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链"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3-05-17 01:44邵根保解荣青
考试·综合 2013年7期
关键词:问题链物理探究

邵根保 解荣青

摘要:"问题链"教学是科学地设置一系列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形成"问题链",以问题为导向,用探究式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把"为何设置这样的疑问"和"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形成"置疑-质疑-探究-释疑-归纳反思-拓展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减负增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策略。

关键词:问题链;提高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24-02

"减负增效"对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负增效"的主阵地是课堂,寻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是我们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经过多年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现就如何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1目前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际脱节,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而课堂探究学习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一些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肤浅,不能按新课程理念去设计教学,没有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常出现"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假讨论"、"假探究"、"假活跃"的现象。

1.2不重视概念形成过程和问题解决思维过程的教学,有违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轻过程、重结果,思考空间窄、力度小,思维方法训练不到位。

1.3不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设计。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基本上都做了,但在实验中不能贯彻新课程的要求,不能达到实验的教学目标。例如:由于探究性实验难于驾驭,本该由学生进行的探究,改由老师"全权代理";本该由全体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完成的探究,改由教师和部分"精英"学生独占"舞台",其他学生变为"看客";本该是探究性的实验,却改成了验证性或变相的验证性实验,且不注意实验的拓展性。

1.4不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用语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师生情感的交流性。教师所提的问题没有价值,该提问的不提问,不该提问的乱提问;问题没有启发性,如提出"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是假热闹,不能引起学生的高智力活动,长此以往,势必阻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没有在关键处设问;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来立刻换人回答,这无疑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2物理课堂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切实解决好以上问题,才能够提高教和学的质量。科学地设计一系列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形成"问题链",以问题为导向,用探究式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策略。该策略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情景导出疑问,层层设计、环环相扣形成逻辑性较强的"系列问题",把"为何设置这样的疑问"和"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形成"置疑—质疑—探究—释疑—归纳反思—拓展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3"问题链"教学策略的实施

应用该策略的基本程序如下,(以学生的原认知为基础,考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创设情景)置疑 → (学生根据课题内容及相关背景材料、信息)质疑 → (师生共同寻求解疑方法进行)探究→ (学生感悟知识、原理的形成过程)释疑 → (师生共同)归纳反思→ (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拓展应用。

"问题链"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关于"置疑"。

"置疑"就是设置疑问,即产生问题。笔者主张更多时候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引发学生置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有找到独立创见的可能。

3.2关于"质疑"。

3.2.1"质疑"即提出疑问,请人解答。"质疑"以"置疑"为基础,可以是老师对学生提问,基本要求是:

(1)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原认知,根据其认知水平分设三个层次"已知区域"、"最近发展区域"、"未知区域"。 一方面,所给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缺乏思考的余地、不点就通、不思就懂的问题是不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另一方面,所给的问题不能过于复杂、高深,不能超出学生物理认识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否则,学生将会由于知识理解、问题解决过于困难而产生厌烦心理。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问题才有思考的价值。

(2)问题要有启发性。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问题要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强调答案的多样性,它能够调动学生对各种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迁移,促进学生的讨论和师生的交流,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得出各种结论。

(4)问题用语要科学而富有情趣、表达要灵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问题设计,如导入式问题、判断式问题、描述式问题、分析式问题、归纳式、反问式和评论式等。

3.2.2"质疑"也可以是学生向老师提问、向同学提问、向自己提问。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基本要求是: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倡导敢问。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无疑是课堂问题的最好催化剂。只有学生不怕了,学生才会站起来提出他们头脑中一直盘旋着的问题。不怕,不仅仅是不怕老师,对老师的权威敢于提出质疑,敢于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同时还要不怕教材,对教材的一些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还要不怕同学和他自己。

(2)引导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激发思考,引导会问。我国古代理学家朱嘉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当学习者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要使学生善于提问,首先教师就要为学生做如何提问的示范,并指导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到思考后还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去发现问题——"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

3.3关于"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基本要求是:

(1)激活原有知识经验,有效引导分析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技巧之所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分析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分析当前问题的基本结构,洞察问题中所隐含的基本关系,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和推理,提出猜想或假设。例如,"内能"的教学,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物体为什么会具有内能)之后,指导学生洞察问题中所隐含的基本关系--分子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指导学生类比宏观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提出猜想--运动的分子具有能(分子动能)、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分子间具有能(分子势能)。

(2)指导建构,解决问题。"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教师应指导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不同的途径对不同的预设进行探究、比较、讨论、反思,以期和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实现新知的同化和顺应,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对于本身具有一定体系的较容易的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例如,在"内能"的教学中,当学生提出"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分子间具有势能"的猜想后,即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讨论交流来完成内能概念的建构。对于有一定难度、且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合作完成。例如"物质的比热容"的教学。对于一些无法用实验来进行科学探究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理论探究。例如,对于"并联电路总电阻"规律的得出,宜用理论探究进行建构。

(3)感悟策略。要适时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反思的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物理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物理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感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物理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实现物理思维方法的"再创造"。

(4)指导建模。要重视解决物理问题思维模型的建立指导。在教学中要重视建立思维模型,使学生在解决新的问题或复杂的问题时,在思维上能够"有路"可走。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思维方法后,其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4要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

著名教育家契可夫认为"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教师应把"问题"作为师生感情交流的纽带,使"问题链"成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表现欲望、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有效平台。

"问题链"教学策略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它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体验成功;设计"问题链"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更优化,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这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郭玉英《建构主义与物理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沈忠元,《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初探》,重庆:科学咨询,2008(12).

[3]王海芳 余哲《科学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提问的研究--创设生活情境的策略》2005.6.

[4]解荣青《初中物理问题解决教学法探索》 2009年教育学会获奖论文.

猜你喜欢
问题链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