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育德
周育德: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研究员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越剧团里的男演员有了一个“男宝贝”的戏称,或者说是爱称。宝贝者,珍奇之物也。说的是越剧男演员价值非常珍贵,得之极为不易。事实确乎如此。
一个多世纪以来,越剧艺术的实践家们走过了坎坷的路程。从全男班的“摸着石头过河”闯进大上海,到全女班的鲜花怒放,越剧终于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体制。但是越剧之路并没有终止,越剧人仍然在探索前进。由全女班的“女子越剧”,到男女合演,越剧又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相当艰苦的探索之路。
说起越剧,人们似乎觉得这是女子的天下,因为女演员的创造力在女子越剧里被发挥到极致,她们的创造成果太辉煌了。好戏多多,群星璀璨,流派纷呈,女子越剧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尤其是女小生的杰出表现,简直是戏曲之一绝。
全男班和全女班的存在,是中国戏曲在特殊的文化生态中形成的艺术现象。男演男,女演女,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在明清两朝的文化政策中,不允许男女同台演戏。因而无论江湖班还是家班,都不会有男女合演。晚明时代江南流行的“女乐”,就是昆曲的女子家班,但其规模无法和女子越剧相比,所以也没有“女子昆曲”的称呼。男演女和女演男,其实是被逼出来的无奈之举。正因为这么一逼,就形成了中国戏曲的“坤男乾女”的特点。正因为这么一逼,才造就了京剧的男旦梅兰芳,女老生孟小冬。在梆子系统的声腔剧种里,也涌现了优秀的女老生和女小生。越剧形成后,已经是民国,不再有男女不同台的限制,因而清一色的女演员更使越剧在戏曲大家庭里显得十分独特。
越剧《九斤姑娘》剧照
越剧《马寅初》剧照
越剧男女合演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戏曲改革而出现的新事物,更确切地说是因演出“现代戏”而必须做的艺术探索,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路。在中国戏曲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搬演当朝真人真事的“现代戏”剧作,如明朝的传奇昆曲《鸣凤记》、《清忠谱》等,但是戏曲史上并没有形成搬演“现代戏”的传统。也只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中,才有了提倡“现代戏”的内容。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浙江四明山根据地的社教队就编演过《桥头烽火》等现代戏,由越剧男班艺人和女班艺人再加上一些新文艺工作者一同演出,但那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男女合演。真正意义上的越剧男女合演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1950年春天,浙江省文工团越剧队成立,排演根据新歌剧改编的《王秀鸾》,是建国后越剧男女合演之始。接着,是年冬天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改处指令华东越剧实验剧团试搞男女合演,上海也就有了男女合演的《借红灯》。
这种新事物的出现,一开始遇到了尴尬,首先是戏迷的怀疑。从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越剧渐渐拥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观众群。这个观众群里一部分已经达到戏迷的水平,他们早已被女子越剧的魅力所征服,他们熟悉每一部戏的细节,他们对自己所崇拜的艺术家无限热爱,一旦看到男性演员出台就毫不客气地“开汽水”(嘘声喊倒彩)。除了戏迷欣赏习惯的抵制,男女合演的初期剧目的艺术质量也有可以探讨的地方,比如说男声唱腔问题。越剧戏迷毕竟是有欣赏水平的,当她们看到《两兄弟》等比较好的剧目,在不熟悉的男演员身上看到不俗的表现时,还是渐渐地接受了这些活跃在舞台上的真正的男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舞台坚持和专门的培养,上海、浙江都涌现了一批为观众赞赏的优秀的男演员。
越剧男女合演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周恩来总理就曾多次提倡越剧男女合演。各地政府也出人出钱办培训班,办戏校,培养越剧男演员。浙江、上海等地的文化部门,还组织专门的音乐行家研究越剧男女合演的声腔问题,组织剧作家按男女合演的要求编写剧本。经过几年的努力,男女合演的越剧团有了很强的势头。单是浙江就曾出现过13个男女合演的越剧专业剧团。后来一直坚守男女合演,而且成就卓著的专业越剧团,则是浙江越剧二团和上海越剧一团。
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越剧男女合演曾经出现过一个高潮,主要是以现代戏风行一时。浙江越剧二团演出的《风雪摆渡》、《雨前曲》等现代戏名扬全国,得到周总理的赞许。《斗诗亭》一剧还拍成电影而广泛流行。上海越剧院的男女合演,则除了演出现代戏还试验演出古装戏,也取得很大成功。由男演员主演的《十一郎》、《李慧娘》、《碧血扬州》等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证明男女合演不仅可以在现代戏中出彩,而且在古装戏里男演员也表现出无可取代的优势。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越剧观众心中的明星名册上才有了何贤芬、江涛、梁永章、吴兆千、方海如……才有了史济华、张国华、沈嘉麟、刘觉……还有一批和他们搭档的优秀的女演员。
1963年,文艺界风云突变。1963年末和1964年夏天,毛泽东对文艺两次批示,批评文化部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部”、“外国死人部”。说“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艺术,却不提倡社会主义艺术,岂非咄咄怪事”。说那些文艺家协会已经“跌到了修正主义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整个文艺界都感受到巨大压力,于是大抓现代戏。只有上海受到表扬,因为柯庆施提倡大写大演“解放后的十三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即将拉开的政治形势下,古装戏一下子就被赶下了舞台。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江青说女子越剧是一种怪现象,女子越剧流派唱腔被批判为靡靡之音。女子越剧被送上绝路。此时,幸亏有一批刚刚出道的越剧男演员,他们和女演员一道演出《江姐》、《女飞行员》、《迎新曲》、《火椰村》等现代戏,也移植演出“样板戏”。在文化大革命中,浙江还编演了《半篮花生》,拍成电影,轰动一时。由于男演员的挺身而出,撑起了越剧的一片天,才使得越剧这一优秀剧种的生命得以延续,其历史功绩可圈可点。正因为越剧男演员的地位如此重要,又如此难得,所以才有了“男宝贝”的雅号。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传统剧目恢复上演,女子越剧重现舞台,创造新的辉煌。越剧的男女合演也还有上海和浙江的两个国营剧团在坚持,并且又有一批在六、七十年代入学的男演员纷纷出道。第三代、第四代的“男宝贝”进入观众的眼帘。赵志刚、许杰、张伟忠、华渭强等,和第一代的“男宝贝”一同登台。他们不仅演现代戏,也演古装戏,甚至还演外国戏。他们的名字不仅为戏迷所熟知,而且各自拥有了阵容强大的“粉丝团”。另外还有余少群、娄宇健、顾爱军、齐春雷、徐标新等一系列的越剧男演员也崭露头角。现代的越剧男女合演的剧目,不论是现代戏还是古装戏,如《祥林嫂》、《沙漠王子》、《家》、《胭脂》、《日出日落》、《九斤姑娘》等,以艺术质量而论比起上个世纪的水平都大有提升。中国戏曲现代戏已渐渐进入成熟期,新编的古装戏艺术质量也今非昔比。以排演现代戏起家的越剧男女合演,也进入了艺术的成熟期。
年轻的中国越剧艺术走过了百年长途。男女合演的越剧也年过花甲。男女合演越剧和女子越剧两花竞放,“两条腿走路”,一步步把越剧艺术送上坦途。不过,和女子越剧相比,男女合演的这条腿至今仍然显得瘦弱些。以剧团数量论,全国也只有上海、浙江两个专业越剧团在做男女合演。以剧目论,男女合演的剧目也还不及女子越剧丰富多彩。
如何把男女合演这条腿练得更健壮,让越剧前进的步伐更健康更美好,依然是戏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的问题。我想起码有这样三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剧目建设,一是音乐建设,一是队伍建设。
越剧男女合演是因演出现代戏起家的。要想使男女合演更健康地发展,也必须创作更好更多的现代戏。由于体态、音色等限制,排演现代戏的任务让女子越剧来承担确实相当困难,这在新老观众的心目中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为了排演现代戏,有的女子越剧团也不得不外聘男演员。前不久,看到嵊州市越剧团编演的《马寅初》,剧中主人公马寅初一角是特聘张伟忠来饰演的,舞台效果不错。试想如果这位文化名人马寅初由女演员来饰演,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不仅现代戏由女子越剧来演出很困难,就是一些风格倾向于阳刚的古装戏让女子越剧来演出,也同样是困难的。越剧男演员几十年的奋斗已经显示了自己的艺术优势,要使男女合演繁荣,自应发扬其优势,多创作适合男演员担纲领衔的现代戏和古装戏。一些比较成功的男女合演剧目,也有待于继续打磨加工,不断提高艺术质量,使之成为男女合演的看家戏,成为优秀的保留剧目而传之久远。这需要剧作家、演员和剧团领导的共同努力。
实验越剧男女合演,首先要解决的是音乐声腔的问题。男女同腔同调是中国戏曲许多剧种的传统难题。这个问题在梆子声腔剧种里非常突出。这是戏曲艺术的民间音乐传统留下来的艺术课题。在民间剧团里男女同腔同调,一把板胡定好一个调,一拉到底,不转调,不换乐器;既然不转调,也就不用作调与调之间衔接的过渡曲谱;乐队操作很简便,省事易学,便于传承。但问题是男女声带不一样,对男演员嗓音的要求太高。适合女演员的腔调,男演员则难以应付,嗓音素质不够好的男演员唱起来只能声嘶力竭地吼喊,所以梆子班里才有了以女演男的女小生和女老生。越剧男女同腔同调的问题虽不像梆子剧种那样严重,但要男女同台演唱还是必须在男声唱腔上下功夫。在几十年的实践中,越剧音乐家们做过男女同腔异调、同调异腔、同调同腔等各种实验,已基本上克服了男声唱腔的问题,男声唱腔已经进入美听的阶段。不过男声唱腔还是有改进的空间。现在越剧的“男宝贝”们几乎都是靠依托女演员们创造的流派唱腔而立足于舞台的,有的宗范派,有的宗徐派,有的宗尹派,有的宗陆派,有的宗张派,有的宗毕派……但还没有男演员创造的新流派产生,这使人感到不太满足。其实,现在一些优秀的越剧男演员的声乐素质很优越,他们有能力突破流派唱腔,唱出新意新味。在不断地演出实践中,有能力琢磨出最适合自己条件,最能酣畅地抒情达意的唱法,有可能创造出脍炙人口而广为流播的精华唱段,累积而成新的男腔流派。这需要男演员有更强的艺术参与意识,需要与作曲家和乐师不断沟通,不断合作,不断实践,还需要接受观众的审美检验。只要是真正美好的,一定可以流传,可以有更多人学习和传播。
越剧男演员队伍的建设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首先是男演员成材率很低。戏曲演员需要从小培养,各地戏校大都是从小学五年级的男女生里招收学员。戏校的孩子练功学戏非常艰苦,男孩子还要闯过变声期,然后继续学习和锻炼,才有可能成为演员。其中能成为担纲挑梁的男演员,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才是“宝贝”。其次是现在选材的基数越来越小。旧中国学戏的九成都是穷人家孩子,新中国成立之初,招收男孩子学戏也不困难,嵊县依然是越剧新生力量的基地。即使在上海、绍兴、苏州等城市,也不难招到合格的男孩子进戏校。可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温饱,许多家长就不再愿意送孩子进戏校受苦。长三角是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提前进入小康,富人也越来越多。浙江 、上海等地发达的工贸,繁荣的市场,开辟了丰富的就业门路,吸引着全天下的年轻人奔来此处。上世纪80年代后期,整个戏曲行业衰退,景气不佳。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就有不少青年演员下海,其中又以男性为多。在这种社会生态环境中,越剧在长三角招收男孩子学艺是十分困难的。不仅越剧如此,听说上海沪剧也不得不到相对贫困的安徽等地招收学员,温州永嘉昆剧团从山东招演员。由于招生困难,现在许多地区的艺术类中专学校已经停招戏曲专业。随着对学历要求的提高,大专院校纷纷出现,但戏曲表演专业招生也不理想。有些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施行政策倾斜,从学费和就业等方面努力提高戏曲表演专业的吸引力,让情况有所改善。在这个方面,长三角的上海和浙江做的是比较好的。今后如何从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解决戏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确实需要政府和业内人士付出大的心血。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越剧的“男宝贝”才会源源不绝。
谈论越剧的男女合演,既感到振奋,也体味到酸苦。只希望以长三角为基地,把这个事业做得更好。将来,只有越剧的男演员的队伍能够更壮大,不再是稀有的“宝贝”,越剧才算得是真正的繁荣。这是一种可以实现的理想吧?