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悦
瑞士:数据分析防洪水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山雪线上升,容易带来洪水,而借助监控积雪的数据模型,可以正确预测洪水的出现。瑞士国家森林降雪国土研究所(WSL)借助融雪水源监控新技术,可以根据降雪的融化速度,预测洪水的发生。积雪融化的水被称作“雪水当量(Snow Water Equivalent)”,一直存在着计量困难的问题。以往这需要研究人员从40个观测点挖掘从雪到地表之间的冰床样本进行推算,但需要较长时间。如今借助数据分析模型,可以每30分钟从200个观测所和135个自动监控器得到最新数据。在上个冬天,瑞士借助这项技术,未雨绸缪地避免了洪水的出现。
日本:高科技小用品
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解决电力短缺和易收纳的防灾用品等都受到关注,比如适用于大量充电的可携式太阳能发电机正悄然形成潮流,这也应了现在人们离不开电脑和手机的需求;还有收音机功能的手电筒,只要摇动或是握住把手即可充电,手电筒采用省电的LED组件,也可以用于手机的充电上。还有只要将水份注入孔中即可发电的“水电池”,无论是用果汁、咖啡甚至是口水,保存时间是一般干电池的好几倍。还有采用NASA研发技术的轻便防寒毯,内外层分为金色和银色,银色面能够反射人体的体温,金色面可以吸收外界的热能等。
菲律宾:RFID技术监测
RFID(无线电射频技术)可以在菲律宾减灾技术中得到更广泛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在监测天气和地质条件上被用作小传感器的核心部件。这是一项叫做“智慧菲律宾(Smarter Philippines)的项目,是由菲律宾科学和技术部牵头,旨在全面使用ICT技术提升菲国人民生活水平。RFID技术可以配合雷达系统建立完备的灾害监测系统。
泰国:纳米沙袋防海啸
纳米技术在防海啸上也可以一展身手了,泰国国家纳米研究中心展示了应用纳米技术的沙袋防海啸产品。这个类似“大尿布”的东西,使用了水凝胶和纳米外套防水,有望取代传统沙袋。纳米技术除了应用于防海啸之外,还用于驱蚊和能源领域。比如可以将在网状织物上使用纳米技术浸润化学药品,当蚊子腿接触之后便在几分钟内毙命,这可以有效防止蚊虫叮咬带来的各种灾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