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朱元璋重典治吏对我国廉政建设的意义

2013-05-14 06:41周志
卷宗 2013年4期
关键词:反腐败明代朱元璋

周志

摘 要:明初重典治吏对于遏制贪污腐化的蔓延、清明吏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推动了明初社会的进步。但同时,明初重典治吏也一定程度压抑了官员从政的积极性,压制了社会活力。

关键词:朱元璋;重典治吏;明代;反腐败

一、明初重典治吏的原因、背景

1、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明初,由于多年的战火,至明政权建立时,基本上是经济破败,百废待兴。为了迅速的治疗战争创伤,恢复社会秩序,朱元璋决心建立一个强大的集权国家。而当时的许多官员对朝廷的旨意拖延敷衍,甚至阳奉阴违,因此朱元璋希望通过重典治吏来树立朝廷和皇权的权威,从而通过中央权利的高度集中化来顺利的推行政府机构改革,对各级官吏进行控制,用以稳固其专制统治。鉴于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朱元璋推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将权力集于一身,如严格限制宦官、外戚的活动范围,为了禁止太监干预朝政,在宫门前立下了铁碑,规定宦官干预朝政者死,通过对功臣的清洗,消灭潜在威胁,在胡惟庸案后取消中书省,撤销了已有千年历史的丞相一职,使得中国封建王朝唯一能制衡皇权的相权最终画上了句号。至此,朱元璋成了真正独揽一切政事的独裁者,建立了前所未有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体制。

2、明初吏治腐败的需要

元末长期形成的官场积弊,并未因改朝换代而立即荡涤无余,有资料说明当时的官吏非常腐败。“官贪吏污,…不知廉耻之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送迎,曰人情钱;勾追,曰买发钱;论诉,曰公事钱;觅得钱多,曰得失;除得州美,曰好地分;捕得职近,曰好巢窟;漫不知忠君爱民之为何事也。”而诸如贪污等腐败现象,欺隐田地绢粮,逃避各种差役,比比皆是。作为一代新王朝,朱元璋充分吸取了宋元两朝对官吏过分宽纵,而导致官场腐败,奸吏执法,政治昏暗的深刻教训,故对官吏贪赃腐败深恶痛绝。因此,朱元璋毅然抛弃了赵匡胤以来统治者采用的“大度宽容”的治吏方针,而采取用酷法重绳群臣百官,整饬吏治,使得明初吏风较为清廉。从这一点来看,朱元璋对吏治的整肃还是比较成功的。

3、朱元璋个人性格的作用

重典治吏与朱元璋的个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朱元璋的出生、经历及个人性格,对明初重典治吏政策的出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使得明初的重典治吏在手段和方法上具有某些突出的特点。朱元璋出身佃农之家,父母兄弟早亡,幼年给地主放过牛,在庙里当过小行童,后外出做云游和尚,这使他对民间疾苦和贪官污吏的恶行有切身体会,同时也造成了他心理上的不平衡,他说:“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发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蛊害民者,罪之不恕。”这种性格上的极度自卑与自负的矛盾体,集于朱元璋之一身,性格的扭曲,使得朱元璋对他人极端不信任,为了加强朱家统治,能传子子孙孙千秋万代,必须摒除一切有可能对其统治造成威胁的因素,朱元璋的这种动机不可避免的影响着重典治吏制度的出台和执行。

二、明初重典治吏的积极意义

1、明初重典治吏清明了吏治

朱元璋曾言:元朝失败的原因在于“元氏暗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奈何胡元以宽而失,联收平中国,非猛不可”。由此可见,根据当时元末明初的政治状况,明初的阶级斗争形势比较尖锐,以及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也是异常的激烈,在这样的状况下,当时是非重典治吏不可的。既然是必然的产物,便有顺应历史的合理因素,对此应当给予一定的肯定。经过明初重典治吏,宋元留下的腐败之风为之一扫,使吏治之风清廉。朱元璋的重典治吏虽然没有完全达到禁奸止贪的目的,但确实给了贪官污吏以沉重的打击。在严刑酷法面前,官吏“不敢纵肆”、“一时吏治多可纪”。

2、明初重典治吏稳定了社会秩序

朱元璋在特定时代特殊历史时期实行的重典惩贪所具有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朱元璋的“重典治吏”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惠及子孙,在严刑酷法面前,官场风气逐步好转,明初吏治日趋清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促进了当时及其后来的经济发展,并由此导致了后世所谓的“百姓充实,府藏衍溢”的“仁宣之治”盛世的出现。

3、明初重典治吏推动了社会进步

朱元璋通过重典治吏强化中央集权后,在此基础上迅速有效的推动一系列符合历史潮流的经济改革,主要的经济措施有三点:第一,解放奴隶。第二,在维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对农民战争后部分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的事实予以承认。第三,减轻赋税、鼓励农民开荒。综上,朱元璋通过重典治吏政策强有力地保障了上述经济措施的实施。到了洪武末年,人口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耕种面积扩大了,明朝经济出现一片较为繁荣的景象。

三、“重典治吏”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

1、以史为鉴,在现代条件下,如何真正做到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强调依法行政,成为廉政建设的首要内容。“重典治吏”不能真正奏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局限性。我们党的十五大做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理解,在于坚持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先进性,保持执政为民的本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发挥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2、必须在以坚持“罪责性相适应”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惩罚力度,重点打击经济犯罪。我们要总结“重典治史”的历史经脸,加深对腐败现象危害性的认识,加重对腐败行为的刑事、经济处罚。以贪污、受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腐败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它不但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和破坏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发育,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它还污染了社会风气,败坏了社会道德,腐蚀了干部队伍,破坏了民主法制建设,严重损害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形象。有鉴于此,邓小平在提到如何处理干部腐败案件时指出,要雷厉风行地抓,要公布于众,要按照法律办。该受惩罚的,不管是谁,一律受惩罚。我们要以廉政法律法规为依据,借鉴明代对贪官严刑重惩的历史经验,加重对腐败官员惩罚的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键康发展。

3、最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现象的产生与泛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重要一点是公职人员在主观上丧失了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和道德观,道德的堤坝一旦溃决,就无可挽救地滑向犯罪的深渊。同时,国家工作人员是“依法治国”的决策与执行主体,他们的整体道德素质对依法治国伟大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新时期国家公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逐步深入对在公职人员心中构筑一道防腐倡廉的防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反腐败明代朱元璋
朱元璋杀牛
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朱元璋与叫花鸡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当前腐败问题的分析研究
浅谈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