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彦海
摘要:通用技术是这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一门重视对学生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的课程。这门课程刚刚开设,没有前人积累的经验可供借鉴。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已摆在每位通用技术教师的面前。本文就在具体的通用技术课的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通用技术 高效课堂 有效性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我校已实施两年多,通过这两年课程实施情况的分析发现,在学生参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或多或少存在着教学案例远离生活、授课形式单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上好这门课、让学生接纳并喜欢这门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拓展,结合教学中一些的案例,提出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且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实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稳定的兴趣可以使记忆更牢固,观察更敏锐。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知识背景,创设生动有趣、直观鲜明的问题情境通过创设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让学生觉得通用技术很生动、很有趣,学生积极的思维、乐于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结构与稳定性”一节课的引入时,笔者一开始并没讲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而是拿出一个事先已经打磨的粉笔(不明显)让学生垂直放稳。粉笔肯定不能放稳,同学们很好奇。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很容易就引出了结构体的稳定性概念。这些试验虽然简单,但学生精力集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演示后却非常有效果。
二、设计技术实验,亲历学习过程
列宁曾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世界的辩证的途径”。这也是教学基本的认识过程。通过等直观手段的运用,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表象材料,使他们在头脑中建立一幅较为清晰、准确的图景,例如,在“结构的强度”一节课的引入时,笔者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几个不同形状的纸质桥梁,让学生慢慢地往桥梁上放书本,随着书本的增多,学生都摒住了呼吸、表情越来越严肃,直到最后被压塌大家才发出呼喊声。看到桥梁被压塌了,便有很多同学过来查看桥梁的损坏情况,发现只有其中拱桥承受的数最多。对此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什么直桥先被压坏呢?拱桥为什么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造成坍塌的原因是什么?结构的受力特点有哪些?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查资料,去分析研究,把教学内容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被推上了高潮。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得到学生的欢迎,符合学科的特色,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
三、合理运用教材、整合教学资源
对教材内容应进行必要的重新整合,应根据技术类课程的实践性特点,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重新整合。这里所说的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可以是必修模块中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也可以是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如“《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从理论角度,对等概念的总结,而实践活动较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实践活动和理论有效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增进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
例如:发给学生废弃的答题卡,让学生用答题卡制作纸质小板凳。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好自己设计的作品。作品种类繁多;结构有固定的、折叠的、散件组装等。又如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中的“技术图样的绘制”和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的“电子线路图”在知识内容上是相衔接的,在课堂教学中也完全可以结合讲授。整合教学资源很好地理解并掌握了知识,而且既锻炼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四、精心选择案例,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
在教材中“案例分析”占主导地位,但许多是学生感受和体验不到的,也只能“咬字嚼文”进行分析。案例的选择可以来源于周边生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融觉入到案例情节和角色中,也使课本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融合起来。教师在使用案例时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案例说起。可以说,教学案例选取的好不好,学生对它的兴趣的大小,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利用分析手机、自行车、火车的变化学习技术的创新性;通过案例分析,如网络技术、游戏等生活贴近的技术实例来学习技术的两面性。学生一下子就把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掌握了。而且,这些案例都是学生比较了解的,所以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学生分析讨论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中,在讨论中获取共识。在“结构的稳固性探究”一节,我把四川汶川的地震中倒塌的建筑的图片还有近两年发生在上海的“楼脆脆”事件发生在城都的“楼歪歪”事件应用到教学中,这些案例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又例如“系统与设计”的专题教学,因为系统的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如果按照书本讲述系统的概念、特征、要素等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和体会。我首先学生坐的小板凳初步了解系统。然后采用分析自行车的结构及每部分的功能来掌握。最后给出一些案例,如田忌赛马、赤壁之战、三个和尚抬水喝等,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因此选好案例,用好案例不仅仅是通用技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更是贯彻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五、合作学习,学生共赢
课制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大原因,在班内实行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是一个有效的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通用技术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理论知识,如果照以往的讲授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不单是提不起兴趣,而且那些纯知识理论,学生估计也记不住。以下是在讲授《技术的发明与革新》这节课时,我先给学生提出“什么是革新?发明与革新有何区别?发明与革新对人类进步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情境,给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等采用六个学生为一组将学生分成A组、B组、C组……。各小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让每一个小组上讲台举例子,讲述什么是革新,发明、革新是如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经济、环境、文化等方方面面。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得到锻炼的机会,又学会了如何学习,论辩思维也得到发展。学生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在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势在必行。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完善和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使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同时也能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并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今后,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障碍,但我们坚信,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我们能真正找到一条最优的通用技术教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