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叶圣陶(三)

2013-05-10 10:07朱永新
天津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原动力朱永新叶圣陶

■朱永新

对话叶圣陶(三)

■朱永新

之一:培养孩子的人生观

原来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已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能参加整个人类的进化历程,便算是个有价值的人。

那么真实明确的人生观,当然是每个人必须具有的了。这真实明确的人生观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认识到的;但是又不能东寻西找,耗费了许多光阴,直到了下半世才认识到。必须在幼年的时候就能认定方向,纵然没有什么“人生观”的名词在脑际,却走一步进一步,自然而然不走到岔道上去,才能越进越真切,不白做了一世的人。这幼年的时候,不就是做小学生的时候吗?

替小学生定个方向,使他们对准了方向,充分发挥他们的可能性,不就是小学教育的力量么?所以我们可以说: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朱永新解读: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认为最关键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二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看起来是一虚一实,其实虚中有实,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比好习惯更基础、更关键。

人生观看起来有点虚,但恰恰是它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方向。让孩子知道,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怎样处理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怎样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这些问题,不是赤裸裸地提交到孩子的面前,不是简单地把答案交给孩子,而是应该通过生活中的许多故事,通过与孩子一起读书,悄无声息地让孩子知道。

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有没有自觉的人生观,孩子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而且,在小学阶段,就应该为孩子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之二: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

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欲望的起源由于感到缺陷。渡水不得,便想造船;致远累事,便想造车;推而广之,便是哲学科学,哪一件不是从弥补缺陷起源的。儿童的活动逾越常规,就因为他们对环境感到新奇,非常羡慕,于是引起了求知求行求享受的欲望。顺着他们的欲望的趋向,作为教育的入手方法,使他们如愿以偿,才是教育者最应当尽力的事务。顺着他们的欲望,并不是使他们纵欲肆志,而是不加摧残,不与违拗,引导他们满足欲望,归结到合理而有系统的道路上去。他们的欲望有时是不应达到的,或者是扰乱秩序的,这也不可以遏止,(无论如何,欲望受到遏止将会何等懊丧!)最好用替代的方法以求补救。他们有了替代的欲望,不蹈空虚,不生恶果,终于得到了满足,那是何等的安慰,何等的快活!(《小学教育的改造》)

朱永新解读:

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与本能不同,欲望更多是人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叶圣陶先生说,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说,欲望是创造世界的原动力,因为欲望是从“不满”开始的,是从“缺陷”开端的。

因此,对于父母和教师来说,一方面,要关注孩子的欲望,满足孩子的合理欲望,帮助他们实现美好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孩子的不合理欲望向合理的方向转变,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合理的,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能够得到满足的。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人生才能够真正有作为。

之三:兴趣是我们生命所寄托着的

兴趣是我们生命所寄托着的。一个人的世界,不能大于他兴趣所及的范围,唯有这个范围方是他内在的真实的世界。在他所感兴趣的范围以外,固然有许多事物围绕着他,但是他熟视无睹,听若不闻,对他来说,可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今后的教育要着力于扩充儿童兴趣所及的范围,并使他们养成终身的习惯。一个人影响他人的能力的大小强弱,多半靠他自己的兴趣的多少和深浅。无论何人,如果要影响他人,必须同情和了解他人的兴趣所在。所谓同情和了解,就是从他人的观点去看当前的事物。所以教育者须要扩充自己的兴趣范围,更须要真切了解儿童的兴趣可能及到的范围。(《小学教育的改造》)

朱永新解读:

人是跟着兴趣行走、成长的。儿童是如此,成人也是如此。

兴趣会决定人生的方向和人生的成就。一个人的兴趣有多大,他的世界就有多大。叶圣陶先生说的好,平时我们以为我们的环境就是围绕着我们的事物的总和,“其实我们所寄托的只有我们经验过的一部分事物罢了”。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一个人对任何事情都感到索然无味、无动于衷,即视为哀莫大于心死。

所以,父母所要做的,就是要努力发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索,不要嘲笑他们的幼稚和无知,不要训斥他们在探索中的错误与荒唐。

之四:不要养成“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

哪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

什么叫做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举例来说,容易明白。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与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但是这些习惯不是一会儿就会有的,也得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要用一些强制功夫,自己随时警觉,坐硬是要端正,站硬是要挺直,每天硬是要洗脸漱口,每事硬是要有头有尾。直到“习惯成自然”,不待强制与警觉,也能行所无事的做去,这些就是终身受用的习惯了。如果在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那就什么习惯也养不成。而这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倒反而成为一种习惯,牢牢的在身上生根了。这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为什么最要不得?只消一句话回答:这种习惯是与其它种种习惯冲突的,养成了这种习惯,其它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朱永新解读:

叶圣陶先生是把养成好习惯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他一再说,习惯成自然,在学校里的根本任务就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离开学校以后,自我教育的任务仍然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与好习惯相对应的是坏习惯。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有两种习惯不能够形成,其中之一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拗口,其实就是没有好习惯的坏习惯,是指没有自我约束、自我警醒的行为动力定型,随波逐流,无所用心。

其实,人的行为是受习惯支配的,好习惯没有形成,坏习惯就会乘虚而入。所以,父母们应该知道,防止孩子形成坏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帮助他养成好的习惯。

之五: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

什么叫做妨害他人的习惯?也可以举例来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涌上来了,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都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是很关紧要,因为这些习惯都将妨害他人。屋子里若有人在那里做事看书,他们的心思扰乱了,这是受了你的影响。你的痰里倘若有些传染病菌,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病菌就有传染给张三或李四的可能,他们因而害起病来,这是受了你的影响。所以这种习惯是“妨害他人的习惯”,最要不得。在“习惯成自然”之后,砰的一声与扑的一声将会行所无事,也就是说,妨害他人将会行所无事。一个人如果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愿意妨害他人,给他人不好的影响,就该随时强制,随时警觉,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不问屋子里有没有人,你推门进去总是轻轻的。不问你的痰里有没有传染病菌,你总是把它吐在手绢或纸片上,这样“习惯成自然”,你就在推门与吐痰两件事上不致妨害他人了。推广开来说,凡是为非作歹的人,他们为非作歹的原因很多,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包括,他们的病根在养成了妨害他人的习惯。他们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他们就成了恶人。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军阀,是头等的恶人,其它如贪官、污吏、恶霸、奸商,也都是恶人的代表角色,这些恶人向来为人们所痛恨,今后的世界上尤其不容许他们立足。谁要立足在今后的世界上,谁就得深切记住,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朱永新解读: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也是一个社会性动物。人的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爱戴。

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要妨碍别人,不要轻易打扰别人,不要做别人讨厌的事情,不要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

所以,父母们应该注意,让孩子知道在公共场合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排队时不要插队,讲话时细声轻语等等。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尤其是生活的老师,不妨害别人的习惯,更多地应该是父母做给孩子看。孩子在观察中自然会模仿、学习,从而养成好的习惯。

(责任编辑 韩瑞新)

猜你喜欢
原动力朱永新叶圣陶
剪掉重复多余的
卖关子,真有趣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话重要,放前面
霜的工作
释放学生语文学习的原动力
——广东省特级教师·江伟英
贾静雯:爱,是勇敢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