起和90年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原来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进行全面、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另一方面则“国退民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21世纪初逐步形成了“公有制经济+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的“新苏南模式”,其核心思想和本质特征是“三个坚持”,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及坚持“依托上海、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战略方针和城市功能定位。

从浙江省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现已发展成为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了以“势、市、私”为特征的“新浙江现象”。所谓“势”,即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省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所谓“市”,即浙江省素以“市场大省”闻名全国,市场体制好,市场机制活,大市场建设全国领先;所谓“私”,即以个体、私营等非公所有制经济为主体成份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浙江省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和特色经济赖以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成为浙江省最为突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上海市的情况则与浙江省刚好相反。改革开放之前,上海制造业高度集中,城市经济成分高度单一,国有经济一家独大。浦东开发开放以后,上海通过招商引资、土地置换、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旧城换新颜”的快速发展,所有制结构也随之出现明显变化,逐渐形成“跨国公司+强势政府”的“新上海模式”。2008年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成分占54.3%(其中国有经济47.3%,集体经济7.0%),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占45.7%(其中外资及港澳台22.9%,个体私营22.8%),二者基本平分秋色。

在上述三种区域发展模式相互并存、相得益彰的基础上,“长三角”已基本形成了以股份制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2008年年末,在“江浙沪”两省一市城镇产业人员构成中,纯公有制企业人员仅占14.2%,比全国平均数低9.3个百分点;个体私营、外资和港澳台企业人员分别占42.2%和6.3%(尚未包括浙江省的相关人员数),比全国平均数高出13.3个和0.9个百分点。“江浙沪”两省一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纯公有制企业数仅占2.9%,总资产占9.8%,分别比全国平均数低2.1个和6.9个百分点;个体私营企业数占比62.5%,总资产占25.0%,分别比全国平均数高4.8个和7.4个百分点;外资和港澳台企业数占22.3%,总资产占39.0%,分别比全国平均数高4.6个和13.0个百分点。

六、城市群特色鲜明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城市化道路既不同于京津唐“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模式,也有别于国外大城市带主要依靠少数几个特大城市的做法,而是充分依托崛起迅猛并不断发达的乡镇工业,从“离土不离乡”就地发展乡镇、村镇,到“离土又离乡”集资建设小城镇,再到撤县建市、改“城”(县城)为“市”(中小城市),走的是大中小城市并举,适度发展超大城市、重点发展大城市、积极培育中小城镇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具体表现为“一多三高”:

一是城市数量多,城镇体系健全。至2008年末,“长三角”共有各类城市53个,并拥有23个县和1022个建制镇,分别占全国城市总量的7.7%和建制镇总量的5.3%。就行政级别而言,包括1个省级行政区(直辖市)——上海,2个省会城市——南京、杭州,1个国家计划单列市——宁波,12个地级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嘉兴、潮州、绍兴、舟山、台州,以及37个县级市。

二是城镇密度高,城镇结构日益完善。目前,“长三角”城市密度和城镇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5倍和4.95倍。从城市群的规模分级情况看,2008年末“长三角”地区总人口超过400万人的城市有3个(上海、南京、杭州),200—400万人的城市有4个(苏州、无锡、常州、宁波),100—200万人的城市有5个(南通、镇江、扬州、绍兴、嘉兴)。50—100万人的城市有3个(泰州、台州、湖州),20—50万人的城市有1个(舟山),以及1022个建制镇。

三是城市化水平高,外来人口高度积聚。2008年末,“江浙沪”两省一市1.5亿常住人口中的非农人口数达到8791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9.9%。其中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88.6%,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南京市达到77.0%。

四是城市连绵程度高,城际联系日趋紧密。至2008年末,“长三角”除了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外,已基本成为中国形成最早且规模最大的城市连绵区。由于区内城市大都地处江南水乡,历史上就形成了濒海临江、以“港”兴城和傍河环湖、以“集”建镇的城镇发展与分布格局。此外,“长三角”地区还沿铁道和公路线不断扩展,形成一种“交通走廊式”的城市发展格局。在总长660公里的沪宁—沪杭—杭甬铁路沿线,平均每隔37公里便有一个城市,并由此构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Z”字型发展主轴。其他城市也都分布于铁路、高速公路、长江、大运河以及环太湖之间,构成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信息网络系统。

七、科技发达,人才荟萃,构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长三角”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目前,这一地区劳动力数量多、素质高,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特别是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拥有众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具有良好的人文积淀和雄厚的智力资源及科研实力。据统计,2008年“江浙沪”两省一市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人数208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36倍;文盲率7.13%,低于全国7.77%的平均水平;教育经费总额为1320.6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14.7%和两省一市财政支出的16.9%,高出全国2.5个百分点;人均教育经费903.6元,远高于全国680.2元的平均水平;研发经费总额为1292.7亿元,占全国的28.0%和地区生产总值的2.0%,高出全国0.5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为121986件,占了全国的34.6%。优越的人文背景和技术基础优势,使“长三角”成为中国重要的新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扩散中心和新产品的制造基地。另一方面,“长三角”相对较大的市场容量,又为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运营及管理方式的引入与再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

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过程中,各项社会事业的配套发展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就业、环保、治安、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长三角”16座城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37.2张,高于全国30.5张的平均水平;城市生态环境渐趋良好,苏州河、淀山湖、太湖的综合治理工作都取得了进展;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启动,“江浙沪”两省一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106.2万人)和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29.9万人)两项指标分别占常住人口的28.1%和26.2%,而全国同期平均仅为16.5%和15.1%;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6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70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050元人民币,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为36947元人民币,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为17714元人民币,都高于全国同期的平均水平。

九、新一轮区域合作与发展热潮兴起

一是“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主要领导提出要相互学习,通过定期召开“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暨市长联席会议”和签订“沪浙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等形式,第一次在跨省市层面上推动“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使区域合作逐渐向着制度性安排的方向演进。

二是“长三角”各城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对话沟通、会晤交流、友好协商,在金融、信息、交通、旅游、会展等各个管理层面和领域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为构筑区域统一的政策平台与投资发展环境,为实现区域资源的共享、产业的互补、基础设施的衔接和政策的对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2008年8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2010年5月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为新一轮区域政府合作、共同构建区域政策平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是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市场融合与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异地之间的各种招商引资、商贸洽谈、产权交易、企业并购、技术合作等活动十分频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政府、企业与社会中介组织互动,一个统一的区域共同市场呼之欲出。

四是城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又有新进展,沪宁高速公路和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全线拓宽,东海大桥、苏通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先后建成,沪宁高速铁路和长江口越江通道等重大项目的完成,上海与江苏、浙江之间快速通道的不断增加等,都有力地促进了“长三角”1—3小时交通圈和区域广域交通网络体系的形成。

目前,“长三角”正在发展成为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驱动能量最高、发展前景最好、人民生活最为富裕的经济区域之一,并向着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前进。

责任编辑王京

F299.27

A

1003-8477(2013)12-0094-04

吴一峻(1980—),男,上海市上海通志馆管理部主任,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硕士。

猜你喜欢
长三角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