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进礼
(陆军军官学院)
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增强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安徽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有利于推动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安徽创新文化底蕴深厚,科教资源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30多年前,安徽凤阳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改革的序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停滞落后局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安徽的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涌现出一批坚持自主创新的骨干企业。到2012年11月,全省共有本省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44户。截至2012年10月底,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分别达到1617家和25家,均居中部第一。近年来,安徽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核心战略,不断创造着自主创新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奇瑞成为国家自主技术创新明星,是全国企业自主创新第一面旗帜;合肥成为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成为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安徽省成为全国第一批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
到2012年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2.8万人,比上年增长9.7%。科研机构2091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671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14.5万人。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75亿元,增长28.1%,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6%。全省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有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5个、省级(含重点)实验室105个、部属(含院属)实验室35个;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7家,其中国家级20家;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个,其中国家级4个。2012年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78项。这些成就为安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目前安徽的科技创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科技人才和科教资源在全省的分布呈现出局部集中而整体并不平衡的态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全国处于弱势地位。
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和有关专业统计年报,至2011年,全省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两院院士1人;院士工作站22个;院士工作站引进院士数36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数35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03人。但从安徽科技创新资源的空间布局来看,则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蚌埠等几个主要城市。一方面,随着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落户合肥,合肥成为全国大科学工程最密集的地区,通过一批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和研究基地的建设,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这种创新资源“点状分布”的特点,使得少数主要城市创新资源高度集中,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的源头,而多数地区创新资源严重匮乏,导致区域创新资源和活动呈现出不均衡状态。自2004年2月成立合肥科学城建设指挥部,到2004年11月合肥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再到2009年1月安徽省政府正式下文批准设立“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省会城市合肥的科技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截至2012年2月,在合肥服务的院士人数已有60人。相比之下,省内其他地区拥有的科技人才和科教资源则很少。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是对全国各省区市科技水平和经济社会运行质量较为客观的反映和评价。其监测数据涵盖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5项一类指标以及约40个三级指标。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全国平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58.22%,而安徽只有42.62%,其在全国31个地区中的排名仅为第23位;2011年全国平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60.05%,而安徽只有44.21%,其在全国31个地区中的排名也仅为第21位。2011年虽然比2010年往前提升了2位,但其在全国的排名依然靠后。若将2011年与2010年的监测结果加以比较,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比上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安徽却只提高了1.59个百分点。虽然其在全国31个地区中排名第7位,但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新近公布的2012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中,全国平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9.87%,而安徽只有45.85%,其在全国31个地区中的排名虽然往前有所提升,但也仅为第17位。可见,安徽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
安徽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切实建立和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引进和对外科技合作,增强财金支持力度,并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以合肥为中心的安徽区域创新体系。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是科技使用的主体,市场是科技进步的导向,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就要对科研力量进行合理分工和优化配置。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应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而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做好服务和科技支撑。而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市场竞争是其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是其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企业通过其技术研发机构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迅速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大缩短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时间,极大提高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从而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强调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重视增强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的能力,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小康社会的早日建成。为此,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此基础上,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自主创新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原始性创新,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独立自主地去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目的是获得更多原始性的发明和发现;第二是集成创新,是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第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这是技术进步的捷径。可见,自主创新既不是自我创新,也不是封闭创新;既不排斥技术引进,也不排斥国际合作。因为“科技的灵魂在于开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科技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科技也正在逐步国际化。因此,安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该充分利用省外和国外的科技资源,在“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加强技术引进和对外科技合作,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浪费,从而可以在高起点上加速本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研发活动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资金投入的多少,又直接影响到研发活动能力。一般国外的科技(R&D)投入会占到GDP的3%左右,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上海市R&D投入占其GDP的比重已分别达到2.81%、3.11%和3.16%,而同期安徽却分别只有1.32%、1.40%和1.60%。企业的发展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要想很好地进行科技创新,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必须要增强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
在财税方面,要实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建立鼓励研发投入的税收体制、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和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财政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但在财政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财政资金投入的产出绩效问题,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支出结构,强化科技计划资金管理和科技投入绩效考评,以提高财政资金的科技创新使用效益,实现政府财政科技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在金融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实施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加大企业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风险投资、信用担保和社会投入力度,扩大企业创新和创业的投资规模。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发明创造的关键。要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因为科技创新需要人来完成,从创新成果的生成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这些创新型人才,那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010年和2011年安徽全省每万人中从事R&D活动人员分别只有10.77人和13.59人,而上海市早在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就已分别达到39人、32人、30人、33人、33人和32人。因此,针对安徽的现实省情和客观差距,必须要努力培养和吸引各类优秀的创新人才和科研人员,不断壮大并优化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使用制度和激励机制。
现代市场竞争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组织形式,善于合作已经成为了企业在市场立足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客观要求。因此,要以资源为基础,战略为导向,充分积聚合肥的创新优势,构建以合肥为中心、省内骨干企业为主体、若干高新技术产业链为支撑的开放的安徽区域创新网络体系。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服务和推动本省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与长三角及沿海地区的区域创新网络相对接,整合省内外各种科技创新资源,在学习、交流和互动的基础上,相互合作,攻坚克难,提高本省的科技创新能力。
[1]王圣志:自主创新安徽加速崛起的“核动力”[N].经济参考报,2012-12-14.
[2] 徐颖奇:“智慧星云”闪耀庐州[EB/OL].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2/02/03/004744409.shtml.
[3]2011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一)[EB/OL].http://www.zjkjt.gov.cn/html/node18/detail170401/2012/70401_32901.html.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李学勇:我国自主创新不排斥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EB/OL].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7-10/16/content_6891135.html.
[6]宋丽云:科技的灵魂在于开放 徐冠华谈国际科技合作[EB/OL].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42/152/20030220/92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