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人文”资源

2013-05-16 00:34李速隆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人文评价

李速隆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是对数学课程教育目的的基本定位,明确了数学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可见,数学课程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同时,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的总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情况,即以“发展性眼光”来看待学生,以发展性评价来评价学生,这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人文性。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与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发掘教材人文资源,使教学设计渗透人文性

充分发掘教材本身的人文资源,使其恰到好处地做到“借题发挥”。就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来说,很多教学内容和习题中都蕴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就会在人文教育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并能发挥课堂教学延伸的德育功能,使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含着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新课程实验教材特意增加了“你知道吗”这一内容,通过一些数学史实史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如学习乘法口诀,教材渗透:“你知道吗?‘乘法口诀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读起来很顺口,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

这样的内容在新课程教材中几乎每一册都有三、四处,如果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就将这部分内容准备进去,并在课堂上用三分钟时间,引导学生认真地阅读、了解这些数学悠久的历史,再配上教师生动、详细的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更全面、具体,产生的民族自豪感自然也就更深刻。

二、教师丰富课堂角色,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必须从传统的45分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在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更需要扮演“学习伙伴”的角色,教师应该陪同学生从课堂走向书本,从书本走向知识,从知识走向社会实践,从而内化自我,形成人文思想。

在渗透人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首先要从自身出发,提高人文修养,身正为范。平时,教师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将自身投入到大的数学人文环境当中。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对于如何渗透人文教育进行探讨研究,包括师师、师生之间,在探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使课堂教学更好地渗透人文教育。

三、创设人文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陶行知先生也强调,教师应该“承认儿童的人权”,应该教学生“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陶行知一贯主张“儿童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把儿童苦海创造成一个儿童乐园”,也就是要把过去那种“苦学苦练”的课堂变为轻松愉快的儿童乐园。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应该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例如,我们在教学《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教师往往认为这节课很简单,教学过程一般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一步步认识不同的分数。但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内涵,必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设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需要让学生折图形,这时教师可以先说:“老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的白纸,你能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吗?”学生当然说:“能!”到下一个环节,教师可以把话锋一转,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加大一些难度行吗?”学生是不会服输的,这时巧妙地引出:“你能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吗?”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挑战,学生的热情就会一下被点燃起来,课堂的气氛也会热烈起来,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始终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实施人性化评价,让学生拥有自我尊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评价要求打破以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从评价的目标到评价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强调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其人性的关怀。”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内容首先要全面,不仅包括答案和结果,还有学习的过程,方法,态度等。用放大镜去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个闪光点,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尽可能把学习的评价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最终为他们的成长服务。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评价上渗透人文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总习惯于对学生的课堂回答及反应在课前做全面的预设,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总能对学生的各种反应“应对自如”,而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评价也总是千篇一律的,都是“你真棒!”“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等诸如此类的评价语言。殊不知在看似顺利的课堂教学下,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个性差异早已被我们忽视。我们不妨再回到刚才的实例上,在课堂上,当学生的反应超出教师原先的预设或出现其他突发情况时,教师的评价还能是“千篇一律”中的一种吗?显然不能。而此时教师的及时引导与评价正是其课堂评价人文性的体现。就以其中一种引导——“你们可真会学习,课前已经自学了乘法口诀,那你知道这些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吗?”为例,这样的评价从一方面肯定了部分学生的超前学习,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人文精神在课堂评价中的体现。而从另一方面也把学生及时地引导到了当前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同时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

总之教师的课堂评价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重过程,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发展。要把评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通过评价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从中渗透人文教育。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一定会饱含鲜活浓厚的生命气息,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就一定会彰显出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水乳交融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人文评价
人文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