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97-01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课程教学理念特别关注学生的预设生成,课堂讨论作为一种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深入交流,这就是一种"激励,唤醒和鼓舞的艺术"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活动。只有做好课堂讨论,才能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探究的渴望,在积极能动的探究中拓展能力,在拓展能力中营造出高效课堂。我个人就如何使课堂讨论更有效做了多年的总结借鉴,探究总结了"情境讨论四步法"。
1自由、平等中进入问题情境
轻松、自由、和谐是思维火花得以萌生的土壤。教师在轻松、自由、民主中关注情感因素、心理因素等非智力因素,营造轻松和谐的讨论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在平等自由中开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悟,那部分处于"浅睡"状态的思维就会被唤起,就能有精妙的讨论生成。我在教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将全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分别以"朝、暮、春、夏、秋、冬"六个"字眼"来命名小组名称。于是,同学们充分发挥主体性,在轻松而美好的氛围里,积极地投身于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经过他们集体的探究讨论、思维碰撞后,有的绘声绘色地说着,有的聚精会神的画着,有的神采飞扬的写着,无不沉浸在艺术创作的快感中。在轻松、自由的氛围里,老师和同学们欣赏着一幅幅神韵丰厚的画面,倾听着一句句悦耳动听的描绘,仿佛栖身于大自然的诗意,浸润在花香鸟语,徜徉在艺术的旅程中。课堂在一种和谐美妙的充满人性化的爱的关怀中持续、发展,预设、生成。
2思考、感悟中研读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实践证明,问题情境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创设积极讨论的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问题素养。在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时,一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读完《斑羚飞渡》课文后,文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的心,让你深受感动?找出来读一读,和大家议一议;(2)这是一群怎样的斑羚?请用一些你认为合适的词语加以形容。这样的问题和学生的阅读感受、生活体验十分贴近,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话可说,因此课堂讨论积极而活跃,精彩而生动。贴心、巧妙的问题情境如同引发课堂讨论的"酵母",会在刹那间扩散学生的发散思维,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美轮美奂、异彩纷呈。
3设计、释疑中创造问题情境
科学设计讨论话题至关重要。一是讨论的问题要提纲挈领,有概括性和高度;二要有探究性,能激发所有学生去深入挖掘课文主旨。三是话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争议性,具有非形式化的特征。应有利于学生的广度思考、能形成不同的见解,问题不一定有解,答案也不必唯一。四是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一般来说是遇到教学重点或难点问题学生疑窦丛生时是讨论的最佳时机。在教学《断魂枪》时,我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1.沙子龙为何不传枪?2.小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沙子龙形象?3.小说讲述沙子龙不传枪的故事,到底要表达什么?《断魂枪》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小说。针对学生阅读小说时提出的主要问题"沙子龙为什么不传枪"这一问题,我在教学时即以此问题为龙头和"导火索",一步步引导学生从环境和人物两方面分析沙子龙不传枪的原因,这既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又照顾了小说学习的主要内容,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概括性。接着在"分析沙子龙形象"这一环节中,由于沙子龙的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两个问题,而学生由于认识水平和阅读视野的不同,对这两个问题得出了针锋相对的两种理解。有的同学认为沙子龙不传枪表现了他对过去的留恋、欣赏,表现了他落后保守的心态,作者对他是不满的,是批判的;有的同学认为沙子龙不传枪体现了他对时代变化的清醒认识,是他对个人和武学尊严的坚守,是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体现,作者对他是欣赏和同情的。答案有了开放性和争议,我评价时的标准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观点有理有据,就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设计的这类讨论话题有概括性和高度,有探究性,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争议性,课堂的讨论也就具有了面广、量足、层次较深的特点,而正是基于此才使课堂效率得以更好的提高。
4点拨、引导中深化问题情境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好"启发、引导、点拨、调控"的作用,巧设悬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学生新问题、新认识的产生,要求教师有充分的教学机智,善于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创造性艺术性地点拨与引导,争取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对知识形成多元而深入的解读、理解,促进基础知识的深化和基本能力的形成。
关注讨论过程,及时有效引导,逐步深化讨论的效度。课堂讨论过程虽要提前预设,但合理科学的过程引导才真正会有绝妙的生成。对学生的讨论及时进行分析、引导,会促使讨论走向深入、深刻,增加其广度、丰富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以灵活地拓展延伸知识点。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意义"。一开始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可以搬家,可以开山辟路,可以靠山吃山;甚至有个别学生说愚公是愚蠢的。我一直在一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在惊讶之后我冷静地意识到,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其实不无原因。现在的学生缺乏对愚公生存的时代大环境的体验、感受。因此我及时地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事先准备好的描写先秦时期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视频资料,进而加以适时地引导,学生的疑惑得以解除。而出乎意料的是,在紧接着的进一步讨论中又有学生认为愚公砍伐树木、挖掘山体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我在对学生的这种理解给予适当肯定的同时,又及时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巧妙地把同学们讨论的话题引到讨论"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避免了学生过分关注愚公的做法而偏离文章主旨。教师对学生见解进行分类分析,既肯定正确意见又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对一些错误见解选择适当的语言加以排除,做好引导。教师做好"舵手",而不做"引擎",既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也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效度。
问题是深入学习的催生剂,讨论是产生思维火花的强引擎,而情境就是激发思维创造的大温床。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讨论中明辨是非,解读知识,提升能力,就能真正发挥好课堂讨论的功效,就能有效促进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建构更为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