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管怀理”其人其迹考

2013-05-13 02:05
史志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明史

王 超

在明朝经济史上,“管怀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对嘉靖年间的屯田、盐法、仓库、宗禄等问题都有清醒的认识,并建言变革。其中,尤以其谈改革盐法影响最大。此事在《明史》卷八○《食货志四》“盐法条”中有记载:

十三年,给事中“管怀理”(引号为笔者所加)言:“盐法之坏,其弊有六。开中不时,米价腾贵,召籴之难也。势豪大家,专擅利权,报中之难也。官司科罚,吏胥侵索,输纳之难也。下场挨掣,动以数年,守支之难也。定价太昂,息不偿本,取赢之难也。私盐四出,官盐不行,市易之难也。有此六难,正课壅矣,而司计者因设余盐以佐之。余盐利厚,商固乐从,然不以开边而以解部,虽岁入距万,无益军需。尝考祖宗时,商人中盐纳价甚轻,而灶户煎盐工本甚厚,今盐价十倍于前,而工本不能十一,何以禁私盐使不行也?故欲通盐法,必先处余盐,欲处余盐,必多减正价。大抵正盐贱,则私贩自息。今宜定价,每引正盐银五钱,余盐二钱五分,不必解赴太仓,俱令开中关支,余盐以尽收为度。正盐价轻,既利于商;余盐收尽,又利于灶。未有商灶俱利,而国课不充者也。”事下所司,户部覆,以为余盐银仍解部如故,而边饷益虚矣。至二十年,帝以变乱盐法由余盐,敕罢之。淮、浙、长芦悉复旧法,夹带者割没入官,应变卖者以时估为准。御史吴琼又请各边中盐者皆输本色。然令甫下,吏部尚书许赞即请复开余盐以足边用。户部覆从之,余盐复行矣[1]。

明朝前期的盐业生产属于官营手工业范畴,实行榷盐制度,官府不仅对煎盐“灶户”剩余劳动的产物“正盐”牢牢控制,对其必要劳动的产物“余盐”也以仅能维持其劳动力再生产的工本米钞收换,以防止余盐自由流入市场冲击正盐的价格。迄明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盐业生产的控制逐渐松弛,余盐以不可阻挡之势流入市场,打击了政府食盐专卖政策。在此形势下,“管怀理”提出了由政府对正盐、余盐进行定价调控、允许商人自行向灶户购买余盐的建议[2]。可以说,这是一审时度势的明智之言。到嘉靖三十七年(1558),明朝不得不许可商人自行向各盐场灶户买盐。隆庆四年(1570),更因“管怀理”的建议,以为“官为收鬻,不若听商收买,简便可行”[3],而正式“ 罢官买余盐 ”[4]。

此外,在《明史》中还有两处提到了“管怀理”,一为议屯田,一为建言罢诸仓场中官[5]。他所提出的这几条建议最终都得到了实施。他在为官期间,也颇受同僚推重,与当时的徐阶、王廷相等都有交游往来。因此,通过对“管怀理”进行考察,有助于增强对明朝社会的认识。

一、菅怀理其人

“管怀理”在《明史》中无传,加之资料较少,因此关于其人其事,尚无人进行专门的考证和梳理。而实际上,《明史》中的“管怀理”实为菅怀理。

首先,根据传世的历史文献,可知《明史》对“管怀理”的写法,认为是确凿无误的。而清人在《明史》编修时,所采用的资料很大一部分是取材于《明实录》。通过翻检“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的《明实录》,可检索到关于菅怀理的资料13条19处。除了有的地方将“怀理”误为“理怀”、“怀清”,为很明显的错误外,虽然现存《明实录》诸版本中大多数地方仍误为“管怀理”,但仍有一处保持了正确的写法。可惜在“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明实录校勘记》中又误是为非,结果以讹传讹,以致历史研究者迄今仍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如《世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三“嘉靖二十三年二月癸巳”条,“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本《明实录》据以校印的底本北平国立图书馆藏红格抄本就原本为“菅怀理”,而据以校勘的广方言本、天一阁本等均为“管怀理”,结果校者舍却了红格本的正确写法,沿用了广方言本、天一阁本的错误写法[6]。

其次,在地方志等文献中,多次提到菅怀理,并可以找到许多有关菅怀理的材料。根据其仕宦经历,在各版本的《山东通志》《江西通志》《陕西通志》《湖广通志》中均有“管怀理”的简单介绍。而菅怀理是山东临邑人,通过翻检现存的顺治、道光、同治以及民国间修《临邑县志》四部,除在同治本《临邑县志》中有一处将菅怀理误为“管怀理”外[7],其余各处均是菅怀理。地方志为一方之史乘,而纂者一般为当地官员招徕的当地的博学之士,并且在编修过程中会进行咨询采访工作,所以对区域的乡土人情较为了解,其记载也较为可信,所谓“以一乡之人修一乡之书,其见闻较确而论说亦较详也”[8]。通过《临邑县志》中的记载,可以确信“管怀理”当为菅怀理之误。道光年间《济南府志》也同样采取了正确的写法[9]。再者,同治、民国修《临邑县志》中已经有菅怀理的乡贯“菅庄”的记载,是其姓“菅”的另一确证[10]。

最后,现存的一些碑刻也可以证实这一点。菅怀理于嘉靖八年(1529)被录为己丑科进士三甲第145名,据国家图书馆藏“嘉靖八年进士题名碑”拓片,虽然拓片字迹有的漫滤不清,但不难看出其中的“菅怀理”[11]。该碑石立于嘉靖十一年(1532),其时菅怀理尚在职做官,所以不至于会刻错,应为确证。此外,在现在临邑县临盘镇的南菅村有两块古代石碑,其中一块石碑正面写有“大明湖广左布政使复斋菅公墓”,左侧刻有“大明嘉靖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立”。另一块刻有“敕赠征侍郎菅公墓”,左侧刻有“大明嘉靖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立”[12]。结合《明实录》《临邑县志》等文献考察,这两块石碑是菅怀理和他的父亲菅溥的墓碑。

综上,通过对地方志、传世历史文献以及现存碑刻中有关菅怀理的资料所作的“二重证据”的考察,可以确信,明代的“管怀理”为菅怀理无疑。至于为何有如此多的史籍出错,据目前的史料,还只能推论为“菅”、“管”二者字形相近,从而导致在传抄中以讹传讹。

二、菅怀理行迹

菅怀理在《明史》中无传,整套《明史》中提到他的也不过三处。在《掖垣人鉴》中对菅怀理有简单介绍:“菅(原作“管”)怀理,字一初,号复斋,山东临邑人,嘉靖八年进士,九年七月除户科给事中,十二年升礼科、右户科都,十四年升江西副使,仕终湖广布政使。”[13]大致勾勒了菅怀理的生平。而要详细了解其生平事迹,只能去依靠地方志、《明实录》等资料。

菅怀理为明朝进士,且有多地的仕宦经历,因此,在他的乡乘《山东通志》《济南府志》以及仕履的江西、陕西、湖广等地的地方志中均有菅怀理的简单介绍。在现存较早的顺治、道光年间的《临邑县志》中,有菅怀理的人物传记,虽言简而意赅。在《明实录》以及明人文集中,也记载了有关菅怀理仕宦期间施政、迁转、建言等方面的资料。借助地方志方面的资料以及历史文献,可以大略了解菅怀理的一生行迹。

以上是就目前资料整理的菅怀理的行迹。可见,菅怀理无论是在建言边储事、上书盐法,还是请罢免仓场的宦官,都切中时弊,于国于民有益。同时,他深谋远虑,不畏权贵,与当时的大学士徐阶、兵部尚书苏祐、王廷相以及大理寺卿马理等都有交游,具有可贵的品行。《临邑县志》载其“登进士第,试政即擢为谏官,累资户礼二科都给事中。所掊击尽贵戚,时宰声震一时。寻用外补。世宗久而怪问曰:‘髯给事安在乎。’敭历臬藩,为大方伯,累疏乞身归。归而捉鼻沉吟,雅负安石之望焉。”[20]菅怀理由户科都给事中擢江西宪副,其同僚称其:“一初之在谏垣,好修而特立者也。其学渊然,其才裕然,其气浩然,其志廓然。其论天下事,厉害机宜,适义当物,犁然如指诸掌,乃今以外补而去,岂独僚寀逖德寡式,而朝廷之上殊失耳目之臣矣,君子盖重惜之。 ”[21]

关于嘉靖十八年(1539)菅怀理遭弹劾下御史逮问一事,只见于《明实录》一处记载[22],难知详情。此事发生在“梓宫南祔显陵合葬”之后,嘉靖帝将母亲章圣皇太后梓宫南祔与父亲恭睿合葬显陵,使得显陵的规制如天子规制,不仅有失礼仪,也劳民伤财。嘉靖帝南巡显陵也给沿途官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菅怀理等在此事上被太监举劾,像欧阳铎、刘士奇等一批刚正的官员也同受处分。以理度之,这时身为江西按察司副使的菅怀理所犯何罪虽未可知,但蒙冤受诬的可能性极大。否则,他也不会由正四品官员很快就升任从三品的陕西布政司参政了。

[1]明史(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1941~1942.

[2]赵毅.明代盐业生产关系的变革[J].东北师大学报,1986,(4).

[3]世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五).“嘉靖十四年五月甲子”条.“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4](清)乾隆官修.续文献通考(卷二十).“征榷三·盐铁”条(第1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5]明史·食货志三(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1886,1929.

[6]世宗实录校勘记(三).“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644.

[7]临邑县志(卷四).学校志·学官.“乡贤祠”,第六叶,国家图书馆藏同治十三年本.

[8]戴枚修,董沛.鄞县志(卷首)·张恕序.光绪三年刻本.

[9](清)王赠芳,王镇修,成瓘,冷烜.济南府志(卷四十)·选举二·明进士(卷五十二)·人物,国家图书馆藏道光二十年刻本.

[10]同治十三年《临邑县志》卷二《地舆志下》第十四叶.民国二十五年《临邑县志》卷一《地图篇四》,第四十叶.《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影印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1]嘉靖八年进士题名碑.国家图书馆藏,明李时撰,周令正书并撰额.

[12]荒野墓碑承载的隐秘往事[N].大众日报,2006-12-10.

[13](明)萧彦.掖垣人鉴(卷十三第十七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59册).影印万历十二年序刻本.

[14]杨本仁.少室山人集(卷二三第六~七叶).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4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5]临邑县志(卷八).选举志.“举人”条.第七叶.同治十三年本.

[16]明实录.将礼科误为“户科”.见卷一五二“嘉靖十二年七月丁巳”条.

[17]同治.临邑县志.

[18](明)薛应旗.送管参政序.方山薛先生全集(卷十四第二十叶).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34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9](清)董鹏翔.禹城县志(嘉庆十三年刻本,第二十六叶).国家图书馆藏.

[20]临邑县志(卷九).人物志·循异.第三叶,道光十七年本.同见顺治九年本卷十二.

[21](明)王廷相.王廷相集·送菅君一初擢江西按察司副使序(第3册).中华书局,1989年点校本.1001.

[22]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九).“嘉靖十八年九月戊戌”条.

猜你喜欢
明史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明史强志立当下 仰望星空展未来
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正式成立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著录标准商榷
万斯同在《明史》纂修中的贡献——天一阁藏万斯同稿本《明史稿》整理札记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标点错误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