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惠生:新闻报道要娓娓道来

2013-05-24 03:55章文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新闻周刊工作者学会

章文

1月11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传媒年会上,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的发言有些与众不同,没有发言稿,全是即兴大白话,“(媒体)创新就创在说人话上,你要能说出富有人性的话,就说明你的创新符合这个时代要求了”,台下一片掌声。

4天后,1月15日上午十点在北京珠市口东大街7号中国记协新闻大厦办公室里,这位曾在一线做采编工作长达20年的资深媒体人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要学会说有人性的话”

中国新闻周刊:11日,你在传媒年会上发言提到了范敬宜,说很赞同他的“办报要有政治家的头脑,艺术家的手法”,在你看来,一个新闻工作者要怎样才能做到这两点呢?

翟惠生:我跟范老交往不少,我理解他说的“办报要有政治家头脑”是对传媒人最高的要求,因为无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等无一不是与政治相通的。比如经济问题,无论在哪个国家,政策决定经济走向。而政策是由政治层面制定的。很多问题都是政治的反映,是政治在某一领域的折射和反映。

作为办报的人,作为从事新闻的人,脑子就要复杂一点。这个复杂指的是会立体地看问题,不能平面地看。如同三维图一样,有正视、侧视和俯视。当你俯视的时候可能看得会更清楚,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养成这样一种立体思维和俯视思维,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新闻工作者是记录人和事的人。那要怎样记录人和事?记录讲究新闻的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这里的真实又不同于一位家庭妇女向别人传话。记者应该是观察了解了人和事之后,将之提升到一个理性思维的高度,只有完成了这个过程你才是一个合格的记者。

但是要成为一个大记者还要完成第二个过程,那就是从理性思维到平实描述的复归。因为不完成第二个过程,那些理性的东西用很书面很沉重的方式表达出来,也许很深刻,但是不能为广大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如果说理性思考需要一个政治家头脑的话,那么还原成最朴实的描述,娓娓道来就是艺术家的手法。因为只有最接近、吸引你的读者,你的报道才能引领人。

中国新闻周刊:你这里说的“引领”是指什么?

翟惠生:我多次提到,新闻界对社会有“引领”作用,因为新闻界不是发号施令,那是不可能的。引和领,首先一定要有旗帜,举着旗子才能“引”。而“领”是什么?就是走哪条路的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很明确了,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新闻周刊:但是目前一些媒体,他们的报道在你所说的“引领”方面,读者反应和客观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翟惠生:这就是问题、差距所在呀,如何提高我们的传播引导能力。十八大报告提出,党存在四大危险,排在第二位的危险就是“能力不足的危险”。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人的个性多元化越来越凸显。面对这种释放,应该如何执政?有的主流媒体话讲不到位,做不到娓娓道来,这正是中央所判断的“能力不足的危险”。我多次说所谓媒体转型主要的就是要学会说有人性的话,这就是“政治家头脑,艺术家手法”在文字和版面上的具体体现。

中国新闻周刊:的确如此,长久以来一些媒体讲得大多是空话套话,传播效果很不好。当然,他们现在尝试做出改变。

翟惠生:因为新闻工作者不是秘书。秘书从事的工作是传达,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一字不落。而新闻工作者负责的是传播,传播就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要把中央领导的意图转化为一种老百姓爱听、听得懂的、愿意听下去的语言。

邓小平曾说“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话”,讲自己的话不是说非要打擦边球,犯规。我不这么认为,关键是你能否理解了中央的意图,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变成老百姓爱听的话来说。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是传播,是桥梁和纽带,要学会搭桥。

“他把党和人民对立起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对记者来说,这个难度比较大。

翟惠生:所以做记者并不容易,记者必须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这需要政治素养和阅历的积累,还需要知识和为人处世的积累。记者首先要热爱生活,这样才会了解生活的真相,学会换位思考。

中国新闻周刊:越是了解生活,深入群众,就越能了解群众的呼声和问题。在报道的过程中很可能就遭遇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所说的:“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翟惠生:讲出这样的话本身就说明他政治头脑不清楚、能力不足,他把党和人民对立起来了。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中国新闻周刊:不过,媒体作为执政党和人民的喉舌,有时候在两者之间也不容易平衡。

翟惠生:常说“屁股决定脑袋”,任何人都逃不出这个怪圈,就像挤公车,没上车之前想上车,上车之后就希望把别人挤下去。这是人的本性。作为执政党,自己监督自己,自己不断改正自己,这是最难的。所以记者要学会换位思考,面对一项政策,假如我是官员或者假如我是群众应该要怎么理解?这是有区别的,明白要倡导什么,引导什么,曝光什么。这里面的分寸一定要把握好,就像古人说的,要想当先生先要当学生。凡是世界有名的大记者无一不具备政治头脑和眼光。比如斯诺采访毛泽东,还有华莱士采访邓小平,记者最后都必须要介入政治这个层面。

中国新闻周刊:那么面对社会基层不和谐的声音,在一些官员看来可能会影响政治大局,媒体该不该报道呢?

翟惠生:首先你要明白曝光不和谐因素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要消除这种不和谐,然后努力把这种不和谐转化为和谐。

(实习记者范晓对此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新闻周刊工作者学会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学会分享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学会分享
美《新闻周刊》回归纸媒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