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四境界

2013-05-14 11:11湖南武冈市教研室潘璋荣
中国西部 2013年9期
关键词:驯兽铁笼子受教育者

文/湖南武冈市教研室 潘璋荣

德育自古以来就为人类所重视,并因此使德育之思想、意见、理论汗牛充栋,纷繁复杂。人们对德育之理解是千差万别的。综括起来,人们在德育上的认识和作为可以概括为四种境界:驯兽德育、训子德育、意识德育(思想德育和宗教德育)、精神德育。尽管德育有四种境界之分,但是它们都是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束缚制约人的言行,防止和减少人与人的争斗、伤害和残杀。

驯兽德育

所谓驯兽德育,就是将人像对待猛兽一样的对待。囚禁和打击其身体,以使其行为符合人类的公共规矩。譬如狱吏将犯人囚禁起来,奴隶主将奴隶戴上脚镣手铐,父母将孩子关进房子,或者将孩子捆绑起来;还有一些学校、军队实行所谓的“封闭式管理”,这都是驯兽式德育的表现。

大家知道,马戏团的狮子、老虎经常是被关进铁笼子的,关进铁笼子的目的和原因是为了束缚它们,防止它们伤人和吃人。老虎、狮子关进了铁笼子,人们便不再怕它们,人们尽情地观瞻,甚至可以跟它们开点小玩笑,来点小动作,老虎、狮子似乎变得可亲起来,仿佛具备了“兽德”成了“德兽”似的。但铁笼子并不能改变老虎、狮子的嗜血本性,它的“兽德”是被逼出来的。一旦铁笼子没了,它们仍会重开“杀戒”,是会伤害人畜的。可见马戏团的驯兽“德育”是很成问题的,但驯兽德育用于驯兽问题并不太大,因为毕竟将狮虎终身囚禁在铁笼子里并不会引来“人权问题”或“兽权问题”的指责。

问题是用驯兽的办法来对人类进行德育,问题就立即出来了。奴隶社会可以说是人类驯兽德育的昌盛和肇始时代。那时奴隶主常常将奴隶戴上脚镣手铐,以使奴隶能服从奴隶主要求的秩序,受奴隶主的压迫剥削和完全地占有。但奴隶毕竟是人,尽管迄今为止没听说狮子老虎砸碎铁笼子的求自由的新闻和旧闻,但是奴隶却早已砸碎了自己身上的脚镣手铐,从而宣告了驯兽德育昌盛的时代——奴隶社会的结束。

尽管驯兽德育昌盛的时代(奴隶社会)早已成为久远的历史,但是在德育中,那种将人身当奴隶一般锁禁和虐待的行为并没有结束,当今遍布世界的监狱就是明证。监狱的实质就是将人像猛兽般的关起来,钳制其躯体。除开监狱,各种囚禁人的身体和体罚人的肉体的行为仍然不时地发生在我们这个文明世界中。

驯兽德育的实质是直接在身体上施加囚禁或打击的方法,来强制性地使人们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它的突出特征:一是野蛮性和残酷性,它有时甚至致人伤残,严重的甚至致人死亡;二是使得德育对象滋生一种奴性和萎缩的兽性,而不是作为人的自觉性,会使人丧失自信和自尊。

训子德育

训子德育就是将受教育对象像封建社会的父母对待孩子一样,经常的打骂和训斥。

训子德育是体罚加责骂加简单的道理的教育,它是一种典型的过渡型德育模式。它既有驯兽德育的因素或影子,又有意识德育的因素或萌芽。它虽然也有体罚,但这种体罚一般来说较为轻微;它虽也讲些道理,但道理比较肤浅,很不系统。责骂甚至辱骂是训子教育的主要特点,训子教育主要是打击人的人格,而驯兽德育则是主要打击人的肉体的。

封建社会是训子德育盛行的时代,训子德育培养的是奴性强但多少有些自主性的人。

意识德育

意识德育又可分为思想德育和宗教德育两大类。

思想德育

思想德育是指教育者立足于社会关系,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利益关系出发,启发教育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思想上告诉人们什么是对,什么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尽管思想教育从思想上让人们懂得遵守法规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它的最后杀手锏是:你若是不自觉遵守这些规范,你将不得安生,你将会受到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制裁。

思想德育从表面上看,受教育者有了人身和人格的自由与尊严。但显然,受教育者在思想上却没有获得自由。在受教育者看来,我之所以要遵守道德,最根本的是为了避免受他人和社会的制裁。所以,只要受教育者觉得有把握规避他人和社会的制裁或他人和社会的制裁并不可怕时,他就会任意地践踏人间的一切道德和法律。现代社会包括近代社会是思想德育占主流的社会,由于现代社会的社会制度并不健全,加之法律制裁的越来越“人道化”,这就使受教育者在践踏道德和法制时常常抱着侥幸的心理和无所谓的心理。这样,思想德育的效果就很差。

再者,即便现代社会制度再健全,法律制裁的力度再大,思想德育仍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思想德育并不能让人把道德当作一种自身的内在需要,一种自我需要。而是把道德始终作为一种外在的需要,一种社会需要。所以,当一个人觉得他自身的内在需要胜过社会的外在需要时,他就会铤而走险。

思想德育存在的逻辑错误或缺陷在于:人若不与他人打交道,道德将失去存在依据和前提。将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需要对立起来,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凌驾于个人自我的需要之上。

宗教德育

宗教德育将人的思想信仰作为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支柱,这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简单粗暴德育方式。它利用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认识的永远不足和无知,任意地杜撰上帝、天国、净土、来世等虚幻概念和主观概念,用它们来对一切世间万象进行看似透彻圆满的诠释,实则是荒谬绝顶经不起深入推敲的诠释。

宗教德育的实质是对教育者的一种思想麻痹和欺骗,它们有的让人忍受现世苦难,有的让人自杀结束现世苦难。有的虽然不公开宣扬自杀,但是由于“教主”们对美好来世的欺骗性宣传和描绘,结果会使得一些人因其对来世的坚信而精神失常,最后会自杀。有的虽然没有精神失常,但是为了“提前”进入美好来世,也故意自杀的。

宗教德育的核心是使用虚构的神和来世之类的谎言来制约人的思想和言行。毋庸讳言,宗教德育本身也有一定的劝善和维护社会道德功能,这也是宗教能为历代多数的统治者所能容忍甚至支持的原因。

但是宗教毕竟不是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企图用它来进行德育显然是不能长久的,或者其作用总是有限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成为虔诚的宗教徒的。

精神德育

精神德育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系统的德育。精神德育认为“淫精”是人产生欲念和罪念的物质基础和载体,而思想上的“无明”则是一切罪恶的最深刻的根子,也是“淫精”产生的根源。

精神德育主张洗心革面、凝神聚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从而实现生命、精神和人格的升华。“精神德育”尽管是本人第一次提出来,但是它却是早就实质性的存在于道学、佛学、儒学的经典和经论之中。

精神德育是历代一切圣哲宗师(如老子、释迦牟尼、孔子、慧能等)共同的法宝,只是他们在表达和用语时存在许多不同。精神德育本质上不是一个新东西,而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东西。但是这种德育,从来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发扬光大过。

精神德育第一次把人的身心精神连成一体,使道德既不需一种外来肉体强制,也不需主观意识强制。精神德育第一次使人的德育建立在自觉自乐的基础上,也是第一次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以炼精化气为基础),从而使德育有了内在的物质依靠。更加神奇的是德智体三育浑然一体,是三育合一的。古今中外一切气功大师、武术大师、不朽的文化大师、艺术大师,常常是精神德育的大师和高材生。

发掘和弘扬传统的也是永恒常新的精神德育,这对于实现“以德治国”“和谐中国”都是必不可少的德育选择。

猜你喜欢
驯兽铁笼子受教育者
雁首领的见面礼
鹦鹉和麻雀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捉芒狸
铁笼子里的狼
巧猜大象王子与公主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